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助学路一颗朴素心
■乡村教师李小龙帮助325名贫困学生继续学业,荣获“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
■他说,孩子明媚的笑脸,让他明白了自己存在的价值
记者 吴珊
见习记者 李政葳
55.8万元善款、325名获助贫困学生、42批次418人次志愿支教、10000余册爱心图书、10000余件爱心衣物、一所爱心学校、3个爱心图书室、一栋爱心房屋、5个助学分站……这是湘乡市金石镇一位普通乡村老师五年的付出与收获。作为“叮当网络助学爱心直通车”的创办人,李小龙老师于11月27日获得了“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成为我市迄今为止唯一获此殊荣的人。
2007年,李小龙自筹资金创建“叮当网络助学爱心直通车”,利用节假日的时间进行走访调查,不论寒暑,不论远近,5年如一日进行扶贫济困助学活动,接收发放善款物资达55.8万元,帮助325名寒门学生继续学业,让不少弱势群体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2008年,李小龙启动“叮当网络助学乡村支教计划”,相继组织南开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湘潭大学、北京对外经贸大学等42批次418人次的优秀大学生志愿者,到偏远山村学校进行义务支教。
为了让留守儿童在节假日有书可读,他建立“叮当网络流动书屋”,募集了10000多册图书,在3个学校成立了爱心书屋。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山村学校的现状,他组织各地的爱心组织到偏远山村学校进行捐资助学,募集物资金额合计15万余元。
为了让贫困的家庭有房可居,他组织网友们捐款给一个特困学生家庭,为这名学生家建起了一栋新房。
为了让当地的贫困家庭在冬天不再寒冷,他组织捐赠衣物,接收发放衣物达10000余件。
为了鼓励偏远山村的留守儿童努力学习,他创建了“叮当网络助学奖学金”,设置了进步奖、优秀奖和孝廉奖。
为了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他招募志愿者,在偏远的乡镇开设5个叮当网络助学分站。
“相比于我的付出,我获取的更多:贫困孩子获得资助时的明媚笑脸,让我明白了快乐原来如此简单,也让我明白了自己存在的价值!”这是李小龙老师在他的博客中所写的话,这番话感动了许多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