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人到古稀也是一道风景线

标签:
人到古稀也是一道风景线多了些怀旧安度晚年心态平和最关键 |
分类: 人生感悟类 |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宇宙浩瀚,生命短暂。不觉中已霜染双鬓,年已古稀。人生古稀之年,有一个事实不得不承认,这就是,你已经老了。这一点其实我早有察觉,当电话里有人脱口而出叫我“老陈”时,当小外孙肆无忌惮地喊我“老爷爷”时,当晨起刷牙洗脸照镜子发现额头皱纹和两鬓白发正势不可挡地来袭时,我已经坦然地接纳了这个事实。
岁月如梦,人生易老。人到了一定年龄,往往会活在记忆中,我也不能脱俗。也许是即将退休的缘故,也许是自然规律使然,
有人说“上帝把幼小的我们给了父母,把青壮的我们给了国家和社会,到了老年,他才把我们还给了我们自己”。幼年时代,从学步到学前教育,再到义务教育,一切都在遵循着父母的疼爱;青壮年时,自己就象一个有压力的急急赶路人,爬山涉水,从求学到工作;从恋爱、娶妻到生子,从一个目标,再奔向另一个新的目标,从来没有心情欣赏四周的美好景色。如今,到了古稀之年,人生已成定局,赶路也就变成了散步,奋斗也就变成了享受,心情悠闲地“春看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
到了古稀之年,“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激情已荡然无存。这才发现自己既不能流芳百世,也没有遗臭万年,不过只是条掀不起历史大浪的泥鳅而已,是普通的人一个。过去的名誉,现在看只不过是过眼烟云。钱不求多,够温饱就行。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吃也香甜,睡也香甜,快快乐乐每一天才是最重要的。
到了古稀之年,儿女已长大,有句老话说的好“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日子由他们去过,一切顺其自然,不要强求,不要攀比。对周围的人,磕磕碰碰不必计较,一笑了之,一团和气。对身边的事,切不可用“原则”的尺子去量,现在已明白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完美,人生在世,不顺心的事谁都有十之八九,我们不能在琐事的困扰中作茧自缚,更不能在无尽痛苦中渡过余生。要学会包容自己,包容他人,还要包容社会。要心境豁达开朗,开心快乐地去生活!
多了些怀旧。听人说过:当你经常回忆往事的时候,说明你已经老了。的确,在空闲时间,会不自觉的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同学、老师、同事。童年的时光是美好的。环境没有污染,孩提之间纯朴善良,没有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那可是我心中的一块净土。记得有首童谣是这样唱的:童年是首歌,每个音符都跳跃着快乐;童年是首诗,每个字都耐人回味;童年是幅画,每一笔勾描,都是美好的回忆……同学的感情是纯真的。怪不得老同学聚会能那么一呼百应,互相揭起短来是毫不留情呢,互相敬起酒来是开怀畅饮呢,感情在那里摆着呢。老师的恩情是深远的。有句老话叫“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是老师传授给了我们知识,是老师教给了我们做人的真谛。同事的友谊是长存的。“一个好汉三个帮”,你的事业,离不开同事的捧场,你的晚年,离不开同事的照料。这些怀旧之情,自然就丰富了你的精神生活。
注意了健康。年轻时身强力壮,不把健康当回事,拿命去换钱,到老了各种毛病都找上门来了,后悔也晚了,就不惜拿钱去买命。于是就听广播、看电视、参加健康讲座,一有小病就求医问药。现在的大街上医药、保健广告铺天盖地,啥病都能在广告里找到药到病除的灵丹妙药,结果上当受骗的大都是我们这些老年人。还是那些无论春夏秋冬,天刚亮就去舞刀弄剑、打太极拳的,黄昏后就去跳舞、扭秧歌的,对健康理解的实在。越是上了年纪的人,越注意健康。“健康第一”,现在才真正理解了这句话的意义!
古稀的年龄,是人生的黄金时代,给人以悠闲的诗意,给人以冷静、深沉和成熟的美感。人生对这一代人,已无秘密可言。
“最美不过夕阳红”,在美丽的夕阳中,上帝已把一个无忧无虑的你还给了自己,那就愉快的过好每一天,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祥美吧!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宇宙浩瀚,生命短暂。不觉中已霜染双鬓,年已花甲。这已是太阳压西山的年龄了,也是回归自己,了悟人生,无所顾忌的年龄了,此时的理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闲余无事,归纳如下:
改变了心态。有人说“上帝把幼小的我们给了父母,把青壮的我们给了国家和社会,到了老年,他才把我们还给了我们自己”。幼年时代,从学步到学前教育,再到义务教育,一切都在遵循着父母的疼爱;青壮年时,自己就象一个有压力的急急赶路人,爬山涉水,从求学到工作;从恋爱、娶妻到生子,从一个目标,再奔向另一个新的目标,从来没有心情欣赏四周的美好景色。如今,到了古稀之年,人生已成定局,赶路也就变成了散步,奋斗也就变成了享受,心情悠闲地“春看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
注重了亲情。到了古稀之年,自然就恋起家来。老夫老妻少了些争吵,多了些体贴,也就有了相依为命的感觉。对待儿女,年轻时对儿女的关心多出于一种责任,现在更多的是出于亲情。对他们也就少了些指责,多了些期待。特别是对孙子、孙女这些隔辈人,看着他们在身边活蹦乱跳的转,就从心里往外的高兴,在地上跑的简直就是自己的心肝!逢年过节,三代人欢聚一堂,其乐融融,尽享天伦之乐。
淡薄了名利。到了古稀之年,“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激情已荡然无存。这才发现自己既不能流芳百世,也没有遗臭万年,不过只是条掀不起历史大浪的泥鳅而已,是普通的人一个。过去的名誉,现在看只不过是过眼烟云。钱不求多,够温饱就行。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吃也香甜,睡也香甜,快快乐乐每一天才是最重要的。
学会了包容。到了古稀之年,儿女已长大,有句老话说的好“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日子由他们去过,一切顺其自然,不要强求,不要攀比。对周围的人,磕磕碰碰不必计较,一笑了之,一团和气。对身边的事,切不可用“原则”的尺子去量,现在已明白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完美,人生在世,不顺心的事谁都有十之八九,我们不能在琐事的困扰中作茧自缚,更不能在无尽痛苦中渡过余生。要学会包容自己,包容他人,还要包容社会。要心境豁达开朗,开心快乐地去生活!
多了些怀旧。听人说过:当你经常回忆往事的时候,说明你已经老了。的确,在空闲时间,会不自觉的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同学、老师、同事。童年的时光是美好的。环境没有污染,孩提之间纯朴善良,没有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那可是我心中的一块净土。记得有首童谣是这样唱的:童年是首歌,每个音符都跳跃着快乐;童年是首诗,每个字都耐人回味;童年是幅画,每一笔勾描,都是美好的回忆……同学的感情是纯真的。怪不得老同学聚会能那么一呼百应,互相揭起短来是毫不留情呢,互相敬起酒来是开怀畅饮呢,感情在那里摆着呢。老师的恩情是深远的。有句老话叫“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是老师传授给了我们知识,是老师教给了我们做人的真谛。同事的友谊是长存的。“一个好汉三个帮”,你的事业,离不开同事的捧场,你的晚年,离不开同事的照料。这些怀旧之情,自然就丰富了你的精神生活。
注意了健康。年轻时身强力壮,不把健康当回事,拿命去换钱,到老了各种毛病都找上门来了,后悔也晚了,就不惜拿钱去买命。于是就听广播、看电视、参加健康讲座,一有小病就求医问药。现在的大街上医药、保健广告铺天盖地,啥病都能在广告里找到药到病除的灵丹妙药,结果上当受骗的大都是我们这些老年人。还是那些无论春夏秋冬,天刚亮就去舞刀弄剑、打太极拳的,黄昏后就去跳舞、扭秧歌的,对健康理解的实在。越是上了年纪的人,越注意健康。“健康第一”,现在才真正理解了这句话的意义!
古稀的年龄,是人生的黄金时代,给人以悠闲的诗意,给人以冷静、深沉和成熟的美感。人生对这一代人,已无秘密可言。
“最美不过夕阳红”,在美丽的夕阳中,上帝已把一个无忧无虑的你还给了自己,那就愉快的过好每一天,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祥美吧!
俗话说“健康是金、是福、是命”,这对老年人来说更显珍贵。健康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含有物质和精神两大要素,它们之间密切关联,相互影响,缺一不可。
如何做到保持良好心态,促进身心健康?心态平和最关键,“平”字尤为重要。
一是“平民百姓”。这是保持良好心态的基础。一个人如能正确地把自己定位为平民百姓,而不是妄以“人上人”自居。有这样的良好心态,就能与百姓心连心,同甘苦,共命运。如果他是个干部、官员,就会是一个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受人民拥戴的好公仆。相反,如果是一个心术不正、一心只为自己捞私利的腐败分子和贪官污吏,就会成为遭人唾弃、受到法办的罪人。这样的人还谈何健康。
二是“平常生活”。这主要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大多数人的一般日常生活。当然,人与人之间的生活方式、习惯、爱好等会有差异,其质量和水平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总的说应该是勤俭节约,而不是铺张浪费的。这也是一种良好心态的反映。从医学保健角度看,一个人如果过度追求物质享受,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经常大吃大喝,年纪不大,就多病缠身,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三是“平和心态”。平和是良好心态的保证。平和的反义词是急躁、激动、冲动等。如果一个人经常感到不顺心,不如意,看不惯,心情不好,总爱生气,必然影响健康。大多数退下来的老同志,月收入大多比在职时少一些,千万不要感到不平和不快。应该说,不少老同志的生活条件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总体还是较好的。当前他们应关注的最重要的问题还是身心健康。如能达观对待,想开一些,知足常乐,保持平和心态,对老人们肯定大有裨益。
四是“平安终生”。平安,是对老年人安度晚年的一种祝愿。
在有了前面三点的基础上,再注意饮食、起居、锻炼、休息,延缓衰老、健康长寿、安度晚年的美好愿望是可以实现的。退一步说,即使遭遇什么意外,如果能保持平和心态,也可以从容应对。当今医学界有一种说法:人的自然生命最少应该活百岁以上,现在的人大多是病死的,极少是衰老死的,将来应逐步做到更多的人是衰老而死(器官老化,无疾而终)。也可以说,是实现了人生最后一程的平安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