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立夏时节说说立夏民俗(散文)
					
											标签:
																				
                            立夏时节说说立夏民俗一是吃蛋二是称人习俗流传至今 | 
					分类: 文学通讯类 |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立夏节气确立于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它预示着季节的转换,是农历夏季的开始。
吴藕汀《立夏》诗云:“无可奈何春去也,且将樱笋饯春归。”宋范成大《村居即事》诗云:“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这是说立夏一过,春天走了,夏季大忙开始了。
古人把立夏作为一个重要节日,即立夏节。据史书记载,在立夏那天,天子要亲率三公九卿到南郊举行隆重的接夏仪式,回宫后还要赏赐百官,令乐师教授联合礼乐,令太尉引荐勇武,推荐贤良,令主管田野山林的官吏巡行大地平原,代表天子慰劳勉励农人抓紧耕作。天子还要举行尝新麦的礼仪,表达古人渴求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立夏的民俗比较多,我们海安主要有两个。一是吃蛋,二是称人。
吃蛋——防止疰夏。这是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习俗。由于夏季的开始,天气渐热,许多人特别是小孩会因食欲减退而逐渐消瘦,称之为“疰夏”。女娲娘娘告诉百姓,每年立夏日小孩吃鸡、鸭、鹅蛋或在胸前挂蛋可以避免疰夏。俗话说“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立夏吃个蛋,力气大一万”。因此,立夏吃蛋的习俗流传至今。
称人——祈求平安。人们习惯立夏午后称重。人们在生产队队场旁、村口的大树上或生产队仓库屋梁上悬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上吊一根大麻绳扣,大家轮流称重。有的地方一边称人还要一边说吉祥话。
关于立夏称人还有一个传说。据说三国时诸葛亮七擒孟获,孟获想自寻短见,诸葛亮好言相劝,孟获很感激,表示要报答诸葛亮。诸葛亮说:“你不必报答我,日后小主公有难,请你务必帮忙。”

后来阿斗做了皇帝,司马懿领兵来打,阿斗把皇位让给了司马懿,却被司马懿关了起来。孟获得知后带兵来救,司马懿抵挡不住。有大臣献策让阿斗做个假皇帝,让他劝孟获退兵。阿斗带着人马,擎着“刘”字大旗出城会见孟获。孟获不信,去见司马懿。
司马懿说:“小主公虽然不是皇帝,但我一直把他当皇帝看待。”孟获对司马懿说:“只要你保证以后一直把阿斗当皇帝对待,我就退兵,如有亏待,我随即发兵攻打。今天是立夏,我先把他的龙体称一下,明年如果轻了,我就对你不客气!”司马懿连声说“好”。于是孟获这才退了兵。
第二年立夏到了,司马懿要大臣们想办法增加阿斗的体重。有大臣说:“听说阿斗自小喜欢吃豌豆糯米饭,这种饭消化慢,今天就让他吃饱,体重不就增加了吗?”待孟获来称,阿斗的体重果然增加不少。
从此,司马懿每年都用此法应付孟获。由于孟获每年立夏称人,阿斗倒也过得清净安乐。立夏称人给阿斗带来了福气,人们也祈求立夏称重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好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