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此尊重和体谅
(2011-11-04 10:26:09)
标签:
杂谈 |
“事物本身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看待它们。”
——卡尔•容格
有一位心理学家找来两个七岁的孩子进行一项心理测验。
汤姆是来自一个贫穷人家的孩子,家里有六个兄弟,安迪则是一个家境富裕的医生独子。
心理学家让两个孩子看一幅画,画里是一个小兔子坐在餐桌旁边哭,兔妈妈则扳着面孔,站在一旁,于是心理学家叫他们把画中的意思说出来。
汤姆立刻说:“小兔子为什么在哭,是因为它没有吃饱,还想要东西吃,但是家里的东西已经没有了,而兔妈妈觉得很难过。”
“不是这样的!”安迪接着说,“它为什么在哭,还不是因为它已经不想再吃东西了,但它妈妈还强迫它非吃下去不可。”
枕边小语
处在什么样的环境,就习惯用什么样的角度看事情。而每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时,总会有不同的体验。所谓见仁见智,有些事情并不一定是有对或错,而是因为眼光不同,看法也就不一样。让我们学习以宽广的态度接纳不同的人、事、物,以致能彼此尊重和体谅。
有一位心理学家找来两个七岁的孩子进行一项心理测验。
汤姆是来自一个贫穷人家的孩子,家里有六个兄弟,安迪则是一个家境富裕的医生独子。
心理学家让两个孩子看一幅画,画里是一个小兔子坐在餐桌旁边哭,兔妈妈则扳着面孔,站在一旁,于是心理学家叫他们把画中的意思说出来。
汤姆立刻说:“小兔子为什么在哭,是因为它没有吃饱,还想要东西吃,但是家里的东西已经没有了,而兔妈妈觉得很难过。”
“不是这样的!”安迪接着说,“它为什么在哭,还不是因为它已经不想再吃东西了,但它妈妈还强迫它非吃下去不可。”
枕边小语
处在什么样的环境,就习惯用什么样的角度看事情。而每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时,总会有不同的体验。所谓见仁见智,有些事情并不一定是有对或错,而是因为眼光不同,看法也就不一样。让我们学习以宽广的态度接纳不同的人、事、物,以致能彼此尊重和体谅。
前一篇:250余户居民感谢媒体仗义执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