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又是芒种时节(散文)

(2025-06-04 08:30:40)
标签:

又是芒种时节

旺盛的季节

小麦要收割

辽阔大地

耀眼的黄金

分类: 文学通讯类

【原创】又是芒种时节(散文)

一年有四季四季有二十四节气。今天6月06日17.57芒种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是夏季的第3个节气,属于生命最旺盛的季节。芒种节气,就是盛夏时期了。屋檐外的树影拉出很长,凉风穿过窗口,晚蔷薇在屋外的篱笆墙上,开出最后的娇艳。此时,坐在树荫下,一壶大叶茶消夏,此情此景便是人间好时节。

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芒种,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芒种的两头,一头连着收,一头连着种,有人把“芒种”解释为“忙种”,真得恰如其分。

古人根据芒种的物候特征将它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螳螂在上一年深秋产的卵感受到阴气初生,破壳生出小螳螂;二候鹏始鸣,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感阴而鸣;三候反舌无声,能够学习其他鸟鸣叫的反舌鸟,却停止了鸣叫。现在的人们对于这些生物现象难以观察入微,但芒种的到来,标志着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也吹响了抢收抢种的冲锋号。

芒种是最有诗意和文学味道的节气。麦子收起最后的锋芒,以一颗谷粒的播种,再一次憧憬着未来。这些节气的更迭,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时光的老去、流年的斑驳。收获夏粮,播种秋实,对应的是中国人古老而朴素的思想。

芒种时节,成熟的小麦要收割,若遇连续阴雨天气,容易倒伏、落粒、发芽、霉变,为了不使快到手的粮食毁于一旦,农人必须抓住短暂的晴好天气,抢割、抢运、抢脱粒。清人王时叙在《商周山歌》中写道:“旋黄旋割听声声,芒种田家记得清。几处腰镰朝雾湿,一行肩担夕阳明。”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幅“三夏龙口夺食图”。

芒种时节,火辣辣的阳光毫无遮挡地铺洒下来,炙烤着广袤大地。田野里沉甸甸的麦穗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轻风吹来,金色的麦穗随风飘动,涌动着的麦浪奔向一眼望不到边的远方。作家苇岸曾这样描述:“麦子是土地上最优美、最典雅、最令人动情的庄稼。麦田整整齐齐摆在辽阔大地上,仿佛一块块耀眼的黄金。”

此时,繁忙才真正拉开帷幕。赶早下地的农人们早已躬身弯腰地摆足了架势,一片片麦子在飞舞的镰刀下接二连三地躺倒在地上。男女老幼,都在麦田间穿梭奔忙,挥汗如雨也在所不惜。诗人白居易的《观刈麦》:“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生动地描述了“三夏”抢麦时田野里如火如荼的场景,也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田间地头,农民们忙着割麦,插秧。早收的麦子已经归仓,麦地里留下半截卖桩,还留着清香。收割完麦子,乡民们就准备着犁地插秧。翻耕之后的地,灌上水,接着插下秧苗。前日,走过乡间小路,田里一片繁忙的景象。插秧的人们站成一排,秧苗排列得整整齐齐。有的稻田里放着几把木椅,可能是人们实在累了,就坐着插秧。

【原创】又是芒种时节(散文)

秧苗在农民的手中,欢快地翻飞,一株一株被栽着水田里,排着整齐的队伍,齐声唱出动人的歌谣。我听不懂秧苗们在唱着什么,但是我能在它们的舞姿里,看见欢乐。插秧的人们,也的埋头苦干,有的说说笑笑,田间充满了播种的景象。

俗语云:栽秧割麦两头忙,芒种掌灯夜插秧,夏熟作物在此时收获,秋收作物也在此时播种。麦收是要抢时机的,一旦误了时机,麦穗熟过头,麦粒落了地,或遇到阴雨天气,成熟的麦子被困在地里,收成就会大打折扣。而当麦收渐近尾声的时候,人们又期盼着能来一场淋漓尽致的好雨,以便进行收割后的播种。

芒种节气,玉莲浮清塘。初荷长出了一片片新鲜的叶子,水珠在新出的荷叶上滚动,晶莹剔透。荷叶特有的清香,扑鼻而来,让路过的人忍不住深呼吸。浮萍开出了红色的小花,漂浮在水面上,远远地一朵一朵开着,马虎的人稍微远点,都不会发现。

四季里的植物,都有着自己的特性和生长时期。芒种节气,草木更深。庭院中的枇杷树结出金黄色的枇杷,乡邻们在枇杷树下聊着家长里短。枇杷在树上偷偷地听着人间的故事。

小时候,因家境不太好,每到麦收时节,母亲都会天不亮就起床领着我跟着村里的大娘、大婶们,步行到十几公里外的地方去拾麦穗。饿了,啃几口糠菜团子;渴了,喝几口凉水。天黑好半天后,我和母亲才气喘吁吁地回到家。

【原创】又是芒种时节(散文)

 晚上,母亲不顾疲劳坐在小油灯下,用簸箕把麦穗搓成粒,再用小拐磨子磨成面,为我和弟弟包一碗饺子,改善一下生活。但母亲却舍不得吃一口,背着我们啃一个糠菜窝窝。看着母亲那瘦弱的身体和无奈的神情,年少的我总会流下感伤的泪水。

农活就是收割小麦,因我的手太慢,往往是割了不到一半,大伙儿已经到了地头,别人休息,我不能休息。好不容易到了地头,还没有喘过气来,大伙儿又往回返了。我只能跟在大伙儿的后面奋起直追,但总也追不上,不到下晌的时候,我就精疲力竭了。

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割麦日当午,汗滴麦下土。谁知白面馍,凝聚几多苦。”待摊在地里的麦子稍稍晾晒后,就要捆扎起来全部拉到场上,堆成一个个蘑菇状的麦垛。为了脱粒容易些,打场之前,还要用木杈或铁杈将成垛的麦子抖散摊开,让烈日暴晒。过上个把小时,再把摊开的麦子翻一遍,按此操作数遍后,摊开的麦子就完全晒干了。

芒种是最有诗意和文学味道的节气。林清玄在《六月芒种》中写道:“芒种,是多么美的名字,稻子的背负是芒种,麦穗的承担是芒种……有时候感觉到那一丝丝落下的阳光,也是芒种。”诗人左河水也写道:“艳阳辣辣卸衣装,梅雨潇潇涨柳塘。南岭四邻禾壮日,大江两岸麦收忙”……

今年的芒种与端午节仅2天之隔,粽子的香味在各个家庭中弥漫,邻居会相互送些粽子。在端午节的前一天包上许多的粽子,那时候还有煤炉子,在煤炉上放着好大的钢筋锅,煮上满满一锅的粽子,经过一个晚上小火的蒸煮,粽叶的香气完全渗透在糯米中,咬一口真是美味至极。到了端午节这天,也包出一些粽子来。吃完饭,我们都会提个袋子回家,袋子里装着十个八个的粽子。

如今昔日的“芒种前后麦上场,男女老少昼夜忙”的景象,早已被现代农业机械所取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正日益显现。乡亲们笑容可掬地说:“机械化就是好,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

如今的芒种时节,农民们脸朝黄土背朝天挥镰收割的情景已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联合收割机在麦田里来回穿梭,他们则在田边准备好袋子,等待着澄黄的麦粒从机腹中喷涌而出。金色麦浪间辛勤劳作的景象永远定格在了我们的记忆深处。

但芒种时节,依然是一个激情四射的时节,是一个收获喜悦、播种希望的时节,人们正以不同的奋斗形式追求着,他们坚信洒下辛勤的汗水就一定能实现五谷丰登的愿望,也一定能享受到稳稳的幸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