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六甲古镇的冬至,过的有大年仪式感

(2024-12-19 08:57:43)
标签:

六甲古镇的冬至

过的有大年仪式感

烧经祭祖

香烛筹备齐

叩首跪拜

分类: 文学通讯类
【原创】六甲古镇的冬至,过的有大年仪式感

随着2025年春节临近,全国各地喜迎小年的热潮刚一过,新年的气息,年味儿便更足了,在这新旧交替之际阖家团圆之时,人总少不了一些感慨。

据了解,冬至是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之一,冬至过后,再经过小寒、大寒两个节气,就到了春节。冬至这一天,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故称为“短冬至”。过了冬至,白天时间渐长,故又有“冬至小阳生”的说法。冬至也寓意着天气将越来越冷,旧时,冬至一到,人们就开始“数九”消寒,从冬至这天算起,经过九九八十一天,才寒尽逢春。

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白昼为一年中最短。除了具有天文含义外,冬至还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我国南方沿海的部分地区,人们会祭祀祖先,以示孝敬、不忘本。在海门,通东人对冬至非常重视,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古镇六甲人过冬至有许多风俗习惯。小时候听父母得知,是因为他们从前生活太穷了,只有每年过年的时候才有新衣服穿,平日里都是一件衣服缝缝补补穿很多年;平常也没有什么好吃的,每天只能吃糠咽菜,一点儿肉腥儿都沾不到。可过年就不一样了,再穷的人家,在过年这一段时间都会仪式感满满地穿新衣、吃饺子、打扫家务,扫去旧的一年所有灰尘,用最虔诚的开始去迎接新的一年。我开始有些明白,这些仪式感对于父母的意义了。

古镇六甲人小年,在很多人的眼里代表正式进入春节。过了这天,就要开始大扫除、买新衣、蒸馒头等等,为迎接春节做准备。小时候总是不懂小年这天为什么需要打扫卫生,还要置办很多吃的东西,有些叔叔阿姨还会让自己的孩子们在小年这天就穿上新衣服。我们这一代人平日里就吃穿不愁,自然不明白这些的意义,但有新衣服穿,有很多好吃的吃,总归是高兴的。

在印象中,民间有一种“数九”消寒的小游戏,颇有趣味:“这种游戏首先要选择九个汉字,连成有意义的一句话,比如‘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巧妙的是,每个字都是九笔。之后,在纸上将这九个字画成空心字,一天描一笔,待全部描满,正好是八十一天,春天也就到了。”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看到有人玩这种“数九”游戏。

             【原创】六甲古镇的冬至,过的有大年仪式感 

冬至,古镇六甲人称之为大冬,是最为看重的传统节日,旧时,大冬日的热闹远胜于春节。小时候的记忆中,大冬前一天,大街小巷满是提篮挑筐的人。家家户户都磨米粉做大冬圆子,里面包着糖、肉菜、赤豆沙等,小孩看了眼馋。到了晚上,合家欢聚吃大冬饭,喝大冬酒,常常喝到深更半夜,如同年三十夜一样。

大冬这天,古镇六甲人照例要祭祀祖先,称之为烧经大冬夜饭前,家家户户要备好四样头”:鱼、肉、虾、蛋,并配以豆腐干、豆腐等上供,点好香烛,倒上陈酒,供上米饭,合家祭拜一番,礼仪隆重。旧时还有规矩:这一天凡是已出嫁的女儿不能在娘家过冬,一定要回到夫家。       

这天,烧经祭祖是重头戏。午前得先烧经祭祖。待酒饭、香烛筹备齐后,依辈分男女老幼虔诚叩首跪拜,一是祈求祖先保佑后人安康发达,二是表达对先人的崇敬与感恩。因此在焚化纸钱前,往往有长者指着经书上某些人的名字,述说他们生前的功业,勉励小辈们学习先人,光宗耀祖。

中午的烧经饭是比较丰盛的,不过气氛较严肃,规矩也烦多。如酒菜上桌后,还要在桌沿上余几个酒杯,意为他家未来人丁繁衍或还有亲人在外而遥遥相陪了。就餐时长辈先入席,然后中晚辈依次入座。就餐前,大人总要叮嘱小孩当心碗盆少发话。其实对于这些规矩,小孩子们大多是东耳朵进西耳朵出,他们早已迫不及待、狼吞虎咽。不过只要不碰坏碗盆,老人们也就开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原创】六甲古镇的冬至,过的有大年仪式感

过大冬”,媳妇必须回婆家过冬,否则会犯了忌讳,对家里“公”有所冲撞,造成家庭的不和睦,当真出了什么事,会将一切怨恨归结到媳妇身上。当然,这一荒谬的事情已被否定,遵守这一风俗,则大多从回家祭祖一家团聚角度考虑吧。人们为何如此注重过大冬”?

一是据说是因为泰伯奔吴时带来了周代历法。周历将冬至日定为年首,即此承袭。过大冬仅次于过年。二是过了大冬,就将拉开了过大年的序幕。不是吗?如过了大冬,有些人家就淘小麦、浸高粱、舂稻米,准备不日后磨年粮,做年酒了。过了大冬快过年了,人之间的语言交流也喜讨口彩。如去药店抓药改叫去人参店仙丹,扶梯改名步步高,斧头改叫代富等等,无不是为了营造过年的吉利气氛。

 在中国古诗词中,冬至往往和思念有关,例如一首诗词中写到:“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寄托的正是思乡之情。如果说,通东人过冬至,是为了进行祭拜祖宗的仪式,那么,在冬至这天,全家人围坐一桌,在热气腾腾和欢声笑语里共话家常,则更是一种团聚。冬至还洋溢着浓浓的年味,毕竟过了这一天,新年也就不远了。

古镇六甲人小年,在很多人的眼里代表正式进入春节。过了这天,就要开始大扫除、买新衣、蒸馒头等等,为迎接春节做准备。小时候总是不懂小年这天为什么需要打扫卫生,还要置办很多吃的东西,有些叔叔阿姨还会让自己的孩子们在小年这天就穿上新衣服。我们这一代人平日里就吃穿不愁,自然不明白这些的意义,但有新衣服穿,有很多好吃的吃,总归是高兴的。

古镇六甲人仪式感的重要在于它背后传递的信息、力量,因为生活充满满满的仪式感,让我们感觉到自己在生活中,在人情社会里的稳稳的存在感和对幸福的敬畏与尊重,从而我们会更加珍惜生活,且行且珍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