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H7N9,要警惕但别太担心
我市已建立流感常规监测体系,目前未发现H7N9禽流感病例
专家建议,不要长期服用预防药,别接触有病的家禽
记者 谭蓉
本报讯
“目前,我市没有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报告,未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这是4月10日上午,从全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会议上传来的消息。那么,目前我市相关部门的防控情况如何呢?我们就此采访了市疾控中心和市畜牧兽医水产局的专家。
我市已建立流感常规监测体系
市疾控中心主任医师王继杰介绍,H7N9禽流感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染,还有一种感染途径是接触感染过H7N9家禽的排泄物和分泌物。那么,在防控方面,主要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锻炼并保持营养平衡,尽量避免与受到感染的家禽接触。一旦出现发热等不适症状,要立即到正规医院就诊。
“虽然这个病在华东地区已经有散发病例,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证明人可以传染人,人主要是通过偶尔的环境由病死的家禽传染。”王继杰说。
“最近,部分市民在饮食方面特别注意,其实也不要太过担心。”王继杰说,目前,我市还没有发现这个病例,同时,畜牧部门也加强了监察力度。关键是这个病毒本身的特点是怕热,他们建议市民不要接触有病的家禽,但是对于正常的家禽在加工熟透以后还是可以放心食用。
当部分省市出现H7N9禽流感病例后,很多市民开始喝中成药或感冒药预防流感。“我建议大家不要长期服用预防药。”王继杰说,“长期服用预防药,容易产生耐药性,一旦真正遇到感染,可能降低疗效。另外,长期服药本身也有副作用。只是对于一部分重点人群,如周围有感染的病例,为了避免感染,可以在短时期少量服用。”
王继杰还介绍,之前,我市已经建立了流感常规监测体系。目前,全国有一个流感网络实验室,拥有400多家哨点监测医院,其中包括湘潭的市中心医院和县人民医院。“每周都要采集一定的样本,对发热病人的病原体进行检测和分型。“通过对常见的发热病的门诊监测,可以及时发现传染病的病原体,做到尽早发现并及时救治。这也是主动监测的过程。”
建议市民购买“白条肉”
为了控制H7N9禽流感疫情不在我市发生,市畜牧兽医水产局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市畜牧兽医水产局副局长王思训告诉我们,目前,畜牧系统首要的任务就是开展疫情排查和采样检测。一方面是针对养殖环节,要求养殖户做好防疫工作,加强免疫、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另一方面就是对禽类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和规模养殖禽场进行全面排查、采样监测和监管检查。“第一批采集了290个样本,目前已送省动物疫控中心进行检测。”
“对调入我市的畜禽类产品要求有检疫合格证明,在市场上销售的产品也要经过检疫。”王思训说,“按照市政府的要求,禽类批发市场,每周将休市两次,进行清笼消毒,以切断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
另外,就是要加强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做好自身防护。王思训说,主要是督促养殖场户、畜禽贩运户和经营户对病死畜禽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置,杜绝病死动物及其产品流入市场或乱丢乱弃,切断疫病源头。
王思训也建议广大市民,到市场上,尽量少买或者是不购买活禽类回家宰杀,可以采购那些已经宰杀好了的“白条肉”,“市场上的‘白条肉’都是经过检疫合格的,大家可以放心食用。只是在加工过程中,一定要煮熟、煮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