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交通1小时经济圈初步形成

标签:
文化 |
“现在去长株跟去砂子岭一样方便”
记者
“芙蓉大道过去就是长沙,天易大道直接连着株洲大道,现在去长株,跟从河东去砂子岭一样方便了。”12月16日,货车司机李赞林这样告诉我们。随着芙蓉大道的贯通和天易大道主车道的通车,我市正式跨入长株潭“一小时经济圈”,三市携手进入“同城时代”。
他说,10年前由湘潭去株洲最麻烦,必须经株易路口转国道才能抵达。因途经道路路面狭窄、破损严重,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导致堵车,原本仅两小时的路程常被拉长至大半天。
到2007年,京珠高速湘潭段通车,货车可以从马家河走京珠高速前往株洲,时间也缩短至1个多小时。但由于当时芙蓉大道尚未建设施工,从市区前往马家河的路并不好走,李赞林每次运货都要特别小心,以免发生交通事故。另外,高速费用也不便宜,前往株洲仍不容易。
今年8月7日是天易大道主车道通车的第一天,李赞林一大早就迫不及待地驾驶装满货物的货车从市区出发,走了一次期盼已久的天易大道。
从市区经二桥,车子很快便上了天易大道。尽管还在施工建设,但100米宽的沥青主车道平坦宽阔,已初显长株潭城市群城际快车道的大气通畅。30分钟左右,李赞林的货车就驶入了株洲大道,并很快抵达株洲。
“对比已经建设完工的株洲大道,天易大道的建设施工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完善。”李赞林直言,这样的差距也让他有了新的期盼:“听说天易大道会按株洲大道的标准建设,如果全部建成通车了,肯定会和株洲大道一样漂亮,成为湘潭的一条‘黄金大道’。”
湘潭交通1小时经济圈初步形成
■5年里,我市先后开工建设了芙蓉大道、天易大道、迅达大道、二环线、建设北路延长线等多条城市、城际道路
■全市新增公路总里程1486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156公里/百平方公里,分别是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3.3倍和1.3倍
记者
市区内河东大道、建设北路延长线畅通无阻,去湘乡、娄底走二环线、320国道最快,经芙蓉大道前往长沙只要半个小时,去株洲有天易大道和迅达大道……驱车从市区分别前往各条宽敞的城市主干道,骤然生风的动感之中,一个“畅”字印在了我们的心里。
12月16日,我们驱车自桃园路口出发,经9月刚刚建成通车的建设北路延长线穿过河西地区。作为连接老城区和北二环区域的最快捷通道,以及雨湖区和九华示范区之间的交通要道,这条长1378米、宽50米的双向6车道的城市一级主干道道路平坦而畅通,沿线绿化郁郁葱葱,刚刚设置的道路标识标牌洁净统一。
我们的车子一路驶出市区中心,顺利抵达天易大道,向东眺望,新铺设的改性沥青路面上车辆川流不息,沿途太阳能路灯林立,生机盎然的绿化带初具雏形,道路两旁施工人员正在加快施工进度,进行绿化工程建设。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风格的原则,天易大道设计标准定位为长株潭城市主干道,设计宽100-120米,采用三幅路型式,双向6车道,路面采用改性沥青铺设,高标准绿化、亮化。目前,天易大道已按照株洲大道的建设标准完成了主车道竣工通车,实现了从株洲天台山到湘潭易俗河的全线贯通,湘潭市民只需半个小时车程就可到达株洲市区,12月底天易大道与株洲大道将实现主辅干道、绿化全面对接。
城市发展,道路先行。近5年来,我市城际对接路网和市域路网有了很大的突破,我市交通辐射力的经济能量已是日新月异。芙蓉大道一期和红易大道如期竣工通车,长沙暮云株洲芭蕉岭隧道与我市板塘铺、株易路口变得近在咫尺;天易大道主车道现已全面完工,半小时即可抵达株洲河东地区;芙蓉大道二期(东二环)、铜板路湘潭段(迅达大道)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面通车指日可待。
5年来,全市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24亿元,到2012年底,我市公路通车里程达7804公里,新增公路总里程1486公里,其中新增高速公路里程60.445公里,新增省道892.851公里,新增县道228.838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156公里/百平方公里,分别达到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3.3倍和1.3倍,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快车道,1小时经济圈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