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散文)
标签: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善待老人孝敬老人一种传统美德 |
分类: 文学通讯类 |

金风送爽,秋阳宜人。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它为何叫重阳节呢?因为我国古代对数字的称谓颇有讲究:一、三、五、七、九等奇数称阳数;二、四、六、八、十等偶数叫阴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称为“重九”。日月并阳,两阳相重,故名重阳。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古语说:过了重阳无时节,三日风来四日雪。重阳节后将是寒风冷雪,万木凋零。重阳节后将是寒风冷雪,万木凋零。其实不然,菊花高洁,傲霜怒放,凌寒不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天最丰硕、厚重、深邃。这个季节流淌着斑斓多姿的色彩,闪耀着缤纷的光芒。是多么的意味深长。恰似人生的晚年,阅尽人间冷暖。虽已华发苍颜,但却感悟良多。始觉黄花最多情,重阳相伴慰此心。
重阳节又叫老人节。古人对数字“九”很重视,把它当作“天长地久”的象征。在这一天人们要给老人赠送糕点,因“糕”、“高”谐音,体现对老人高寿的庆贺,也是祝福他们活得更长久的意思。从晋魏时期开始,我国就有将重阳糕和菊花献给老人的传统。
明天就到九九重阳节了,重阳节又叫老人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健康理念的普及,人的健康寿命在不断地延伸。
现代社会的重阳节,老年协会都要给老人发放慰问金,并组织他们参加歌咏、舞蹈、书画等有益身心的庆贺活动,让老人们老有所乐,真正分享和谐社会带来的祥和与温暖。
其实,善待老人,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一种传统美德,也是博爱的表现。试想一个不懂尊老爱幼民族,不懂善良、博爱民族,国家的振兴将不复存在,更何谈蓬勃的发展起来。
诚然,我们每个人都要走进老年,笔者赞成社会各界对老人的关爱,笔者赞成儿女对老人的关心。可是,不要等“重阳”时才想起老人啊!平时就要时时地照顾,关心关注,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很多离、退休老人离开工作岗位后很难适应突然闲暇的老年生活,科学生活规律和老年健康科普显得尤为重要。离退休时一般都是55至60岁,距离古稀之年不远了,将步入老年人阶段了。那么,老年人怎样来自我保护呢?个人认为应着重做好如下几个方面:

加强锻炼,老年朋友们要走得动
老年人由于身体各项机能的衰退,导致行动迟缓、反应迟钝、体力下降等问题,限制了老年人的活动范围,同时老年人需要进行适当的活动来锻炼身体。
随着老年人口越来越多,养老方式也变得多样化,比如旅游养老、动态养老等方式不断诞生,这些新颖的养老方式带给老人更有趣的生活,成为社会比较追捧的养老形式,由于具备疗养式的功能,“旅游养老”将成未来养老新趋势。
要做到“静心、用脑、动手脚”十分重要。静心是指心态要平和,为人多宽容。动脑就是要加强学习,保持大脑思维的正常运转,预防痴呆等老年病的发生。
动手脚,就是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有些人退休后生活也就不规律起来,放任自流、生活懒散、脱离社会,久而久之会产生失落感,心态不平衡等,健康状况也会受到一定影响,甚至于患上孤僻症、抑郁症。
因人而宜:老年人在选择锻炼方法和安排运动负荷时,应根据性别、年龄、职业、健康状况,对锻炼的爱好和原有基础、生活条件等情况来确定。锻炼项目应使全身都得到活动,动作缓慢柔和,如慢跑、散步、太极拳(剑)、门球等。在安排运动负荷时要量力而行,切忌过大,以策安全。从主观感觉来说,合适的运动负荷应该是锻炼后睡眠正常、食欲良好、精神振奋、情绪愉快。
持之以恒:人的组织器官是“用进废退”的,坚持经常锻炼,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使肺活量加大,心血管功能加强。如果长期不锻炼,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就会慢慢消退,体质也会逐渐衰弱下去。因此,坚持经常锻炼是收到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在时间安排上可每天进行,也可每周不少于3~4次。
循序渐进:人体机能的提高有一个逐步适应与发展的规律。老年人新陈代谢功能相对较弱,各器官系统机能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差,锻炼者对活动方法和运动负荷等,应逐步合理地提高要求,以获得更好的效果。一个没有锻炼基础的人,开始时应选择散步、短距离慢跑或走跑交替等活动,然后再从时间、距离、强度上逐渐提高。已有锻炼基础的人也要注意合理的运动负荷,逐渐加大运动量和强度,不断提高运动能力。

娱乐健身:老年人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时,要考虑既调节精神,又丰富文化生活的体育活动。不要长时间只参加某一项目,或只锻炼身体某一个部位。要选择一些适合老年人参加、娱乐性较强的项目,提高自己参加活动的兴趣,在高高兴兴中得到锻炼。
合理安排:老年人在进行体育锻炼中,要经常检查身体(最好建立健康档案),防止潜藏着一些平时未曾发现的因素,对自身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平时要经常检查血压、脉搏、体重等变化,定期到医院查体;要有良好的生活制度,作息时间要规律化,不吸烟,不酗酒。体育锻炼要与自然力锻炼(日光浴、空气浴、水浴等)相结合;根据需要合理安排营养等。以确保体育锻炼更好地促进身体健康和身心愉快。
跑步或散步:老年人慢跑对心脏和血液循环系统都有很大的好处,每天保持一定时间的锻炼(30分钟以上),会有利于减肥,最好的方式是跑走结合。贵在坚持,坚持一个月以后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如果想要好好减肥,那当然必须要长期跑步。
骑自行车:老年人这是一项最易于坚持的运动方式,它可以锻炼你的腿部关节和大腿肌肉,并且,对于脚关节和踝关节的锻炼也很有效果。同时,它还有助于你的血液循环系统。平时都可以进行,且自然环保无污染,不需要太多额外的花费,只要你有一台自行车
因此我认为,老年人退休后还要保持一个积极的生活状态。要适当加强锻炼,主要以散步、慢跑或者参加文体活动为主,不建议跑步等剧烈运动

老年人身体的基础代谢率呈下降趋势,所以老年人应注意控制饮食,少吃甜食,并适当参加运动,防止肥胖及体重超过标准。因为肥胖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多种疾病。
老人常做好事,不计较名利,保持心情愉快,自然吃得香、睡得好,从而延年益寿。饮食有节老人不渴也要定时喝水,不断补充脏腑津液。
晨起洗漱后,及时饮上一杯白开水,止渴“立竿见影”,细胞“脱水”缓解,胃肠道的毒素也得以消除,对心血管病也有积极的预防作用。老人切忌暴饮,每次以不超过200~300毫升为宜,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老人,更不宜一次饮过多的水。
老年人消化系统也开始出现衰老变化,故平时应定时定量进餐,不暴饮暴食,不偏食,不吃零食,不吃过多的精制食品,多吃水果及新鲜蔬菜,吃盐不要过多,戒烟,少饮酒。
老年人各个生理器官功能都在渐渐退化,免疫力也逐渐下降,所以,建议适当补充营养,如鸡汤、骨头汤等,可以增补益气,强身健体。老年人平常要注意保证营养,特别是糖、脂肪、蛋白质是人体的三大营养要素。其中,蛋白质和糖对肝脏的益处较大。丰富的蛋白质不但可以营养肝脏,还可以防止和减少肝脏的脂肪浸润和肝细胞的坏死,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所以老年人宜食些易消化的高蛋白食物,如蛋类、鱼类、瘦肉、牛奶和豆制品等。糖可供给肝细胞以能量,但过多的糖在肝脏中会转变成脂肪并且沉积下来,对肝脏反而不利。脂肪虽然也是人类能量的主要来源,但摄入过多沉积在肝中,形成脂肪肝,可使肝功能减退,应予注意。另外,多食一些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的蔬菜、水果,有利于肝脏维持正常代谢功能和胆汁的分泌排泄,保持大便通畅,这也是保护肝脏疏泄功能的一项重要措施。
关爱身体,老年朋友们要定期查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项机能逐渐下降,定期为老年人进行身体检查十分必要。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全面体检,发现问题要及时有效地治疗。
定期体检还是加强和医生联系的一种好方法,便于医生对自己实行保健医疗指导。凡条件允许者,好每年做一次全面的体格检查,对有慢性疾病者,可针对自己的疾病重点进行检查。
如果每年做一次全面健康检查有困难,每年少也要对心、肾、肺、肝、胃、直肠、前列腺及妇科项目做一次健康检查。这样就能把住容易患病的这些关口。
在平时也要注意一些可疑的疾病症侯,这样就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疾病,以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延年益寿。除此之外,应注重以下三个环节:
一、自找乐趣。人,往往可以承受生活的重负、生活的灾难,却不易承受生活的“闲”。闲着无事做,会使人产生失落感、抑郁感。因此,老年人应根据自身条件和个人喜爱,自找乐趣,养鱼种花、垂钓弈棋……求得生活充实,心情愉悦,幸福长寿。
二、广交朋友。这是老年人克服空巢心理的最佳良药。常言道:“千金难买是朋友,朋友多了春长留。”与年轻人交友,老年人的心理状态也会重新活跃起来,做到人老心不老。与同龄人交往,坐谈聊天,更是人生一大乐事,老年人的孤独感也会随之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的愉悦之情。
老不必叹,更不必讳;花有开有谢,树有荣有枯装一袋阳光两把海风,自制几斤祝福,托人到美国买了些快乐,法国买了两瓶浪漫,从心的深处切下几许关怀,作为礼物送给你。祝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