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大雪时节:养生饮食宜温补

(2024-12-06 08:22:42)
标签:

大雪时节

养生饮食宜温补

注意防寒保暖

适度进补利养生

适宜进补养生

分类: 文学通讯类

【原创】大雪时节:养生饮食宜温补

12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二十一个节气——大雪,大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冬天正式开始了。迎来了大雪时节,这也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这两天,天气也明显开始变得更为寒冷,气温骤降后,感冒、气管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的人也比平时明显增多。此后,气温逐渐降低,降雪的可能性会更大。那么,在这个特殊的节气里,如何注重御寒保暖、养生保健?田间作物栽培方面需要注意什么?

大雪节气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温度会降到0或以下。往往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会降大雪。“大雪”之后,天气开始变得更为寒冷,大风、大雪将会经常出现,寒冷冬日,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

注意防寒保暖。寒冷的大雪节气,一定要根据气候的变化适当增减衣服,出门戴顶帽子、配条围脖、穿双保暖鞋不失为防寒的最佳选择。患有心脑血管病、关节炎、消化系统疾病的病人,更要注意防寒保暖,外出时要穿厚一点的外衣。

夜晚的温度会更低,夜卧时要多加衣被,使四肢暖和,气血流畅,这样可以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如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脑血栓形成等。应注意防范风邪和寒邪的侵入,尤其是头部和脚部。当身体不舒服时,应该主动到医院检查。

大雪节气,我们特别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头部和脚部。这是因为,一些疾病的发生,与不注意保暖有很大关系。中医认为,人体的头、胸、脚这三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袭,所以首先要根据气候的变化适当增减衣服;戴顶帽子、配条围脖、穿双保暖鞋不失为防寒的最佳选择。其次,患有心脑血管病关节炎消化系统疾病的病人,更要注意防寒保暖,外出时要穿厚一点的外衣。

冬日空气湿度低,会造成维生素B缺乏而诱发口角炎。因此,应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及时补充水分,保证器官正常的新陈代谢,一般每日补水不应少于2000~3000毫升。

同时,要注意保持情绪的稳定、平和。冬天易使身心处于不佳状态,改变情绪低落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动,如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都是消除冬季烦闷、保养精神的良药。但需注意的是,起居和运动要规律。冬季日短夜长,要注意早卧迟起,不要熬夜,不要过早起床晨练。

适度进补利养生。大雪时节,万物潜藏,养生也要顺应自然规律。大雪节气温度下降,正是补冬的好时候,俗话说“冬天进补,开春打虎”,大雪节气时进补可以调节身体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最大程度的转化成能量贮藏在身体里,有助于免疫能力的提高,让体质变好。从中医养生的角度出发,“大雪”过后适宜进补养生,但调养要适中。

我国古代将大雪分为三候:“一候鹃鸥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这是说此时因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鸣叫了。由于此时是阴气最盛时期,正所谓盛极而衰,阳气有所萌动,所以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三候的“荔挺出”的“荔挺”为兰草的一种,也可简称为“荔”,也是由于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大雪节气后进补羊肉,具有驱寒滋补、益气补虚,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御寒能力的功效。羊肉还可以增加消化酶,帮助消化。在饮食上,可以适当多吃大蒜、韭菜、辣椒、生姜、香菜、洋葱、山药、桂圆、栗子及杏脯等性属温热的食物,以助御寒。

大雪节气,室内空气干燥,若食用新鲜蔬菜的量减少,会造成维生素B 缺乏而诱发口角炎。因此,冬季应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适当多吃大蒜、韭菜、辣椒、生姜、洋葱、山药、桂圆、栗子等性属温热的食物,以助于御寒。

食补:吃一些温补性的食物,如羊肉、牛肉等肉类,还要多吃一些益肾类的食物,如腰果、芡实、山药、白果、核桃等。此外,黑色食品如黑木耳、黑芝麻、黑豆等也要多吃一些,它们不仅可以补养肾气,还可抵抗寒冷,且能润肺生津。大雪食补以补阳为主,但不可过于机械,应根据自身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结合食物之性来选择。

药补:尤其是老年人或身体虚弱的人,在食补的同时,也可以用些药物进补。大雪节气常用的补药有人参、黄芪、阿胶、冬虫夏草、枸杞等,可和肉类一起做成药膳食用。药补要注意因人、因时、因地,才能真正达到养生的目的。

在补养上,虽是进补的大好时节,但也要适度,不可补之太偏,应辨证施补。萝卜、白菜等乃是常用的日用之蔬;猪肉、牛肉、狗肉、各种鱼类、禽蛋都为常用的补品;红枣、荔枝、桂圆、核桃、枸杞等药食两用的常用补品自可据情选食。中成药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归脾丸、参桂鹿茸丸、全鹿丸、补中益气丸、人参养荣丸、十全大补丸等均可辨证、对证选用;当归生姜羊肉汤,以及冬令推出的膏方,亦可酌情选用。

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可以达到养生目的。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此外,选一双舒适、暖和轻便、吸湿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注意保持脚的清洁干燥,袜子勤洗勤换。

精神调养:心态平和,以静制躁

大雪时期养生,要保护阳气不外泄,以静制躁。一个人如果终日躁动不安,思想不得止息,定会百病丛生。只有心平气和,头空、心静、身稳,具备很强的控制力,才能少受外界的干扰,保持平静的心态和健康体魄。

起居调养:早睡晚起,御寒保暖

大雪节气已经是冬季第三个节气,这时候动物冬眠,不冬眠的也躲在洞里不出来了。所以我们人也在这个时候顺应自然规律,不要干扰阳气,早点睡晚点起,有太阳的时候再起床,离寒冷的事情远一点,离温暖的事物近一点,也让阳气蓄积休养,等待下一个春天的到来,这就是“养藏”、“奉生”之道。

天冷防风寒,围巾别离身

颈部是气管所在的部位,冬季出现咽部发痒,咳嗽等,可能与颈部、前胸受寒有关。尤其对颈椎不好的人来说,冬季穿高领衣服,出门戴围巾很重要。

除了围巾,冬季尽量配一顶帽子,这大约可减少头部60%的散热量。中医认为,人体的头、胸和脚这三个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袭,“肺为娇脏”,太寒太热都受不了,特别是寒,很容易引起咳嗽、哮喘。女性朋友冬季穿上坎肩,可以防肩背受寒。脚部的保暖,如穿长袜、厚靴,睡前热水洗脚。越冬作物防冻施肥。“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大雪时节,除了华南地区以及云南南部无冬区外,我国大部分土地已披上冬日盛装。在冬季,农民种植的小麦、油菜等农作物仍在缓慢生长。

养阴多喝水,睡觉少穿衣

冬属阴,大雪时节是一年中阴气较盛的季节。中医认为,水是阴中至阴,因此隆冬之际,多喝水可养阴。一般来说,一天中有三杯水是必须要喝的:第一杯水是早晨起来喝,可润肠燥;第二杯水是下5点喝,可滋肾阴;第三杯水是晚1-9点喝,可养心阴。

很多人睡觉时有一个误区,认为天冷防寒,睡觉时要多穿些衣服。其实,这样做不仅会妨碍皮肤的正常“呼吸”,也影响血液的循环,造成体表热量减少,即使是盖上较厚的被子,还是会感到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