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二月二龙抬头(散文)

标签:
二月二龙抬头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新一年的愿景 |
分类: 文学通讯类 |

“二月二,龙抬头。”是中国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也称春龙节或青龙节。流行于全国各民族地区。
二月二,龙抬头
这一天,也是我们一年中与龙走得最近的一天,作为龙的传人,我们传承着中华龙行天下、自强不息的精神,带着对神州大地无私馈赠的感恩,带着对美好未来的希望,在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中描绘着新一年的愿景。
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日。古人认为龙是鳞虫之长,有兴云布雨的本领,春耕播种季节,旧时南京郊县的农民,为求丰收只得祈祷龙神的保护,寄希望神龙呼风唤雨,故二月初二形成许多崇龙习俗。如到江河湖畔祭祀龙神,规定天亮以前不得到江河挑水,以防伤害“龙身”。妇女在该日要停止针线活,以防刺伤“龙眼”,此日饭食皆以龙名,面条谓之“龙须面”,饺子谓之“龙耳朵”,饭叫“龙子”,饼叫“龙鳞”,团子叫“龙蛋”等等。
在中国民间,农历二月初二,是非常重要的节日,人们认为这天正是苍龙登天之日,俗称“龙抬头”。这天一般处在惊蛰之后(今年的二月二和惊蛰同落一天),这时阳气上升,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农耕在即,一切都是新的开始。这时若是天公降雨,真是太宝贵了,所以才有“春雨贵如油”之说。
再利用其中某些恒星把这个圆分为28个等分,形成28个区间,称为二十八宿。古人观察月亮的运行,它基本上是每天入住一宿,待28宿轮流住完,大约是一个月。把这28宿按照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平分,每个方位便有7个宿。对这28宿,都给它们起了名字。
在东方的7个宿分别叫做:角、亢、氐、房、心、尾、箕,它们构成一组完整的龙形星座,称之为东方苍龙。其中角宿象征龙的头角,亢宿是龙的颈,氐宿是龙的胸,房宿是龙的腹,心宿是龙的心,尾宿、箕宿是龙的尾巴。
农家人依旧隆隆重重地把二月二当作节日过,但已不再是企望来年而是庆祝昨岁的丰收。在童年的记忆里,二月二这一天,左邻右舍都是依照旧俗竞相张罗忙活的,母亲在这方面更是积极和虔诚。一到正月底,母亲便让我和弟弟到河堤上去提一篮子黄沙土,仔仔细细地晒干,又用细箩仔仔细细地筛过。
等不到二月二,我和弟弟就闹着嚷着要娘“快炒!快炒!”,甚至熬到半夜也守在锅台边,只为能吃上那又香又酥的料豆。再勤俭,再难过的农家,每每此时,也总是或多或少地炒上一些,即使大人一点不吃,也免得孩子瞪大了眼睛看人家的孩子吃而干咽唾沫。二月二,是属于孩子们的。
农历“二月二”,传说为土地爷的生日,又有“龙抬头”之说,庄户人家于当日凌晨在庭院大街、菜地、场院用草木灰撒数个圆圈,谓打“灰囤”。在“灰囤”中央撒一把五谷,寓意粮满囤,谷满仓,以祝年景丰收。打灰囤这个习俗是老辈儿传下来的,岁数大的人基本上都弄,现在不少年轻人都不爱弄了。我觉得这个老传统不应该丢掉。希望继续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