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军旅生涯回忆(散文)

(2025-08-04 05:38:55)
标签:

回忆我的军旅生涯

训练是艰苦

军事训练

五大技术

留下的是人生

分类: 文学通讯类

【原创】军旅生涯回忆(散文)

每一个当过兵的人都非常怀念当兵的岁月,当兵的历史会影响人的一生。我非常留恋国防事业,更喜欢职业军人的生活,作为我自己人生毕生的选择。

截止目前,我感到很骄傲,觉得很自豪。总觉得:参军确是我梦寐以求的事情,年轻人应该到部队去锻炼自己,保国卫家是义不容辞的职责。至今那些军旅的日子已深刻在记忆的岁月中,只要轻轻触碰那根弦,橄榄绿的生活就会浮现走来……。

战斗在祖国的东海前哨,紧张而艰苦的戍边生活锤炼和摔打着年轻的战士。与此同时,火热而沸腾部队生活也赋予了他广阔的写作源泉。虽然我脱下戎装告别英雄连队、远离海岛要塞已整三十载,但紧张而艰苦的军营生活磨砺、火热而沸腾的戍边生涯留给了我终身难忘的回忆。一桩桩往事、一段段生活、一幕幕场景……

到了连队第一天,吃完早饭后,班长就组织我们参观老兵排的内务卫生。那时,老兵也是一个排住一个大房间。后来部队条件好了,住上楼房,一个班可住上一个房间。

【原创】军旅生涯回忆(散文)

我从来没见过叠得如此方正的被子,也从来没见过放得如此整齐的牙刷,就连鞋子小凳之类物品的摆放,也是完全一样。这一切比我想的还要正规和整齐。

参观完后,回到自己的排房,班长对我们说了一番,说什么穿上了军装便是军人,军人就是要严格要求自己,许多方面讲究的是整齐划一,现在我们就从整理内务开始。

班长在床上边讲解动作要领边示范,不一会儿功夫,一个叠得方方正正,棱角分明的“豆腐块”就呈现在我们眼前。班长示范完毕后,就让我们开始练习。到部队的前半个月,每位新兵每天要利用很多休息时间练习叠被子,大部分新兵怎么也叠不成“豆腐块”,个别新战士,无论怎样用功,被子叠得依然像个“ 汉堡包”。

刚开始,班长还有点耐心,时间久了,班长的耐心消失了,看了谁的被子不顺眼,一顿狠批是少不了,也不管地面是否干净,顺手将这些“汉堡包”被子放在地上当典型,让全班甚至是全排的战士“参观”。

如果在连队或排长组织内务大检查的时候,有新兵的内务受到连队干部或排长批评,便会受到班长一顿臭骂,什么“新兵蛋子没个数”,和“笨蛋蠢驴”之类的粗话都会从嘴里冒出来,更会不客气地将这些被子从窗口扔到外面去,甚至于会让在班务会上做检查。

 “新兵蛋子”是部队班长和老兵对新兵一种亲切又轻蔑的统称。他们对哪个新兵有好感了或是不如意了,就会从嘴中随口冒出一句:这个新兵蛋子不错,或是那个新兵蛋子不行。

为了不想听到“那个新兵蛋子不行”之类的话,每天早晨整理内务的时候,我们每位新兵总是使出浑身解数,花费很多时间叠被子,总想努力把被子叠成“豆腐块”,以至于有时候洗脸和涮牙都来不及,就去吃早饭了。

大家想尽了办法,各用各的招,有的用木板或书塞进一侧,把叠好的被子硬撑成棱角来;有的在被子折线地方洒上水,用手捏成棱角;有的请新兵中的高手以最高标准叠个模型出来,用小马扎凳压平整后,再把叠的地方划个记号,每次叠的时候干脆来个复制。当然,不可能完全复制出来,否则,大家都用这种方法了。

训练是艰苦的,城市兵缺乏艰苦环境的锻炼。除了政治学习外,队列和单兵科目、紧急集合、摸爬滚打,既单调又辛苦。军事训练五大技术:射击、投弹、刺杀、爆破、土工作业,对我来说,样样都是新的门槛。就拿投弹来说,标准30公尺,开始我只能投17、18米。投弹练习时,不巧又给连长看到了,连长说:“扔出去,先把自己炸死!”一席话说得我全脸涨红,无地自容。

强烈的自尊心激励着我,课间练,晚间练,星期天也还在练,手臂练肿了,有时连吃饭的碗捧起来都十分困难。功夫不负有心人,连队在海边进行实弹测试,我投到60米,成绩优秀。连长脸上都浮现了平日不多见的笑容。

射击是步兵最基本的技能。星期天别人都在休息,唯独我在兵器室里。在墙上描一个比例最小的靶子(练定标尺,练排除虚光),在水泥地上一趴就是二、三个小时。

夜间射击,200米外的靶子上,只有一个1.5瓦的小灯泡,每3秒钟闪烁一次,射击难度很大,但这对我们这些学生兵来说,那就是强项了(只要不是重体力活)。一是沉着冷静,二是把握要领,三是勤学苦练,每次射击都是十发十中。假如200公尺外,敌人在堑壕地堡里抽烟,只要在射击孔中能看见,一梭子子弹打过去,那准没命。

【原创】军旅生涯回忆(散文)

有一份努力就有一份收获,实弹射击百发百中,次次优秀。射击成了我军事训练科目的强项。一年以后,我经常作为连队的标兵班参加营、团的“会操”、“会演”。连长、指导员看着我的进步,打心眼里高兴,“就要这样的兵”。因为当时高中毕业的兵全营只有8人,一个营五个连,正是我连是“人民英雄连” 分到三个高中毕业生,其他连每连一个高中毕业生。

从周一开始,我们就开始盼望着星期天的到来。那是我们最自由最快活的一天。虽然一上午我们会忙着漂洗一周来堆积的衣服、床单,晾晒被褥。可到了下午,战友们或三三两两去军人服务社买些吃的东西;或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海阔天空;或搬个小凳子,晒着暖暖的阳光,奋笔疾书家书——那时间也不知哪来那么多的话,一天能写几封信,每封信写了三四页都还没收尾的意思,想家,想亲人,想同学呀。信中我们也会诉苦,字里行间那可是催人泪下感人肺腑。其实现在想想,那时那点苦算得了什么,真幼稚!

是的,部队是一座革命大熔炉,它将铁锤炼成钢;部队是一座革命大学校,它将年轻人的世界观在此塑就。“铁打的营房,流水的兵”。流走的是岁月,留下的是人生。

【原创】军旅生涯回忆(散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