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蓟州区旅游

(2021-04-24 10:35:31)
标签:

杂谈

退

昨天还是淅沥声,今日拂晓,天睛了。来到鸿起顺饭庄旅游聚集地等候,不料少了几位老朋友,又多了几位新人。都是老乡,老同学,新朋友,互相问候,我这厢有礼了。

路上,枝头初绿,一片春天景色。初春三月天,咋暖天气,叫人感到还是有些凉意。

此行蓟州区一游,不由人想到,在蓟州城内有一历史古迹,保存有辽圣宗统和二年(公元984年)重修的独乐寺,据说山门牌匾还是严嵩所题。

为抵鞑靼骑兵进犯,护我京城不受威胁。大明朝特地调来倭寇闻风丧胆的戚继光。在蓟州城北修长城,重筑黄崖关。防御外族又护我边垂。

蓟州城外,盘山自然山水景象之雄伟俊秀,被历代文人墨客题词歌颂,而其景观兴于唐(朝),盛于清(朝)为游人览胜观景胜地。难怪清(朝)乾隆大帝曾巡幸三十二次,感叹道”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的感叹。

尤为让历史记载的,大唐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有一胡将安禄山起兵反叛朝廷,就在蓟州城。惊的贵妃娘娘不在醉酒,也忘了霓虹羽衣舞,与御驾西遁。

 历史的古迹,令人动魄的记载,山水的揽胜。吸引了退休下来的老头老婆们,一时舎去了膝下孙儿的纠缠。选一佳日到山沟林海中,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住在农家院的茅草旧舍内,想来,这也是暮年一件快事。

我们一行落脚在下仓镇团子山村晓占农家院,听说这家老板还是家乡人。午时,到了。五十多岁老板很热情接待了我们,乡音中,说起家乡事,好多人依稀还记得。

虽然路途不太远,也都是古稀老人了,身体多少也有些疲惫。午后,休息,自由活动。

第二天,天空晴朗,领队组织到石龙峽自然风景区游览。来在山门前,大家留下唯一合影,做以回忆。

有游览車沿路盘旋送上山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远眺山村依山排下,弯曲的公路犹如飘带环绕山中时有不见。蓝天白云下,山风阵阵山风袭来,微微颤动了长衫。若能抛去人间烦恼,舍弃儿女情长,会似仙风道骨山中的脱俗人一般。

山高路陡,枝头吐蕊。山荫林密要比山外春色姗姗来迟一些。大家上得山来有车相送,走出去,就要依靠这双老腿了。即然来到此山上,崎岖山路却是叫人生畏,而山终在足下。

景区游人不多,就是我们这些老弱残兵。习惯了生活在城里的这些老同志们,一个个小心翼翼蹬踩在被人工开凿的山路上,爬过那个山梁,又拐过那一十八道弯,走了好一会儿,迈过沟沟坎坎也望不到路的尽头。

大家真有些腰酸腿涨,在一长亭内歇歇脚。有人为了能走出这一山峪,折一枝枯藤,当做拐杖,蹒跚绕过怪状的奇石,谈笑声中也忘记了一时的疲惫。

不远处,山峪间,有雷鸣声传来。原来是”遥看瀑布挂前川”,气势还不小。这不对呀,潭中水混黄不清?原来是人工制造的赝品,疑惑人哪。想起来,一路攀山越岭,石桥,草舍,所看到山中那些景观均都是假冒的。

到了山门,有一新的龙王庙,听说是今天开光。庙内男女道士都有,有的堂前嘻笑,并不严禁。这本是道家隆重粛静之时,游人在这观赏,有失出家人”修身养性”之功德。

回到农家院,午餐过后。劳累的人在歇息。有的不忘消闲,唱歌,跳舞,侃大山。还有众多雄兵猛将,巾帼女杰也在其例,一起列兵布阵挑起一百单八将的短兵格斗,奋力拼杀。

这是第三天,早餐后,因蓝兄一家人要去"烟花三月下扬州”去旅游,只好惜别老友回塘。

我们下榻的这个村落,在上元古界,国家自然保护区内。南北两山相峙,中间有一条出山公路为东西走相。南山上绿荫不盛,为迎接春天的到来,数千株梨花已争相绽放,似一条绵绵绵不断雪白的长龙沿伸在大山深处。

山坡下青青的草地,临近处,有几株开花的梨树,更喜的还有渠水为伴。一尊”梨园”的石刻碑,被环绕在中间。蓝天下,天然的氧吧,空气中还有梨花的芳香,是一个休闲游览的好地方。

 虽然,老姐姐们都是古稀的老人了,可是在这一个山清水秀的园林里,笑语莺声中,伸展身姿,轻歌漫舞,很自然的流露出一个要寻觅己逝去少女年华的情趣来。如若着一身汉装,再吟诵唱起”梨花颂”,更是叫人一片留恋涌上心头。

而这一天恰好是农历三月三,如今人们不会记得。古时,农历三月三是上已节。历史变革中,呈现有了新的解释。有诗文描绘”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古时,在这一天,女孩家都要精心梳妆描容,披上华美的衣饰,与姊妹出门携手同行,脚踏青草,在岸边游乐,望着流动的水中波澜,享受在春和日丽的晨风中,真是风景美,人更美。

历史的回忆,情趣的重现,相互柔和在一起,想想,人生能有几回?

午餐时,原李校长说今天是上巳节,也是"丽人节"是女同胞节日,祝贺女同胞节日快乐,美丽。笑声起,男同志随声咐和,大家举杯一起畅饮,舒心的气氛甚好。

 午餐后,在二位老大姐的组织下,为迎接党的百年华诞,不忘初心,大家高昂唱起了红歌。

下午与原李校长坐车再寻找秋后休闲的农家院,希望找一个有野趣的,土屋土炕的,可惜,无功而返。

这也是最后一次晚餐了,这一夜晚,人们纵情欢乐。我是有些醉意,睡下。

最后一天,夜有雨,西风吹来。晨起,天睛。大家都在整理行装,午后就要离开下仓村农家院了。

多少一点记下这几天旅游诸事,欢乐,和谐,平和,都在这几天渡过。

前天,农家院停水停电,伙食多以凉菜为主,煮菜烹汤无味。虽然是老乡见老乡人,不及"奇悦”那一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