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人送走黑发人
老两口擦干眼泪选择坚强
■记者 胡美玲

谭必刚和吴刚菊顶着烈日清洁公交车站台(记者 欧阳天 摄)
今年是谭必刚和吴刚菊在湘潭打工的第8年,也是他们在婚姻生活里相扶相守走过的第43个年头。为子女操劳了大半辈子的老两口,原本打算再干两年就回家颐养天年,但没想到上个月,小儿子突发意外离开人世,留下两个10岁上下的孩子等待他们照顾。
为子女操劳了大半辈子
谭必刚今年63岁,吴刚菊今年61岁,两人都来自湖南湘西泸溪县。
1970年,两人经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走到一起。不过谭必刚回忆说,吴刚菊年轻的时候长得清清秀秀的,给他的感觉很不错。
婚后两人相处十分融洽,再加上两人都老实本分,又勤劳肯干,日子虽然辛苦,但也算滋润。
1971年到1982年间,他们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先后降生。为了3个子女将来不再过他们这样的苦日子,两人决定拼命赚钱供孩子们上学。
可在农村除了种地还能干什么呢?“那时候养鸭都是放养,赶到地里自己找东西吃,不需要喂饲料,成本很低。”曾经在生产队养过鸭子的谭必刚立即想到了养鸭。
于是,3个孩子上学的那些年,他们两人每年都养三四百只鸭子,另外还要喂五六头猪,与此同时,种田、种菜一样都没放下。“往往深夜里别人都已经在打鼾了,我们还在忙着剁猪草。”谭必刚说,那几年,他们每天都只能睡5个多小时,“不累是假话”。
幸好,儿女们都很争气,大儿子完成了大学学业,小儿子和女儿也都完成了高中学业。“这对于当时的农村家庭来说是非常不错的了。”
为赚养老钱东奔西跑
3个孩子相继成家之后,2002年,应小儿子的邀请,谭必刚和吴刚菊离开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故土,远去江西帮忙带孙子。在此期间,为了不增加小儿子的负担,同时赚一点养老的钱,他们夫妻俩在带孩子的时候并没有闲着。
谭必刚见住的地方有很多田地闲置着,于是就租用了18亩地种稻谷。尽管插秧、收割都实现了机械化,但除草、施肥仍只能靠人工。由于吴刚菊大部分时间只能照看孩子,田里的活基本上由谭必刚一力承担,他经常累得连腰都直不起来。可是由于当时稻谷的价格不高,他们忙碌一季下来只能赚到两千多元。
两年之后,谭必刚放弃种田,改为养猪。养猪利润高很多,不过辛苦仍然是不言而喻的。为了回收喂猪的潲水,谭必刚每天都是下午3点钟出门,晚上2点钟才能到家。
然而就在两人刚尝到一点甜头的时候,他们所在的地区又开始实行潲水统一收购。没了猪食来源,两人只好放弃养殖业。
就在此时,他们得知湘潭有活干,于是又辗转来到湘潭。
在这里,他们的工作是负责清洗市区的公交广告牌。从河西的湘大、二环线路口到河东的板塘铺、下摄司,只要有公交站牌或路牌的地方,他们都要去清洗。尽管公司从未对他们有过工作量的要求,但他们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不分严寒酷暑,必须在一周之内将公司所有的广告牌和路牌都清洗一遍。”由于两人工作勤恳,人也本分,一干就是8年多。
8年里,为了尽量多赚钱,他们经常利用周末时间加班,“加一天班就多一天的工钱。”谭必刚说,他们通常一个月只停下来休息一天。“工作虽然累,但对于我们农村人来说,只要有钱赚,有饭吃就可以了。”
家遭变故养老计划搁浅
谭必刚和吴刚菊目前租住在一间10平米左右的平房里,房间不带厕所和厨房。屋内像样的电器就只有一台14寸电视机和一把吊扇。谭必刚说,他们是农民出生,在穿和住上从来没有什么要求,至于吃的方面,中午在公司可以吃得很好,所以晚上一般都只吃些小菜就可以了。“我们自己身体好,儿女们生活也都过得去,是最好不过的了。”
老人的小儿子和女儿早就去了江西发展,大儿子也在去年的时候去了江西。3个儿女的生活虽谈不上很好,但都还过得去,谭必刚和吴刚菊想着自己年纪越来越大了,再干个一两年就回家去养老。
可天有不测风云,6月21日,他们年仅38岁的小儿子突发脑溢血离开了人世。“他原本健健康康的,哪想到一下子就这么没了。”吴刚菊忍不住抽泣起来。“他从小就听话,懂事,是个孝顺的好孩子。”
儿子走了,可两个孙子,大的才11岁,小的只有8岁,都还在上学年纪。“把大孙子拉扯大至少还要9年。那时候我都70岁了。”一想到这,吴刚菊几近绝望。
我们采访谭必刚和吴刚菊的时候,他们正在建设路沿线清洗广告站牌,火辣的阳光直射得两人睁不开眼。
在两人的分工中,谭必刚很照顾妻子,所有用拖把洗刷站牌的活都由他承担,吴刚菊只需要拿着喷枪对着站牌喷水即可。“我们是夫妻,自然要相互照顾一点。”
工作中他们面容祥和,碰到问路的路人,他们都会十分热情地回答,完全看不出刚刚经历过白发人送黑发人之痛。
谭必刚说,他们很快就会把孙子和儿媳接过来,尽自己的力量把两个孙子拉扯大。“看不到儿子,至少还能见到孙子。”见吴刚菊又忍不住落泪,谭必刚赶紧安慰着说,“不要担心,日子总会一天一天过去的。”
谭必刚说,现在大儿子和女儿都有自己的家庭需要照顾,他不愿意去麻烦他们,所以,他们宁愿苦点、累点也要尽自己的力量把孙子拉扯大。
就在两人认真清洗广告牌时,我们注意到,他们使用的三轮公交清洁车驾驶室内挂着一朵十分惹眼的红花,谭必刚告诉我们,这是前段时间,他们在路上捡的,“感觉这朵花很漂亮,就挂在了车里面。”谭必刚说,生活不顺心时,看看这朵花就会立刻觉得空气清新了,心情自然就好了。
说话间,他们收拾好工具,驾车奔向下一个公交站牌,两张饱经风霜的脸在车头红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坚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