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莫道天凉好个秋(散文)

标签:
莫道天凉好个秋仰看蓝天白云秋天的美丽那荷塘秋色让人神清气爽 |
分类: 文学通讯类 |

一场秋雨过后,彼岸花开了,秋天也就来了。白云从此婉约,这座城市的星空多了一道深邃的蓝。
我家门口的栾树每年一样的花开花落。清晨醒来,突然发现那些树梢上,竟多了些绵绵密密的小黄花。一阵风过后,这些花簇拥着落地,静寂无声,隔着风的影儿,铺成一张金灿灿的地毯。原来,栾树花开,也正是花落的时候。驱车经过北三环,看着两旁秋叶像电影胶片一样掠过,阳光将斑驳一道一道洒在脸上。不禁想起古人的一句诗词:“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哦,原来这就是留在内心某一个角落里的秋日况味。
我喜欢秋日黄昏,在森林公园潮塘江畔漫步遐思。风钻入衣襟,多了一道融进骨子里的清爽。举目远眺,天边余晖渐隐,各种形态的流云凝聚、投影、汇合、交融,皴染成一种悠远旷古的气质。晚霞,柔柔地不甚刺眼,将夕阳包裹在乌云里,影影绰绰、无边无际地漫漶开去。河畔柳树丛依依,河水柔波荡漾,白鹭低空掠过,城市灯火微曛,远山青如眉黛,所有这些,都被镀上一层秋日特有的金黄色调——厚重、高贵、睿智又不乏英气,似乎是阳光经历了一天的吟唱,留给大地的最后颤音。在这道金黄里,周边的一切归于阒静,所有喧闹、不安、躁动与激进都烟消云散。
秋天里不仅仅可以享受美景,更多的是平添的那份诗意。仰看蓝天白云,虽然没有“晴空一鹤排云上”的美景,但是“便引诗情到碧霄”的冲动有时还会有。于是便带着那种“诗意”去寻找秋天的美丽。一场秋风,扫落无数秋叶,“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过去的夏季,带给人们许多不一样的生存体验。一方面我们抱怨夏日苦长,滚烫的马路、一波接一波的热浪、不走寻常路的台风,猝不及防的暴雨,让人们惊讶于自然力量的伟岸,嗟叹存在的渺小和脆弱;另一方面,我们每天都感知到卑微生命背后的张力,马路旁怒放的紫薇、苍郁的樟树林,以及蛰伏其间无穷无尽的蝉噪,从夏日膨胀、高耸、威严和不知疲倦的进取中一路走过,阳光和雨水,化成纤细绵长的生命脉络,充溢蓬勃生长的乐趣。这一切,终将成为这个夏季独特的注脚。
一场秋雨,让人感叹秋意的凄凉,“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我们真的不需要这种秋意的悲凉肃杀,便去寻找那种“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美,在我们这个地方好像也找不到;于是去寻找那荷塘秋色,寻找那柳树倒影,秋色连波的清澈。
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79d06b43a23fadb7.webp
面对同样的秋日黄昏,浮云悠闲,一千多年前的上林湖,一定是秋水时至,百舸争流,一件件制作精美的青瓷作品从这里起航;四百多年前的教场山,也一定是号角阵阵,沙场点兵,一场场抗倭战役从这里打响。秋日似乎深沉到静止了。我知道,此时的杭州湾滩涂,一定是岁月静好的模样;峙山公园的梧桐树,一定是风栖蛩鸣,众鸟归巢;明月湖畔的建筑群,一定是圆月辉映,灯火阑珊;陈之佛故居的爬山虎,一定在悄悄让自己老成。原来,一个光怪陆离的秋日傍晚,竟可以是各种真实与幻想、古老与年轻、现实与历史、富饶与荒芜的集合体,用鲜活的支点串联起一幅幅超然于生命之外的画卷。
对于时光流转和四季变更,我是一个不甚敏感的人,大概是在四季不分的楼房里呆久了。唯独当这道夏季的幕布缓缓合拢时,却能提前嗅到秋天的旷远气味——秋天,似乎从一场静谧的秋雨开始,再密密麻麻、逐家逐户地延伸扩展开去。大地一下子从夏日的紧张与喧嚣中舒缓过来,一山一水、一枝一叶开始变得格外清新。秋雨,不似春雨的油亮、夏雨的滂霈、冬雨的凝涩,每一滴雨声都是舒缓清冽的,干干净净,一声声地涮打秋叶,一直可以听到天亮。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17/e3462653613947949dae24fc477a888b.jpeg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看待秋天,人们大都用一种廖阔、萧瑟、惆怅甚至衰败的视角,鲜有乐观豁达的态度。“悲哉秋之为气也,草木摇落而变衰”,经历过烈日与骤雨、滋长与凋谢、蓬勃与枯萎、进取与盘桓,生命选择在这个明朗的季节作一次短暂停歇与整顿,以达成一种更为圆融周全和闳阔清丽的境界。
于是,在一个个秋日,武功卓著的汉武帝刘彻在北征匈奴的马背上玩起了文艺:“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诗圣杜甫在长江孤舟羁旅愁思:“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成就古今七律第一的《登高》;就连刻薄寡恩的隋炀帝杨广,也温柔地吟唱“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在草木摇落、天高气清的秋日光景催动下,他们无奈而又跨越时空地共同思考起存在的意义和兴亡成败的规律,完成一道跨越历史厚度与生命广度的思考命题。
沉思于“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 ,波上寒烟翠”无限美好的境地,体味“树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诗情画意中,一幅幅秋景写意忽映入脑海,安静中,心情也好了许多,暂且也忘记了人世间的烦恼和琐事的纠缠,初秋中的烟华风云,就是这样,在矛盾交织、心情起伏中,让人潜意识的感到了如痴如醉的余香。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17/cd36a54c92df4541aeb36ccf9cd593ec.jpeg
如果夏季代表一种鲜烈恣肆的色调,那么秋日则是极端过后的平衡,在夏与冬的过渡之间,既看得到来路的热烈,也等得到未来的积淀,实现了一种恰到好处的默契。从这个意义上说,秋日是躁动与热烈的终点,又是另一段旅程的起点,恰如人生的四十岁,在阅尽繁华之后,困惑的东西慢慢变少,生命逐渐变得多情。
金庸的《神雕侠侣》最后一章写到杨过携小龙女回古墓隐居,和身后的江湖告别。当时年方十六的郭襄,听闻此事,心中凄然。那晚刚好“明月在天,清风吹叶”,郭襄的眼泪簌簌而落。从此,这个姑娘的心中镌刻了一个名字。不知在她以后漫长的一生中、在无数个夜里,她是如何将相思熬成风清月明?
秋天,或许真是一个饱含思索的季节。
多少年后,当我们再次忆及这个秋日,只会淡淡地说一句“天凉,好个秋”。也许到了那时,才会发现这一切也不过是人间百态,不必春诉秋怨。
人们在思考秋天,同时也在秋天里享受这这惬意秋凉。 落叶金黄,秋水涟漪,蓝天白云中,淡淡的秋风,真的是让人感觉久违的秋高气爽。河边多了垂钓的人,年轻的、年老的,男的、女的,都在享受这美好的时光。河边也多了跳舞的人,广场舞、交谊舞,扇子舞……让人神清气爽,还有一群老人定期在河边聚集,唱着自己喜欢了一生的戏曲,咿咿呀呀,抑扬顿挫的,招来行人的驻足,欣赏着艺术的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