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赚钱司机多少都敢拉
320国道湘潭段不堪重负
■昨日起,市公路局在320国道开展超限超载专项整治,为期半个月
■超限超载5%以上或超限55吨以上的一律卸载、处罚,最高可罚3万元
郑镱慧子 赵晓娟 胡建军
超载超限货车在治超站场内卸载超重部分的货物
本报讯
320国道湘潭段是我市的一条重要通道,然而这条路的路况却让很多人抱怨不已:“一些路段颠簸不平,路面大坑连小坑,有时躲都躲不及。”事实上,很多人却不知道,路面损坏严重的主要原因是过往超载超限车辆众多。为保障320国道湘潭段的路面行车安全,有效遏制超载超限的情况,从12月3日开始,市公路局联合当地派出所,对320国道过往超限超载车辆进行为期半个月的专项整治。
现场:一上午查处7台车,最高超限45.6吨
当天上午,我们跟随市公路局执法队前往320国道七里铺路段设点,对超载超限车辆进行检查。
9点15分,一辆牌照为湘C75292满载河砂的黄色三轴货车路过这个路段时,执法人员发现车辆护栏有明显加高的痕迹,极有可能是超限超载车辆。
两名执法人员立即上前示意司机停车接受检测。谁知司机存有侥幸,非但不立即靠边停车,反而准备加速冲关,其他执法人员见状赶紧围了上去。经过一分多钟的周旋,司机才最终将货车停下,进入七里铺治超站称重。
经过称重,这辆原本限载为30吨的货车实际载重达到了75.6吨,总重超限幅度达152%,除了执法人员一眼就察觉出护栏加高外,车子底部还加钉了钢板承接货物。
按照国家公路违法行为处罚标准,这辆超载车辆的司机将处以5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罚款,在治超站场内卸载了超载部分的货物才得以重新上路。
“真背时,又被抓了,这是第5次了,赚的钱都交了罚款。”面对处罚,货车司机陈小强没有意识到危险,反而觉得十分气愤。“不超载就没钱赚,我这还算是少的嘞。”陈小强称,油价不断上涨,运输成本增加,运价却没有上涨,要赚钱,他们就得超载。
像陈小强这样抱着侥幸心理的货车司机不在少数,当天上午执法队共查处了7台超限超载车辆,最高超限45.6吨。
“主要是一些运送砂石的车辆,很多都存在超载超限。”据执法人员初步统计,320国道湘潭段每天来往的超限超载车辆不少于千余辆。“这些车辆沿途还存在抛洒滴漏现象,对路面造成污染,对道路行车安全也存在威胁。”
缘由:超载超限车辆长期碾压,道路桥梁不堪重负
作为320国道的重要一段——湘潭段去年刚进行过维修,仅仅一年的时间,道路损坏情况令人心痛;近期,市公路局又将启动对这段路的大修工程。而造成路段不堪重负的“罪魁祸首”正是超载超限车辆。
超载超限车辆对道路的“杀伤力”到底有多大?市公路局曾做过一项统计:货车超载一倍,其对路面的破坏力比正常载重时高出75%。
近年来,严重的超载超限车辆已给320国道湘潭段带来极大破坏,因为超载车辆的碾轧,道路路面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痕,一到下雨天裂缝中就往外冒泥水,如果处理不及时,严重的会导致路面开裂,危害到车辆的行驶安全。
超载超限车辆对道路的损坏,也迫使公路部门投入更多资金对道路进行养护。据统计,因超限车辆碾轧造成的道路损坏,公路部门每年需要花费近千万元来维修养护。
此外,根据相关规定,荷载55吨以上的车辆禁止上桥、上公路。但自取消二级公路收费以来,大量超限超载车辆从高速公路上下到国省道上,有的车货总重甚至达到100多吨,重车的长期碾压,使公路、桥梁不堪重负。
出路:超限车辆查处成长效机制
超限超载车辆的危害显而易见,对其的查处也已成为公路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天都有专门的执法人员定点进行检查,但查处起来却并不容易。市公路局路执法队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每次一到专项整治行动,超限超载车辆驾驶员得到信息后,就开始玩起“躲猫猫”的把戏。
遇到稽查时,不少超限超载车辆的驾驶员就会等到晚上才上路,有的为了避免检查选择绕道行驶,更有甚者强行冲卡。“尤其是夜间,几辆超限车辆集体上路,到达检查点时就排成一排直冲过去。”工作人员说,晚上视线不好,考虑到车辆和人员安全,执法人员往往无法阻拦。
尽管查处的难度很大,但今年持续不断的整治行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据统计,今年以来,320国道七里铺治超站共查处超限超载车辆9360余台,卸(转)载货物13万余吨。“大多数超限车辆都进行过非法改装,有的翻斗车将货车栏杆加高,有的私自将货车多安装一组车轴,有的将货车加长,并对车轮和钢板进行改装。”因此,在整治中,执法人员查处的重点就在非法改装车辆上,督促车辆恢复原尺寸后再上路行驶。
市公路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超载超限车辆专项整治将成为长效机制,执法人员将依托固定治超点,与路面流动稽查相结合,对超限超载5%以下的以批评教育为主,超限超载5%以上或超限55吨以上的一律卸载、处罚,“按国家标准,最高可处以3万元的行政处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