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霜降红叶,醉美秋色(散文)

标签:
霜降红叶醉美秋色叶有千红万紫唯独对红叶一派寒霜尽染的壮美 |
分类: 文学通讯类 |
四季更迭,万物生长了又寂灭,花有万紫千红,叶有千红万紫。看尽了世间的繁花,唯独对红叶的念念不绝。每年的小雪前后,都会情不自禁地冒出一个念头:到乡村看红叶!
小雪前后,最壮观的景致莫过于那漫山遍野鲜活如火的红叶了。有些叶子像是喝了醇厚的美酒,忽地变成了浅红、大红、紫红,一派寒霜尽染的壮美。
有的黄闪闪如醉金落满枝头;有的红彤彤如红霞血染山谷;有的雾蒙蒙似云似霞缭绕群山。这生命的颜色,一滴滴渗入叶脉,浸润出明亮的色彩,给这个逐渐萧条的季节平添了诸多风姿。
红叶却以炽热的火一般的激情,燃起人们对金秋的眷恋,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让人们在看厌了花红柳绿后,能够领略到另一番风采,得到另一种享受。红叶,是“笑到最后者”,也是“笑得最好者”!
古往今来,无数骚人墨客留下诸多脍炙人口的红叶诗。万木凋零,正值丹枫欲燃之时,杜甫一句“含风翠壁孤云细,背日丹枫万木凋”,道出了经霜红叶更显艳丽的英姿。杨万里的“梧叶新黄柿叶红,更兼乌桕与丹枫”,描绘了如火如荼,红叶似血的山村景图。
他的另一首《红叶》诗:“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又把秋枫变红形容是“偷天酒”,真是美妙至极。而王实甫的“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枫林醉”,一个“醉”字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枫叶的颜色。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人利用着另类的“枫叶”获得他们所想获得的,象吕不韦窃国时的那片枫叶,象武则天的面首张易之,张宗昌他们利用的那片枫叶,这枫叶还是爱情吗?这还是人们心中的那片红叶吗?不是,而是一种践踏,践踏了红叶的崇高,红叶的真诚,红叶的美丽,历史上这样的故事无数,而今依然演绎着同样的故事,也许会到永远……。
红叶,具有一种“霜重色愈浓”的可贵品质。同所有的树叶一样,红叶原本也是一芽芽嫩绿的希望,一片片青翠的憧憬,一团团鲜活的青春。
在经历了风雨的侵蚀和岁月的炎凉后,在无情的霜寒中,红叶知道自己就要凋落归根了。在离开养育它的树枝之前,它拼出全部精力、挤出全部养分、调动全部能量、摇响生命之尾的风铃,给人间留下一片最绚丽、最灿烂的“夕阳红”。红叶,多像那些余热生辉的革命者!
历代诗人描写红叶的诗句俯拾皆是,最著名的一首当属晚唐诗人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人以清丽动人的笔墨,描写了一幅云绕山峦,枫叶红火,夕阳和红枫相映成趣的迷人画卷,从而成为千古传颂的绝唱。
梦一般红叶,在文学的百花园里寄托着你的,我的,他的美好期冀,寄托着深沉理解,同时也倾听着伤心人的啜泣,每一个人的心中如果有一片红叶,便是生命的美好,那抱柱的尾生,那深情的唐婉,那华山下的书生,那晏几道的“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他们无不凭藉红叶寄托自己心中的那份向往,我不能不感叹:生命因红叶而缠绵,红叶因爱情而美丽。
我以为,我寥寥数笔就能够淋漓尽致地描摹出这红叶;我以为,我转身早就已经把那段感情埋葬在回忆的角落里再也不会记起,然而,思忖了又思忖,小小的红叶,脉络清晰地被定格在那里,像似秋的信物要被冬收藏,收藏这岁月流失、青春不在的忧伤。命运的齿轮碾过岁月,千古人事莫不相同,我们都逃不过韶华流逝,也躲不过命定的情缘。我明白了,有些人,我们可以错过但不可辜负,可以怀念但不可再有牵连,一切的情感都该有一个妥善的结局,而不是一味的躲避。
风雪的日子很快就要来临,美丽的红叶也会化为一只只飞舞的红蝶栖息于大地。它潇洒自如地随风飘起,在蓝天与大地的舞台尽显生命最后的风流。当我再一次捧起一片红叶,以人类的气息轻轻地、慢慢地吹拂,不禁吟咏起那句经久不衰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人的品质,也许会受红叶的影响,潜移默化地融进了红叶精神。从红叶中能领悟一些内涵。这短暂的夕阳下,我看到了红叶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