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沐浴春光,享受春天(散文)

(2024-03-17 08:46:34)
标签:

沐浴春天弥漫的生机

花开漫天地

飘来迷人的香

春意正盎然

愉悦的芬芳

分类: 文学通讯类
http://sucimg.itc.cn/sblog/ob27772ce5a9b274c83a6ef39a5b7aff8

在人们的渴盼中,寒冬已经过去。不知不觉间,春天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冬日里满盈的浅灰色调里微微地浮出一抹绿意。这绿意起初只是一点两点,紧跟着就有了三点五点,旋即只是一个打盹的工夫,团团簇簇,整个世界都绿了起来,而我们都陷在了绿色的包围里。

几句人语,几声蛙鸣,春天的气息便弥漫开来。春天来了,大地上充满了生机。巷子里的枯枝发了芽,河塘边的玉兰开了花,几条鱼儿扑出水面,向全世界宣告了它们苏醒的消息。水已暖了,鸭子划拉着大脚板,把春天带入了水底。水中的浮游生物沿着河岸密密地生长开来。

河岸即是路,路边上有两排梅花树,树上的梅花次第开放,暗香浮动间,小草像剃了短发的顽皮孩子争先恐后地往上爬。各种小虫子陆续从冬眠中醒来,顾不得还未蜕化完全的蝴蝶,蜜蜂和臭虫先已奏响了迎宾曲,在角角落落留下它们的足迹。

小草们正在不断地丰满,拔节,然后展开她那芳菲的身姿拥抱春天,拥抱你我!看呐,小草和雨珠似乎听懂了我的心语,它们正和谐地合奏出羞羞答答的共振,曼妙的舞姿。是它们点燃了春的,我的,满腔的热情与丰厚的想象。

春天,不止这些。

沐浴在春雨中,我历身感受着烘烘的春潮,怦然心动。我向柳树走去......。

远看鹅黄色的柳枝 ,到得身旁,便是缕缕的嫩绿。牙黄色的柳芽,爬满了枝头,像蝌蚪一样密密麻麻,稚嫩而鲜活。雨水浸润着柳枝,柳芽吱吱地,汩汩地鼓动,然后抽成柳芽,令人目不暇接。我似乎看见了自己,一条柳枝上的柳芽,正想往着阳光下的春风里长成了柳叶,柳叶与柳叶之间,你碰碰我,我碰碰你的热情。

小河中,杨柳的枝条吐着新芽,如串串绿兰花,参差不齐地直垂到水里,轻拂着春水。冰融化了,水涨起来了,柔柔的碧波到处乱流,冲倒了刚刚睡醒的小草,不时的有小鱼探出水面侦查,却往往被婉转的声惊得仓皇逃窜。

这境界,使人忽然想起唐人“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的诗句。当然,说“花争发”,有点过早;但那种勃勃生机,难道不是一种最完美的姿态?我想:万紫千红的暮春,固然很好;但她预示的难道不是衰落?而早春,虽然还在逆境中跋涉,其美虽然尚嫌瘦小,但其后难道不是万卉竞芳?

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7c2e8f29dc301b07.webp

我深情地看着柳树,柳枝,还有枝头上趴着的柳芽。柳枝上趴着的似乎不再是柳芽,而是整齐码放的育婴箱里酣睡的婴儿,个个娇美怜爱!柳树凛然地沐浴着沥沥春雨,它龟裂了肌肤,滋润着柳枝,肥美了柳芽。柳树总是首先感知到春的信息,它把春天带到了人间,虽然春寒料峭,却春意盎然,春情荡漾。

触手可及的春天。

春日里最多的是雨。尽管冬天也下雨,夏天也下雨,但都不如春日的雨来得有味道。她时而潇潇,如笑笑,时而淅淅,如嘻嘻,仿佛《聊斋》里的婴宁,令人见之便难忘怀。这雨里好似装了一个加温的机器,风吹过,气温也高了起来,竹林里的春笋破土而出,一直要长到五六米以上。

山峦别是多情,春风来时,掀开了一直蒙在脸上的面纱,露出了清秀雅致的面庞。春姑娘一时技痒,挥舞着手中的剪刀,为群山裁出了一身漂亮衣裳。在她的巧手翻飞下,漫山遍野的野花开了,映山红、兰花草,还有许许多多是叫不出名字的;山涧里的清泉汩汩而流,水从石头缝里穿过,淘米似的淘着细沙,虾和蟹这对兄弟躲在洞里,不愿出来

几只鸟儿叽叽喳喳地叫着,在枝头呼朋引伴,好似人说话一般。我依稀记得宋代的秦观有首《好事近·梦中作》,形容的便是这山里的春色。词之上片云:“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写得真好!

春天来了,最欢喜的是孩子们。因为此时他们又可以背着书包上学了,当然更重要的是春游的日子也近了。春天是踏春、采风的好时节。阳光和煦的晌午,田间地头的空旷处,常能看到天空中飘着许多风筝,风筝的图案各不相同,好像开在天上的花朵。打从此间路过的人们总能看到这样的画面:天上的风筝飞着,地上的孩子跑着,天与地之间,笑声在风筝与孩子中间飘荡。

而在田地的另一边,勤劳的农民已经开始忙碌了,锄地,播种,施肥,不管天是晴是阴有雨无雨,他们摆弄着田地,好似摆弄着新一年的希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