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童年在我深沉的记忆中(散文)

标签:
童年在我深沉的记忆中小时候父亲对我们很严厉放署假去上海塑料皮鞋 |
分类: 文学通讯类 |

童年,是我们值得回忆的一段美好时光,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自己的童年,决不让它白白流失,童年是快乐的,是美好的。
时光过得飞快,童年仿佛是梦,我懵懂的却没有珍惜的把它过完,可是挥不去那一段童年最美妙的影子。转眼间,我已经度过了70个春夏秋冬,但关于每个季节的回忆却是唯一的,与众不同的,也是永恒的。因为在人的一生童年、童心是纯真而又不曾夹杂任何的瑕疵的。
小时候,听父亲讲,200多年前,我家老宅的祖先原本是溧阳地区搬迁过来的,祖辈靠推芦苇贩卖生意,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靠自己勤劳而出名的。罗家是大户,五八年一场火灾烧得很惨,致使有十多户搬迁出去。
我的父亲辈毫不示弱,父亲带了三个弟弟去上海打工,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都有份不错的工作,成为大都市职工。
小时候,父亲对我们很严厉,只要是父亲的一个眼神都会把我和姐姐吓得赶紧躲起来,那时的父亲就像一座巍峨的山峰,让我们觉得很高大、伟岸,当然,其中还带了点威严。不知道为什么,在我的小时候的记忆里,父亲总是那么威严,威严的让我们有点我敢亲近,似乎完全没有作为一个父亲的慈爱,所以小时候的我们就时常黏在母亲旁边,却和父亲很少亲近。
父亲是一个勤劳的人。曾独身闯入大上海,解放后公司当采购员,走南闯北跑遍了全国各地,千方百计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为人民利益服务,年年被先进工作者。1979年毅然决定由小女儿顶岗,提前退休与在家务农的母亲承包5亩田,天天起早摸黑,冬天顶着凛冽寒风,夏天冒着炎热酷暑,如数上缴承包金。
父亲是一个慈祥的人。在我们读书时,他从上海回来一年不过二次,他把慈祥的父爱全部都浓缩到他为四个女儿身上,很关心子女读书,虽然他稍微识些字,总是问起我们的读书成绩,但是叮嘱教育我们:读书才是正道,只有读书今后才能成为社会有用之人。这一下叮嘱使我刻骨铭心,促使对文字有浓烈的兴趣。说起来喜欢上文字的时候还是在童年,就是受父母的影响和熏陶,从小对文字就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父亲是一个孝顺的人,除了平时孝顺我奶奶、外婆外,我记得每年过年他总要把我们家族的长辈请到一起,用那时来说最丰盛的饭菜招待一番。
父亲是一个勤俭的人。省吃俭用历来是他的品德和作风,从小就教育我们要珍惜粮食,只有吃尽苦中苦,方知甜中甜。教育要艰苦朴素,当时少年时穿的衣服破了再补照穿,我穿不得衣服还留给弟弟穿。每年过年他总要给我们兄妹四人添置新衣服,可他穿的衣服三、五年还在穿。如今这一切都记忆犹新。
在我深沉的记忆中,平凡是父亲一生的写照。父亲在上海果品副食品公司当采购员,工资在当时还算是比较高的,但要养我们,还要照顾农村的爷爷奶奶,所以每个月的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小时候每逢春节回家总是带来苹果与梨子,当时,计划经济条件下是稀少的,带回二、三斤火腿,真是物以稀为贵。60年代闹自然灾害,那时过着吃不饱挨饿的日子,他却省吃俭用带回来粮票给我们买些玉米面与小麦面,那时年代属于小康的生活水平,打心眼里佩服有这样的父亲而自豪!
在我深沉的记忆中,省吃俭用历来是父亲的品德和作风。从小就教育我们要珍惜粮食,只有吃尽苦中苦,方知甜中甜。1976年我在部队当排长提升团作训参谋带新兵到上海,我带我的团长郭本江一起到父亲单位,晚上他作客买了三、四个菜挤在那6平方米的房间里请吃了顿饭,在那个年代里也算是客气的,就寝也在这间房子里,只有一张床,我与团长郭本江睡在那儿,他却到单位的值班室挨了夜,早上还买来了早点。至今这一切都记忆犹新。
父亲是一个很负责人的人,他的同事说他工作上很认真,同同事们相处从来没有过不负责任的行为;虽然他身居外地工作,但是每月给家里奇钱或让别人捎钱,光害怕耽误了我们的生活;每次信中总不会忘记对我和弟弟的叮咛、嘱托等教育,远离家乡还进着一个父亲的责任。
在我深沉的记忆中,在你的教育下你的两个儿子都戎马从军。从战士到班长排长,再从连长到营长,转业到地方都在政府部门工作,对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都出色做好工作获得了单位称赞!如今都已退休了,只要想到你的叮嘱,总是依然镌刻心中,总会怀着一份浓浓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