废水直排,涓水岸边现“牛奶沟”
■环保志愿者到现场取水样送检
■市、县环保部门责令相关企业停产
记者 廖艳霞
本报讯
近日,有网友发表微博称,湘潭县红燕山附近的化工厂废水直排,排水沟槽里结成了许多白色块状物,水流泛白,都成了牛奶沟了。7月29日,我们跟随湘潭环保协会志愿者前往现场了解情况。
现场:白色的废水经沟渠汇入涓水
当天傍晚7点多钟,我们来到位于红燕山一带的湘潭红燕有限公司附近。远远地,我们就看到乳白色的水在浅浅的沟渠中缓慢流动,散发着刺鼻的气味。公司外墙处,一个排污口正在排放乳白色污水。污水口下方的排水沟槽里,以及下游方向,都已经结成了一大片厚厚的白色块状物。顺着沟渠往上走,沟渠水越来越绿,环保志愿者在现场进行了取样。
随后,环保志愿者矛戈提议沿着沟渠的小道,到出水口去看看。在沟渠汇入涓水的入口处,也沉淀了厚厚的乳白色块状物。矛戈当场取了水样,并于当晚送到湘潭市环保局进行检测。
村民:田地荒芜,深受其害
我们在易俗河镇樟树村了解情况时,一村民指着一大片荒芜的农田说,以前,那里是绿油油的一片。自从有了化工厂,农田根本没有收成,他们也就放弃了种田。
另外一李姓村民说,他们家连菜地也没种了。“田地都没有收成,种也是白种。”他说,化工厂烟囱直接外排,种出来的谷子漆黑的,根本不能吃。现在,村民们都要骑摩托车到4公里远的易俗河买米、买菜吃。据村民们介绍,以前,他们都喝井水,味道甘甜,现在,化学气味浓烈,根本不能喝,村民们都安装了自来水。因为化工厂污染严重,村里的池塘根本就不能养鱼。
县环保局:已责令其停产
湘潭县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湘潭县红燕山地区的化工厂为湘潭红燕化工厂有限公司和湖南京燕化工有限公司,这两家企业由原湘潭县化工厂改制而成,成立于上个世纪70年代,主要生产立德粉。
这位负责人介绍,这两家公司都安装了自动监测系统,监测数据与县、市、省环保厅联网,自动监测数据没有超过国家标准。他们也加强了对这两家企业的监管力度,监察大队每月到现场检查一次,每两个月对外沟渠水取样监测,都没有超过国家标准。
得知举报情况后,29日下午,市、县两级环保部门去现场查看。其中,京燕化工厂已于7月18日停产。他们对红燕化工厂外排废水进行了监测。据他们介绍,外排沟渠内白色物质为企业处理废水加入石灰和硫酸钡而留下的残渣。现在正处于枯水期,为保障水安全,市、县两局已责令其马上停产,停产期间要求两家公司对外排沟渠进行清淤,对淤泥进行无害化处理。
>>相关新闻
化工废渣堆积河边
记者 廖艳霞
涓水岸边堆放的化学废(陈旭东 方阳
摄)
本报讯
由于连日高温炙烤,涓水遭遇了有史以来第一次断流。7月29日下午,我们和湘潭环保协会志愿者前往涓水实地查看时,发现十多堆化工废渣随意堆放在涓水岸边一个废弃的沙场,对土壤和涓水水质都构成威胁。
当天下午6点,环保志愿者在涓水易俗河镇一带查看涓水断流情况时发现,在涓水距离新桥200米的位置,数堆疑似化工废渣堆放在涓水河岸。我们走近废渣堆,一阵刺鼻味迎面扑来。这些废渣堆无序堆放着,上面一层呈黄色,下面的呈黑色。当志愿者伸手去触摸,并试图将黄色层翻开时,感觉一阵灼烧。“上面的呈黄色,应该是废渣裸露在空气中,经过了氧化等化学反应,这些肯定是化工废渣!”环保志愿者矛戈当即拿袋子进行了取样,并根据现场的情况与化学专家取得了联系,进行了初步的咨询。
“初步估计是含重金属钡的废渣,这种金属对人体有生理性毒害,对地下水、土壤污染都很大,一旦下雨流入涓水,对整个涓水河水质都有影响。”矛戈告诉我们,涓水是湘江一级支流,是湘潭县人民的“母亲河”,在易俗河镇汇入湘江,这种随意堆放工业废渣的行为对涓水水质构成了威胁。
30日,我们将情况反映给湘潭县环保局,县环保局副局长彭玉辉称,他们将于当天安排监察站工作人员去现场取样、检测。如果确认是钡渣,他们就能追溯源头,责令相关企业自行清除,并进行处罚。如果是外来其它化工废弃物,他们也将采取相关措施将其进行无害化处理。据他介绍,化工废渣分为普通工业废渣和危害固废物。前者,他们将进行填埋处理,后者将移交给有资质的部门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并根据新的法律法规细则,酌情考虑是否移交司法机关,进行刑事处罚。彭玉辉表示,在枯水季节,环保部门绝不允许任何污染物影响水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