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妈妈愿用生命换回你”
■为救患病丈夫,她自责“耽误了对儿子的治疗”
■如今丈夫病逝、儿子病危,她四处奔波求助
记者 谷桔
在雨湖区昭潭乡建成村,54岁的赵志辉每天都在外面讨钱。“谢谢你们,我儿子好了之后,一定让他感谢你们!”即使是这样的辛苦付出,她依旧被说成是“狠心的妈妈”。
原来,赵志辉的儿子张雨鑫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病”),由于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今年25岁的他生命垂危。
“是我对不起他”
早上8点多出发,尽管气温达35℃,4人却不停下脚步,要到下午6点多才回家。建成村有11个村民小组,走了一个多星期,他们收集了万把块钱。
“中午也难得休息,得趁别人在家时上门。”文清是村里的妇女主任,这几天,几名村干部跟赵志辉一起并肩作战。
说起赵志辉,文清十分同情,“她自己一身病,腰椎间盘突出、关节炎等,有时痛得起不了床。”为了筹集治疗费,没有正式工作的赵志辉只好洗盘子、当清洁工、做网管,同时干好几份活,“腰病发作时,她还要直着身子把活干完。她有时还会去市场捡菜叶,嫩的炒着吃,老的就做腌菜……”
为了儿子,赵志辉无怨无悔,许多村民却表示质疑,“先心病早就要治,现在都25岁了,父母早干嘛去了”、“怎么早不救你儿子?你太狠心了”、“是你害了你儿子”。
听了这些话,赵志辉只能默默承受,“以前我把精力全花在了丈夫身上,确实是我害了我儿子!”
艰难的抉择
1988年,赵志辉一家的命运悄然改变。
“那一年,我儿子出生了。”赵志辉说,儿子的到来为夫妻俩增添了从未有过的幸福感。可当她带着两个月大的儿子体检时,却遭遇晴天霹雳,
“医生说我儿子患有先心病,要适时做手术,她建议我再生一个。”但赵志辉没想过要放弃这唯一的儿子。
就在那一年,赵志辉的丈夫竟也开始发病,肾结石、肺结核等病眼看就要压倒这个家庭顶梁柱了。
那一年,赵志辉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无论如何先治好丈夫,等家里的顶梁柱身体好了,两人再努力挣钱给儿子做手术!
只是,去了不少医院,用了不少偏方,也花了不少钱,赵志辉的丈夫并没有好起来。2004年,他因病去世,还留下了7万元债务。那一年,赵志辉的眼泪都哭干了。
从那以后,赵志辉母子的生活越发窘困了。
张雨鑫的现状
随着年龄的增长,张雨鑫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
以前他只是不能劳累,发病时翻白眼、嘴唇发乌,还没有太大生命危险。23岁那年,张雨鑫第一次进了医院,因为没钱,他只做了几项检查,然后就带着药回家了。今年,张雨鑫已入院抢救了四五次,一个月之前,他又住进了医院。
“住院期间,他总是叫我走开,我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后来我看到了他发病时的痛苦样,他是怕我伤心……”看到儿子的状态,赵志辉急得快要发疯了,“从基建营到我家只有几分钟车程,有几回,我转了两个小时也没找到回家的路……”
“他已经很危险了,医生建议他马上手术。”文清介绍,现在的张雨鑫不仅患有先心病,因为感染,其心脏的一小部分已经腐烂,手术难度非常大,费用也格外高。
赵志辉哭着告诉我们,“无论如何我都不会放弃儿子的,如果可以,我宁愿用自己的命换他的命!”可除了讨钱,她没有别的办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