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忆童年秋分时节趣事(散文)

标签:
忆童年秋分时节趣事金黄的棒子穗进行劳动的磨炼烙印般深深印在脑海中 |
分类: 文学通讯类 |

时光过得飞快,童年仿佛是梦,我懵懂的却没有珍惜的把它过完,可是挥不去那一段童年最美妙的影子。转眼间,我已经度过了七十几个春夏秋冬,但关于每个季节的回忆却是唯一的,与众不同的,也是永恒的。因为在人的一生童年、童心是纯真而又不曾夹杂任何的瑕疵的。
岁月的脚步在不停地走着,转瞬即逝。曾经看到过不少回忆童年的文章,每当写到儿时的那些陈年旧事,夏日的乐趣是少不得要叙述一番的,水里的扑腾,林中的嬉戏,知了的吟唱,瓜果的甘甜,那年那月的美好记忆,演化成诗情画意般的文字,让人隐隐地产生重回那个时代的念想。
人生的童年像春天的小草,顶着露珠,嫩生生的看着所能目及到的一切,扬起小脸东瞅瞅、西望望,伸伸腰踢踢腿,然后开始雀跃。哦!这个世界真美丽,清澈的眼眸满是好奇,庞大的空间是童话般的乐园,那些童话故事的人住在森林里、住在河边、住在开满野菊花的山坡上……童年像一首快乐的歌谣,我留恋、怀念,怀念无忧无虑的岁月和岁月里的故事。
我的童年,虽然物质生活很贫乏,干的家务也挺多,但都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现在回顾往事,仍是记忆犹新,仍感觉童年时的气息扑面而来,一幕幕闪过眼前,从容不迫地把我带回那个时代,给我带来无尽的回味和愉悦。
秋风吹黄了树叶,秋雨浸润了山峦,秋色渲染了田野。
不会忘记童年时光,对秋天既爱又怕。爱秋的绚烂多姿,怕秋的劳作的艰辛。
爱秋的五味俱全。从立秋开始,就有数不尽的应时水果:葡萄,苹果,梨,黑枣,柿子,石榴——
爱秋的热烈狂野。华北平原的万里青纱帐,在经历一场季节的蜕变。那一行行,一排排玉米,在奉献出沉甸甸的果实之后,枯黄,陨落,消逝。三五天时间,色彩斑斓的田野,只剩下黄黑的翻耕的大块大块的土地。不久之后,冬雪之前,黄土地上有一拃高的绿麦苗随风摇曳。那一块块绿地毯,让初冬缺少生气的田野,增色不少。
在欣赏秋,品味秋的时节,也在进行劳动的磨炼。劳动的艰辛,也如烙印般深深印在脑海中了。
摘棉花。一大块棉花地,棉花秸子比人还高。钻进去,前不见垄头,后不见垄尾,见到的是盛开的棉花。摘下来收进特制的围腰里。围腰类似现在的购物袋,只是口上多了两个长长的带子,系在腰间。这活儿也有很高的技术含量。高手不但摘的快而且摘下的棉花朵子上不见一片枯叶,棉花如雪似云,让人不忍多动一下。采摘棉花需要上千次的重复弯腰直腰的动作,晚上睡觉时,腰酸的难以翻身。
刨山药。先用镰刀钩住山药秧子,那秧子勾勾连连,能蹿出四五米远,都不知道串到哪里去了 。从垄沟裂缝处下手,找到主根,快刀斩乱麻,扯掉,一边钩一边拽,不多一会儿,地里堆积起几个直径一米左右近似圆球形的山药蔓子球,露出地皮来。裂缝处就是山药生长的地方。挥锄,刨起。一亩多山药刨完,也会两手血泡,血泡用针挑开,放出血水,没几天会脱一层皮,疼痛更不用说了。
摘花生。花生得用铁锹一锹一锹往出挖。连果带棵运回家,码好,垛起,闲下来,阴雨天,再摘。往往,夜深人静时,还听到人家传出说话声,看见黄晕的灯光透过夜露。更有人家,干脆甩起了花生。找一张桌子或是条凳。攥住棵子,“啪啪”
收玉米。收玉米是秋收工作中最繁重的工作。十几亩田,纯手工劳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过秋,最少的一个月,才可以做到颗粒归仓。
一眼望不到头的玉米地,不再给人任何美感,只想着赶快砍完,弯腰挥镰,上万次的重复动作。手臂被枯黄的玉米叶子划出道道红痕,甚至洇血。当夕阳收回她最后一抹光辉时,一块玉米总算割完。玉米已经平躺,眼前一片豁亮,秋虫“霍霍”
接下来是剥玉米。蹲在地上,把玉米皮撕开,“嚓嚓”
掰玉米时,最怕的是两件事。一是遇到乌霉,乌霉可能是玉米的病变。看上去好好的,剥开,“噗”
金黄的棒子穗,还要运到家里,上房,摞趟儿,晾晒,脱粒,才可归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