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罗文博-011
罗文博-011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36,972
  • 关注人气:3,04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雨水时节(散文)

(2024-02-19 08:56:46)
标签:

雨水时节

气温回升

降水增多

和煦的春风

滋润生命的时节

分类: 文学通讯类
【原创】雨水时节(散文)

今天12时13分是雨水时节。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大地渐渐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有了春暖花开、惠风和畅的迹象。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节气时段一般从公历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不知不觉,二月已经走过多半,那天翻去一页日历,两个湿漉漉的汉字显露出来——雨水,这两个字真够形象,浑身上下挂满了水珠。

雨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立春虽然过了,好像还没有与冬天划清界线,常常让人感到挥之不去的寒意。而雨水一到,就觉得那风软了许多,不再硬生生地刺脸,也不再直通通地往怀里钻了。若抬头看看柳枝,好像已由干涩的褐色变出了一层似有似无的绿。

雨水来了,万物萌动,古人曾将雨水分为三候(五日为一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大意是,雨水节气里,水獭开始捕鱼了,而水獭有个奇怪的习性,捕到的鱼要摊铺在水岸边,被文人认为是先祭后食,称为獭祭;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升而抽出嫩芽。描述的景象有些已经见不到了,但是自然间的变化还是显而易见的。

雨水超级简单,在天上装个筛子即可。雨点大小由筛孔粗细决定,这应该是可以调节的,不然换来换去,太麻烦。神仙自然不笨,但很懒,勤劳的是凡人,不公平的是,懒神仙逍遥自在,凡人却要辛苦劳作,甚至连雨水从天而降也无从顾及。

【原创】雨水时节(散文)

在和煦的春风、缠绵的春雨沐浴下,藏了一冬的柳蕊小心翼翼地从冬的铠甲下探出自己的身子,一天天丰满起来,如一团鹅黄的轻烟,给干枯的枝干平添了无限生机;庭院、路边的小草、就连墙基的茵苔都泛绿了;田野里的小麦不再瑟瑟缩缩,而是尽情地舒展着身子,孕育那颗颗麦粒;油菜也变得丰盈起来,正蓄积着抽薹的激情;冰冻了一个冬天的泥土苏醒过来,把冬眠的孩子都送出了怀抱。

有道是春雨贵如油。初春时,人们的要求也高,既想春光明媚艳阳高照,享受春天的温暖,又希望细雨如织润物无声,感受春雨的温柔,这让老天爷也很难办,便会少少地洒落一些。再说,土地饥渴久了,树木饥渴久了,人也饥渴久了,一次不能饮太多,不然即使是雨水,也会醉的。

    雨水是一个滋润生命的时节。俗语云,雨水有雨庄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宝。农人们认为,绵绵的春雨表示今年将是丰收的一年。民以食为天,一年之中,雨水节气的干旱最让农人揪心,雨水节气里的雨水最让农人渴盼。据传宋代大文豪苏轼到凤翔府任职时,便遇到了长达近半年之久的关中旱灾,地面干裂,麦禾几近干枯。他决定到太白山祈雨。
     幸运的是,不久后就乙卯乃雨”“甲子又雨”“丁卯大雨,三日乃止。禾麦保收有望,民众奔走相庆。苏轼认为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恰巧府衙北面府建的一亭子落成求名,苏轼便亭以雨名,志喜也。命名喜雨亭,并作《喜雨亭记》,纪念当年春天里的那几场好雨。

雨水——人们那个盼啊,可想而知。不久前来了一层薄云,为了促一场雪,天上飞机,地下大炮,人为地撒布干冰,千呼万唤,算落了一层浅雪。天明我瞅瞅,墙沿、屋顶,三指来厚,半天没过,踪迹全无,等于湿了湿地皮儿。

想我少年时,雨水节气的麦苗好像有一拃高了,绿莹莹直愣愣的,由南方归来的大雁成群地落在麦地里休憩觅食,我曾顺着河沟悄悄地接近它们,趴在土沿上偷看,那花丽的羽毛,笨拙的身子,一只只肥硕饱满,或卧或立,散淡休闲,放哨的大雁在外围,不停地扭来扭去,伸长脖子警惕地看着四周。距离很近,好像一伸手就能抓到它,但真正一露头,雁群便嘎嘎地叫着仰天而去,湿润的土地上只留下我匍匐的痕迹……

眼下,田里干干的,麦苗趴在地上不起,好像病了的婴儿,气力全无。也许还有些早,亦或是天旱无水,更不见落雁。村庄里,能出动的人都出来了,为了保墒,人们开着小拖拉机,后面拉着石磙,要把那裂开的地缝压住,更多的人拿着抓勾,一趟一趟地拉过,将麦苗周围的缝隙抹去,目的只有一个,保住土壤原有的水分不再流失。

雨水也是随季节生长的,并且成长得很快。雨水呱呱坠地时,细小得不起眼,跟露水似的,但由春及夏,雨水很快从幼儿到少年青年,最后成长为一个粗豪汉子。雨水的使命就是把天上的河搬到地上,让人间万物有享用不尽的玉液琼浆。

充满诗意的雨水,文人骚客刚好吟诗作赋。当年大诗人杜甫在成都草堂定居下来后,躬耕之余,与农民交往,对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写下了千古名篇《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原创】雨水时节(散文)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表达了对春风春雨的感谢依恋之意,描写了春夜降雨润泽万物花开千重之美景。《初春小雨》则是韩愈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首句就点出初春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滋润着刚刚钻出地面的小草,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更给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美,与杜甫的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雨水的雨,淅沥稠密,却割不断亲人的视线。你送走一批批外出打工的乡村候鸟,让乡村的路变得缠绵、悠长,延伸出岁末团聚的渴望。

地气长为云,天气降为雨。大自然周而复始,不需要刻意求解李时珍对雨水的释义,雨水的雨,已然笼罩了山川河流,田园大地,将一幅烟雨蒙蒙的早春图画,洇湿在岁月的宣纸之上,持久永恒,永不褪色。

而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既让人领略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描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别有一番情趣。宋朝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却描绘了诗人客居京城,无所事事的情形。卧居小楼,一夜无眠,听春雨淅沥,想杏花夜放,诗人那郁闷心境由此可知。在这何等美好的早春时节,人们深切感受到的却是老英雄困于客栈,报国无门的心酸,真是可悲可叹啊。

雨水时节,也许我们说出的话唱出的歌,都可能变成毛毛细雨;雨水时节,我们不经意的一声呼唤,就可能让天空落泪,让凌空的燕子找到去年的家门。车窗外,小河里,细细的春雨时下时止,延续着一贯的好脾气,却很少让人能够屏气凝神。或许,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场场春雨,而是内心难以抑制的春的萌动。

雨水的雨,以博大的胸怀,孕育着万物生长的盎然生机。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滋润着返青的菜地,丰腴了季节的容颜。你看,那含苞欲放的桃李百花,那尽情绽放的郁金香,还有清澈的河水,拔节的春笋,蓑笠的乡民,放牛的牧童,返青的冬小麦……每一个景物都是一道生动的风景,雨水的雨啊!只因为有你的默默滋润,只因为有你的诗意点缀。

雨水的雨,你是一杯季节酝酿的酒,陶醉了油纸伞下的二月风光。你是一盏解渴的茶,馥郁浓醇,历久弥香,为大地注入生命的活力。你是一篇春天散文中生动淋漓的词汇,滋润着情人节的风情,湿透了丁香花开的雨巷……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雨水的雨,就这样悄悄莅临,就这样淅淅沥沥,为人间,捧出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天。

雨水,一个润泽大地、秀染河山的节气,一个孕育希望、催生万物的节气,它浇灌滋养着的是生命和梦想,在奏响春天的变奏曲后,一股万紫千红的春潮正奔涌而来,一个韶华明媚的春天呼之欲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