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以心凝神,以静养心(散文)

(2025-06-16 08:30:56)
标签:

以心凝神

以静养心

不需雕琢

是修养的折射

人生的几许悠长

分类: 文学通讯类

   【原创】以心凝神,以静养心(散文)

     沉静,是一种内敛,不露,不显,不争。天空不语却深邃,大海不语却壮观,草原不语却辽阔,高山不语却豪迈,鲜花不语却娇艳,微笑无声确温暖。

    沉静,是一种力量。一种内在的震撼心灵的力量,一株娇而小的虎耳草在梦中轻轻地歌,歌声却随着亘古不息的流水愈飘愈远。

  “我是真的需要静一点了!”这句话是我再一次面对着你,咬着牙,说出来的。既是对你说的,也是对我自己说的。

  小心地把你从高阁取下来,轻轻地拭去你身上的灰尘,再一次郑重地把你摆在我的案头,我的面前。我看不出你的喜怒哀乐,但我懂得你曾经的落寞和此时的希冀,我希望我不再辜负你。

  你曾是我喜欢的朋友。与你相遇是在五年前秋天的一个寂寞的黄昏,天空中几度缠绵的雨丝,把外出学习的我带入了那家小小的书屋。在那一个不被人注目的角落里,我邂逅了你。你那浅蓝色简洁大方的外表和那印着“否极泰来”特别字样的称呼,一下子吸引了我。短暂的初识,让我感到极其的陌生,初次对话让我感觉你的心思是那样令我费解。然而,当我瞥见“哲学”“儒家”“文明”“新轴心时代”这些对那时的我来说有点感兴趣的关键词时,我还是毫不犹豫地把你带在了身边。当时的我想,如果我能静静地读你,你一定会敞开你的心扉,让彼此心有灵犀,或许能与你成为真正知心的朋友。

     就这样,你一回来就成为了我摆在案头的最醒目的朋友。那一段时间,我对你情有独钟,每一个静静的夜晚,我都会与你悄悄地对话,尽管我们的交流并不那么顺畅。我一遍又一遍地触摸着那一个个我看起来都认识的方块字,但就是理解不了那方块字经过几重组合后的含义,我不知道你究竟想说什么,也不清楚你正在对我说些什么,只有片言只语游离在我的大脑皮层,那精髓就是入不了我的心。

    沉静,是一种境界。不需雕琢,是修养的折射,是流光岁月里励炼出来的积淀,是默默开在尘埃里的花,是涓涓的溪水细流,源远流长……

  静一点,沉下心,或许我能听懂你的声音,我开始这样告诫自己。但周围无数令人愉悦的声音总是侵扰着我那可怜巴巴的专注力:朋友圈里众多纷繁的信息、各种各样的美食、令人神往的风景,总是吸引着我一次又一次地拿起手机;那可以连续播放的电视剧,一幕又一幕地冲击着我的视觉……

  时间就这样在看似愉悦、轻松、有趣的视觉享受中轻轻悄悄地挪移了。你,渐渐被我疏离,随之被我束之高阁。你孤独地站立在那里,开始蒙上了薄薄的灰尘,那短短三百页的文字,也就只翻了那么十几页。不止一次的,我曾良心发现地对你说,我需要静一点了,我真的需要静下来再一次与你好好地对话了。

  可是我没有。我的兴趣转移到了微信读书,刷着手机的屏幕,跳跃性选择性地看、听,成了我惯用的学习方式,有时似听非听,有时似看非看,就这样与手机为友,听读了一本又一本,看似硕果累累,但真正能触动心弦的又是那样的屈指可数。

  一波在前行一波又跟进,当微视、抖音、短剧一股脑儿变着法子引起更多人青睐的时候,先前持远离、排斥、摒弃态度的我,也开始与之有了交集,尤其是心情烦躁的时候,便开始一个接一个地刷,并一次又一次被那明知虚假又毫无意义的所谓的正能量所吸引,甚至感动。耳边盈满各种声响,眼前缭乱多样色彩,看似纷繁,实是虚空。时间就这样被一段一段地割裂在被他人刻意编造的莫名其妙的情节中,一天又一天,一周又一周,一月又一月,在嘻嘻哈哈的傻笑中,在稀里糊涂的感动中悄无声息地流逝。

  “静一点,静一点……”在手机带来的喧嚣声里,这来自心灵深处的声音是那样的微弱,如风中的火苗,被风吹灭了一次又一次。

此刻的我,面对着落寞的你,再度自省:是时候该摒弃一些东西了,是时候该下决心凝神专注了。于是,把手机安放在远离我的视线之处,重新开始了和你的对话。凝神专注间,我感觉有点看清了你的身影,好像听懂了你的话语。

     只要自己得一颗沉静之心,就会感到自己的气定神闲,看似在悠然的神情中,却在心底感悟着生活的几许真意,人生的几许悠长。

  让心沉静需凝神。于喧嚣中觅得一处让心灵沉静的栖息之地,无需刻意求助于禅室、音乐、香道,捧一卷好书,找一件细工,在凝神与专注中,来一段深度的呼吸,让内心在沉静中充盈,满而不溢。于我,于你,于我们,可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