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人生感悟:懂得宽容,互相体谅

标签:
懂得宽容互相体谅心胸要有智慧处世要有志向为人要有实在 |
分类: 人生感悟类 |
古往今来,不同的人对于做人做事的理解也各有不同,各有千秋。但无论怎样去诠释,做人对于一个人来说,应该在如何做人上应审时度势,正确地握,遵循信念,应格外的珍惜它,好好的把握它。
理想的做人做事应该圆融通达,不锋芒毕露,一种谦虚谨慎的态度,低调是你的能力,足够的内涵。恰如其分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位置,你就会有开拓广阔心境。正如孟子所说的:“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
这个圆绝不是圆滑世故,更不是平庸无能,这种圆是圆通,是一种宽厚、融通,是大智若愚,是与人为善,是居高临下、明察秋毫之后,心智的高度健全和成熟。不因洞察别人的弱点而咄咄逼人,不因自己比别人高明而盛气凌人,任何时候也不会因坚持自己的个性和主张让人感到压迫和惧怕,任何情况都不会随波逐流,要潜移默化别人而又绝不会让人感到是强加于人……这需要极高的素质,很高的悟性和技巧,这是做人的高尚境界。
与人相处要有眼光,心胸要有智慧。
始终牢记:自胜者强。埋怨环境,天昏地暗;改变自我,天高地阔。尊重别人,对别人负责任。从对别人的尊重帮助中获得人生的快乐,从和别人融洽和谐的相处中感受人生的自豪与幸福。也遵循与铭记:人心与人心之间等量交换的定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意欲,尽施于人。
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多互助,少互斗,多学习,少批判,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
人要有自信。自信是成功的基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的成就大小直接取决于其自信大小,自信越大,成就越大,反之亦然。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首先要树立坚强的自信心,变“我不行”为“我行”,变“我不能”为“我能”、变“我不会”为“我会”。只有这样,才能有知难而进的斗志,百折不挠的毅力、奋斗进取的热情,才能“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最终成就一番伟业。
人想远点,
与人相处要有眼光,处世要有志向。
人人都应该立志,但是志有高低大小之分,志的内容也有所不同。诸葛亮主张“志当存高远”。有大志之人,才能做大事。毛泽东从小胸怀大志,从小就有崇高的志向。毛泽东说过“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这些名言就是告诉我们,做人应该有信仰,应该有信心,更要有志向。
人为什么会没有志向?
当然是生活,我们为生活奔波,生活从不为为我们而劳碌,我们是为生活而生活,亦为生活过得更好而奋斗。志向,许多人的志向只不过是给自己的一个幻想罢了。没有志向,当然人也不是随性生活,只有生活,只有社会的现实,让成就显扬。
与人相处要有眼光,为人要有实在。
“实”从字面理解,即真实、真诚、充满、实在、诚实,与虚相对,哲学上即为客观存在的事物。对于做人做事来说,“实”就是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做事。只有“实”,才能做人低调而有所建树,只有“实”,才能高调做事而不空浮于上。
做实在的人,要有自己襟怀坦白的精神。做个实在人,工作、生活中会让人很放心,所以工作中或许要承担更多压力,生活中会担当很多次听众。当然,压力会催人进步,使人得到锻炼,虽然会辛苦点;做听众让你体会生活的各种酸甜苦辣,了解人生百态,增加人生阅历,就得敢闯敢干,少言多行,决而不断,断而不行,必然贻误时机。
做实在的人,要有自己豁达大度的胸怀。做个实在人,会吃亏,这是大多数人的看法。没错,这世上自然会有小人,但此小人必不会伴你终生,何惧之有?吃过了亏,也必有其他地方弥补,毕竟小人不是主流,况且“吃一堑,长一智”,能提升自己,吃点小亏又如何?
做实在的人,要有自己高瞻远瞩的眼光。做个实在人身心受益匪浅,做个实在人睡觉也安稳,古语说得好: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做个实在人,也能给子孙们脸上添点彩。做个实在人,也能给祖宗争点光。虽然有些人说我不合时宜,我也知道占不了多少便宜,但我无怨无悔,因为做个实在人好,这也是我这个实在人的实话实说。
与人相处要有眼光,相互要有融洽。
只有互通融洽,才能宽容别人。当人与人之间无意中触犯了你,潇洒一笑是宽容的美态;当别人错责你时,无须辩个是非黑白,要知道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你好。生活中难免会有磕磕碰碰的时候,想活的轻松就得学会宽容;想学会宽容,首先要做到互通。
要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包容他人的不足。古人说得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优点和不足,世上有能人,但绝对没有完人。
每个人独立的个性差异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要解决这些矛盾,就必须具备宽容。要做到宽容,就要学会看他人优点时最好使用“最大化”,看缺点时和不关要紧的事最好使用“最小化”。
与人相处要有眼光,理解要有关切。
理解别人苦衷应注意聆听,不仅是要用我们的耳去聆听,更要用我们的心去聆听,用我们的整个存在去聆听。关闭我们的思维,屏蔽掉所有的记忆、概念、文化、传统、习俗、概念的影响,单纯地用我们的耳去聆听,用我们的心去聆听,用我们的整个存在去聆听。这种聆听,能够让我们与更高层次的能量相联结,能让我们接收到目前人类还无法理解的能量和信息。
如果人只站到自己这边想事情,而不去理解别人的苦衷,还去指责别人,那很难与人相处,反而被别人孤立与冷眼。一个心胸狭窄,目光短视,常常苛求别人的人,由于他内心的矛盾冲突永久得不到解脱,极易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处事法则轻率错乱,折射到自己身上,自己也活得如负重载,忧郁寡欢。
所以,学会理解别人苦衷,也许这正是人生处事最高深、最艰难的修炼,谁的修炼最独特,最成功,谁在生活中得到的益处就最多。诚所谓吃亏是福,忍让是德。理解别人苦衷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的良好道德和修养。如果你、我、他的做法完全一致时,不必怨恨,学会理解别人,站在他人的位置上设身处地的想,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