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改变命运
关注优秀寒门学子”系列报道之三
“现在的困难都是暂时的”
■母亲有视力残疾,父亲做门卫,家庭收入微薄
■他刘天翰说,等他挣了钱,就帮妈妈治眼睛
文\图 记者 谭蓉

天翰念书给妈妈听
学子档案
刘天翰,男,17岁,家住岳塘区建设路街道大桥社区。毕业于湘潭县第一中学,高考总分589分,其中语文106分,数学124分,英语134分,理综225分,被北京理工大学录取。
学子故事
这个男孩,皮肤黝黑,戴着一副偏旧的眼镜,虽然沉默少言却有着坚定的理想和抱负。他总说:现在的困难都是暂时的,一切都会好起来。
和父母在一起的幸福
这个暑假对天翰来说是幸福的。高考后,父母从浏阳回到家里,这是天翰上中学以来,第一次可以这么长时间和父母住在一起。
原来,天翰的母亲有视力残疾,加上右手的手肘在多年前受伤,生活上有很多不便。这几年,天翰的父亲在浏阳一家工厂做门卫,也把妻子带了过去,以便照顾。而天翰一直在学校寄宿,放假的时候偶尔会去外婆家住。全家仅靠父亲每月950元的工资生活,社区工作人员实在看不下去,说服了天翰的父母,从这个月开始为他们申请了低保。
这些天,天翰在家除了每天给父母洗菜煮饭,有时出门锻炼一下,就是在家看书备课,因为他早就和社区的两个学生约好,8月份给他们补课。
“当家教可以挣一些钱,就不用什么都靠家里了。”天翰低着头说。
说话少却爱争论学习问题
在父母心里,天翰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上十分独立。每次遇到困难,父母想帮帮忙,天翰却说:“你们放心,这件事我会考虑好的。”
这个平时不爱说话的男孩,一遇到学习上的问题,却要和别人争论到底。
上初中时,天翰参加了化学竞赛。其中有一道考题标准答案上只有一个答案,而天翰却发现那道题应该分类解答,答案并不只一个。
“当时,天翰和老师争论了很久,都急得哭了。”天翰的母亲说,“后来,老师让天翰把解题步骤一一写下来,天翰的解题思路才终于被老师肯定。”
在完成学习任务之余,天翰最爱看的就是励志的书。在天翰房间的书桌上摆着一本力克·胡哲的《人生不设限》。“如果你觉得自己不配拥有翅膀,那么你永远无法离开地面、在天空翱翔。”这是书里最让天翰印象深刻的一句话。
“力克·胡哲天生就没有四肢,他能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别人,成为演说家,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奋斗呢?”天翰说,“人就要靠自己去拼,即使现在有困难也只是暂时的。”
“等我挣了钱就帮妈妈治眼睛”
从小到大,除了学校组织的活动外,天翰从来没有外出旅游过。这次考上北京的大学,他终于有机会去大城市看看了。
天翰的妈妈告诉我们,由于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好,以后天翰去了北京,可能回家的机会会比较少。所以这个暑假,父母都想陪在他身边。
去北京上大学是一件开心的事,可一想到妈妈,天翰的脸上又露出了一丝担忧的神情。天翰的妈妈戴着1800度的眼镜,也只能模糊地看到人影,连出门下楼都成问题。
“妈妈,你千万不要一点都看不见了,等我挣了钱,就帮你治眼睛。”这是天翰对妈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