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人到老年,要有“六个善良”

标签:
人到老年要有“六个善良”胸怀坦荡真挚关爱要有豁达大度之举 |
分类: 人生感悟类 |
中国数千年传统文化历来追求一个“善”字:与人处事,强调心存善良之意;与人交往,讲究与人为善;与己要求,主张独善其身。这是做人、为人、处世的根本,也是人生的准则。
人之初,性本善。其实,每一个人的最初都是善良的。心善,不能这也不问那也不问,不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刘备三顾茅庐得到诸葛亮,就是低姿态收服人心的最好证明。
老有所善心善,学会放低自己,可以处理好人际关系,可以让自己得到意外的收获。人要学会关心他人,也要学会善待自己,尊重别人就是善待自己。有的时候,我们的善良,我们的忍耐,会被人认为是窝囊,被人理解为软弱。做人就像是修路,修的窄了,即使是互相谦让,也不免会互相碰撞;修得宽了,就能容得下敌视,容得下失败,也容得下成功的任何机会。
做人做事善良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所做的每件事情。我们要告诫自己,无论命运怎么安排,无论前路如何坎坷,无论别人怎么对待自己,我们都要始终保持一颗平和善良的心,不怨天,不怨地,不消沉,不放弃;关怀,鼓励,安慰,激励,将使我们的人生更美丽!
善良的心胸是博大、宽宏的,能包容宇宙万物,造福于人类苍生。行善而不求回报的人经常能够得到意料之外的回馈,这是因果回圈的自然规律。善良之人经常造福于他人,实质上也是造福于自己。
人到老年要有善良,要有自我修炼之心。
对每个人来说,善良是无法检验的。能够想到的最贴近善良的境界,是孔夫子那八个字“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你还没有用各种方法去验证之前,不要假设“这个世界跟我是对立的”。
假设人在任何一个处境里面,都像原始人在荒野里面,认为环境充满了危险,那你也是一个充满危险的人。善良的对立面是恶意,就会出现不友善、不平和的现象。
所以,老有所善必须要有修炼。苏东坡的诗讲“惟有王城最勘隐,万人如海一身藏。”有的时候,稍微负面一点的心理反应,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如果人能够锻炼自己,那么善良会比较多一点。
人到老年要有善良,要有友情链接之态。
友情,亲情,爱情,都是生活中必须珍爱的,不管人走到那里,一定要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对待身边所有的人。善良在每个人看来就是一种友善的态度,生活中照料病人是善良,看到有人打架就去制止是善良,别人有困难去帮助是善良……
老有所善的人都有一颗理解别人的心,能让人通过平等的沟通打开彼此误会的心灵,拉近彼此的心的距离,消除了隔阂,扫清了障碍,增进了感情。
如果人们大多都怀着善良去生活,那么整个社会就会祥和多了。善良的对立面是恶意,如果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的话,当别人对自己表达善良的时候,你自己会特别感动。
当然,善良有时候会很孤单,也需要被滋养。很多不善良都来自不信任。所以相信只有良好的基础,善良才会走得更远。
人到老年要有善良,要有真挚关爱之情。
老有所善只有学会了善良,人生的生活才能处处激荡着感人的情愫,人生的世界才能洋溢着人性的温馨。做人应要告诫自己,无论命运怎么安排,无论前路如何坎坷,无论别人怎么对待自己,我们都要始终保持一颗平和善良的心,不怨天,不怨地,不消沉,不放弃;关怀,鼓励,安慰,激励,将使我们的人生更美丽!
老有所善是生命的黄金多一些善良,多一些谦让,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理解,人在生活中感受到美好和幸福。其实爱和善良是一体的,只是爱包括的范围很广,而善良的范围只有一个,爱的广义是爱别人也包括别人爱自己,而善良的广义是你必须去爱别人,去为别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去宽容别人的错,去记住别人的好,这样你的付出才会得到别人去尊重你去爱你。
拥有一颗善良的心,人会生活得很踏实;拥有一颗善良的心,人的生命将会充满阳光;拥有一颗善良的心,人会同样赢得善良;拥有一颗善良的心,人会生活得快乐、健康、安详。
人到老年要有善良,要有体贴入微之意。
善良的人都有一颗理解别人的心,能让人通过平等的沟通打开彼此误会的心灵,拉近彼此的心的距离,消除了隔阂,扫清了障碍,增进了感情。善良才有幸福,善良才能和平愉快地彼此相处,善良才能摆脱没完没了的恶斗与自我消耗,善良才能实现健康的起码是正常的局面,善良才能天下太平。
人生应要始终保持一颗平和善良的心,大自然给我们以衣食,父母给我们以生命,社会给我们以帮助,同事朋友给我们以关爱。对此我们应心存感激,努力回报自然,回报社会,回报亲人,回报同事朋友。
老有所善只有让善良与生命同在,人的生命中有了善良,人生才能经常充满喜悦;生命中有了善良,人生才能幸福常在;生命中有了善良,灵魂才能不断的升华。善良是生命中的黄金,善良是人性中最为宝贵的生命之光。能够知道别人的痛苦,自己就有良心。
人到老年要有善良,要有胸怀坦荡之度。
善良是基本的善意情感,一个微笑,一个简单的动作,一句发自内心的问候,这对我们并不难做到,却可能因此帮助别人走出困境。有了善良的品性,就有真心爱父母、爱他人、爱自然的基础和可能。
善良,分大善和小善。我们常说从小善做起,社会层面的大善解决了,才能行小善。要与人为善,得首先把大善的问题解决了。而无法相信别人的善良几乎是整个社会的通病。大善不解决,信仰不解决,谈小善很难。
善良的心胸是博大、宽宏的,能包容宇宙万物,造福于人类苍生。行善而不求回报的人经常能够得到意料之外的回馈,这是因果回圈的自然规律。善良之人经常造福于他人,实质上也是造福于自己。“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这句话绝不只是简单的因果报应,而是做人的根本。
人到老年要有善良,要有豁达大度之举。
一个善良的人,就象一盏明灯,既照亮了周围的人,也温暖了自己,善良无须灌输和强迫,只会相互感染和传播。所以,做人不一定要顶天立地,轰轰烈烈,但一定要善良真诚。所以,做人得要问问你想不想善良。人生期待所有善良的人都能得到善良的回报。
人的思想是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善恶美丑尽在其间,七情六欲妖娆流连,没有谁天生就是一个纯思想的人,也没有纯善和纯丑,任何事都有参照物,都是相对而言。
所以,不应该总去考虑别人的言行如何,甚至在自我的内心世界苦苦纠缠其中,私自改变别人的形象,加深误解,而是从自我做起,以诚挚的心理解、接纳、关怀和帮助别人,让别人感受善良所带来的美好,凡事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这样人生的生活就会充满阳光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