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一提到百姓家,我们随口就能说出一串耳熟能详的姓氏。可您是否知道,还有姓“乜”的,姓“殳”的,姓“却”……
有人说,拥有一个稀少姓氏是件快乐的事,别人可能因此深深的记住你;也有人说,拥有一个生僻姓氏又很烦恼,不定什么时候就闹笑话了。拥有一个特别的名字,也同样如此。不过,这一切都没有谁对谁错,祖先将它赐予我们,这就是最幸运的事。
在我们湘潭,在您的身边,也有很生僻的姓氏或很有味的名字吗?如果有,请您致电湘潭晚报新闻热线58266666,与大家一起分享。
“朋友,贵姓”( 二十二 )
我姓由,不是“尤”或“游”
■见习记者
李政葳
听说过姓“尤”的,也听说过姓“游”的。但你听说过姓“由”吗?在我们身边就有一个。在湘潭大学读大二的由雪霏是个东北女孩,她曾拍着胸脯说:“我长这么大,除了我的家人,从没有见过和我同姓的。”
老家还有一家人姓“由”
由雪霏今年20岁,老家在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区,聊起姓氏的来源,她为我们讲了一段历史。
“其实,我和我的家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东北人。”由雪霏笑着说,“我祖上是山东黄县人,清未民国期间,山东人‘闯关东’,我祖上就是在‘闯关东’时从山东黄县移居到黑龙江齐齐哈尔的。”
小时候,由雪霏常听爷爷说,在山东黄县有10几户人姓“由”,但“闯关东”后都散居在了东北三省,在老家姓这个的本来就不多,散居后,同姓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据爷爷辈的人说,在齐齐哈尔市区还有一家人也姓‘由’。也是‘闯关东’时迁过来的,但市区那么大,几十年都没往来过。”说到这里,由雪霏显得有些失落。
“我的姓泄了我的底”
“我从小到大,除自己家人,从来没找到和我同姓的。”由雪霏说。
由雪霏有个堂哥,名叫由贺,比由雪霏大4岁,“我和哥哥是在一个高中读的书。”而有意思的地方就在这儿。
由雪霏读高中时,堂哥已经毕业。高一开学第一天,由雪霏到学校报到,班主任是个50多岁的老教师,看到她在报到单上签名,便问她:“你认不认识由贺,你和他是什么关系?”
“您怎么知道我哥哥的名字?”由雪霏有点疑惑。
原来,这位班主任也是她哥哥的班主任。在她家里,她的父辈都和这位班主任老师很熟。班主任老师说,他教了30年的书,姓‘由’的人家还只有她们一家。“所以说,我的姓一下子就泄了我的‘底’。”
你是不是少写了一笔?
上学时,这个姓没少给由雪霏带来“麻烦”。自我介绍时,她要反复强调“我姓‘由’,自由的‘由’。”否则就会被人误写成“尤”或“游”。
“不知道有多少张奖状、单据上写错了我的姓,不过身份证和户口本没错。”说完,她咯咯地笑了起来。
不仅如此,“由”这个字,多写一竖就是“曲”。
高中时,有次期末考试,监考老师看着由雪霏试卷上的名字说:“曲同学,你是不是少些了一笔呀,写自己的名字怎么也这么不细心?”由雪霏不得不拿出身份证,监考老师这才相信这个女学生不姓“曲”,而是姓“由”。
在电视剧上找到了“亲人”
港剧《名媛望族》最近在热播,由雪霏每天晚上也打开电脑,等着这部电视剧更新,“因为上面有我的一个‘亲人’。”
由雪霏口中的“亲人”是朱晨丽饰演的“季小由”。她和由雪霏也不是同姓。由雪霏说,剧中这个命运多舛的女孩“季小由”,剧中人都喊她:“小由。”
“每次听到剧中人喊‘小由’,自己就会产生错觉,以为是在喊自己。”由雪霏调侃道,“虽然在现实中没找到谁和我同姓,《名媛望族》中的‘季小由’也不和我同姓,但听到局中人喊她‘小由’,自己也感到很亲切。”
相关链接:
“由”姓来源主要有两支:其中较早的一支出自春秋时期晋国,相传是晋国外迁到秦国任宰相的“由余”的后代,姓氏即来源于他的名字,他的后人分为两大姓,一姓“由”,一姓“余”。另一支出自同时的楚国,由两位名人的名字而来:其一是出身于公族的王孙“由于”,另一位是楚国大夫“养由基”,他们的后代都有人以“由”为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