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弟俩相依为命撑起一个家
标签:
杂谈 |
■父亲去世、母亲离开,湘潭县排头乡苍冲村一对姐弟早当家
■如果您愿意帮助这对可怜的姐弟,请致电湘潭晚报新闻热线58266666
(记者
谭蓉)3月4日早晨6点,11岁的彭强赶紧从床上跳了起来。将前一天晚上剩下的饭菜热一热,简单地吃完早餐,便背起书包赶去学校。虽然去学校的路要走近一个小时,可彭强心情很好,因为当天是星期五,下午放学后就能见到姐姐彭梦婷了。
这对姐弟俩住在湘潭县排头乡苍冲村花园组,几间土砖平房就是他俩的家,自从父亲去世、母亲离开后,彭强就一直和14岁的姐姐梦婷相依为命。
四口之家,支离破碎
据梦婷的伯伯介绍,梦婷的父亲三十多岁才娶妻,她的母亲是衡阳常宁人。梦婷的父母结婚后,她的母亲在家干农活,而父亲一直在工地上打临工,做钢筋工。生活虽然不太富裕,但也勉强能维持。可是,在梦婷刚满周岁的第二天,她的母亲突然精神失常,总是裸露着身体跑出家门,有时还拿着刀砍人,生活根本不能自理。
梦婷的父亲只得边照顾孩子边赚钱给老婆治病,刚开始治疗还是有些效果,看着妻子的病慢慢好转,他们家里又迎来了第二个小生命强强的诞生。本想着从此一家人可以快乐的生活,可不幸又一次降临,梦婷母亲的病复发,从家里跑出去后,再也没有回来。梦婷的父亲发动了所有的亲戚朋友帮忙寻找,都没有任何结果。两年后,一家精神病院的医生将她送回来,回家后就再也没有清醒过。
屋漏偏逢连夜雨,2009年初的一天,梦婷的父亲突然感觉身体不适,在医院检查得知,患了喉癌。手术后,梦婷的父亲仍然坚持在外面干活,五个月后的一天,他再也坚持不住了,就这样永远的离开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从此,这个家失去了精神支柱,也没有了生活来源。
姐弟俩相依为命
父亲不在了,孩子还小,根本没有能力去照顾这个精神失常的母亲。梦婷的伯伯最终还是决定把弟媳送回她的娘家。“妈妈根本不认识我跟弟弟了,伯伯送她去外婆家以后,就再也没有联系过,现在就剩下我跟弟弟住在家里。”梦婷说。
梦婷告诉湘潭晚报记者,上小学的时候,是她每天做饭、洗衣服,然后带着弟弟去上学。上初中以后,由于家里离学校太远,就住在学校,家里只有弟弟一个人,“弟弟还太小,我每个周末都会回家帮他洗衣服。我总是放心不下,怕他下雨天没带伞,怕他自己做饭吃不好,怕他学坏。”小小年纪要照顾弟弟,学习之余还包揽了所有的家务活,我们看到梦婷的双手发紫,手背上长满了冻疮。
伯伯经常会送些米还有菜给姐弟俩,邻居也经常拿些吃的给他们,“弟弟现在是我最亲的人,只要能跟弟弟在一起,我就很开心了。我们俩一起打柴、一起做饭、一起挑水……”
“有一次,我在家做作业,弟弟出去买菜。过了三个小时,弟弟还没有回来,我开始有些担心。突然,听到远处有救护车的声音,我以为是弟弟出事了,我边哭边跑出去找弟弟。当时,我好害怕弟弟也丢下我了。没过多久弟弟拿着菜回来,我抱着他哭了起来,以后再也不让弟弟一个人去买菜了。”说起那一次经历,梦婷的眼眶红了。
每个月加起来一百多元的低保是他们所有的生活费,姐弟俩很仔细地支配着这一百多元,他们还自制了一本“用钱记录”,把自己用的每一分钱都清清楚楚地记了下来。我们翻开姐弟俩的“账本”一看,除了最基本的生活用品和文具用品的花费以外,再没有多花一分钱。
而对于弟弟而言,虽然对母爱或亲情还不太懂,但他很依赖姐姐,“上次我感冒发烧了,呕得到处都是,姐姐时刻陪着我,帮我把脏衣服擦干净还做饭给我吃。”即使姐姐已经做得够好了,可强强还是羡慕其他的孩子,“开学的时候,还有家长会的时候,别的同学都有父母一起,只有我没有。”
最想去的地方:“世界之窗”
4日上午,我们来到梦婷和强强的学校,从学校了解到,他们俩在学校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梦婷的班主任说,梦婷在学校学习成绩相当优异,在年级名列前茅。或许是因为家庭环境的影响,梦婷性格比较内向,总是低着头,不够自信。
当问起姐弟俩的梦想时,他们的眼神里充满了希望。
“我长大了,想当警察,可以保护人民。我还要保护姐姐,不让别人欺负她。”强强的脸上露出了天真、可爱的表情。
“同学都说我读课文读得好,以后适合当主持人。”梦婷悄悄地告诉记者。
姐弟俩说,他们自从出生以来,从来没有出过远门,对外面世界的了解,全都来自课本。公园、大海、火车、飞机对他们来说,只能通过想象。
“我听同学说,长沙世界之窗很漂亮,我想那里一定有很多动物、还有很多玩具……”这是姐弟俩最想去的地方。
如果您愿意帮助这对可怜的姐弟和这个不幸的家庭,请和湘潭晚报新闻热线58266666联系。
火红的灶火映红了姐弟俩的脸庞。(记者陈旭东摄)
姐弟俩每天的生活开支中,除了最简单的食品,就是学习用品。(记者陈旭东摄)
原文刊发于《湘潭晚报》3月7日4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