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第一场冬雨的到来(散文)(
标签:
冬天的雨第一场冬雨的到来绵绵细雨如花的女子清新而自然 |
分类: 文学通讯类 |

冬天的雨来了,湿冷冷的。雨裹着风,风携着雨,从东北方向而来,穿堂而过,或是从巷道里斜洒过来,这种雨最是阴冷,躲开了雨,却躲不开那股寒,寒气是藏在雨里了,还是雨里藏着寒气了,即便人在屋檐下,浑身也冻得瑟瑟发抖。总之,我是不欢喜冬天的雨,它太厉害了,雨里像是带了把刀子。
冬雨出现在我们这里的冬季。于是湿冷成了冬季特有的气候。据说能耐得零下几十度的北方人也耐不得这里的湿冷。水汽是很奇怪的,记得夏天觉得热如蒸笼,说就是因为水汽足。水汽,能助热居然也能助冷。
第一场冬雨的到来,宣告着冬季的来临,秋天的尾巴,已在漫天仪态婀娜的细雨中消失殆尽,最后一片在枝头翘首弄姿的叶子,也依依不舍的挥动着身躯告别了枝桠。 秋末的温润在一场雨里荡然无存,嘀嗒的雨声还在敲打着季节末梢的最后一点温暖,不羁的风已经织了一张寒冷的网,悄悄的罩住了山河万物。
冬雨出现在我们这里的冬季。于是湿冷成了冬季特有的气候。据说能耐得零下几十度的北方人也耐不得这里的湿冷。水汽是很奇怪的,记得夏天觉得热如蒸笼,说就是因为水汽足。水汽,能助热居然也能助冷。
这是入冬一来最持久的一场雨,绵绵细雨似乎夹杂着几许秋意的惆怅,让人本就焦虑不安的心徒增了些许伤感。流年苍老了稚嫩的心颜,淅沥的冬雨,掩却了谁的妩媚。似水的流连苍老了如花的女子,转身之后,此去流年。
于是冬雨,带来了令人难以忍受的冷。其实这里的温度一般都是在零上个位数,但因为有冬雨,它居然厉害过了北方的零下几十度。
冬雨,比秋雨的耐心还要足,会一直下,一天天,一月月,让你老看不到太阳,只好在家里开空调,不单单是为了取暖,还有需要晾干的衣服等着吹呢!
冬雨淅淅沥沥地滴下着,像是羞涩般的闪躲着人们,丝毫不敢打扰人们的兴致,又像是顽皮的在和人们捉着迷藏。只有你伸出手来耐心地等待,它才敢悄悄落在你的手心里,让你感觉它的冰冷,告诉你冬天的礼物已姗姗来到。街道两边那树木干枯的枝条和着这冬天的序曲,在冷风中瑟瑟得颤抖着,迎接着滋润它们的朋友。
这样的阴霾越重,心中的灯就越暖。
冬雨似乎不是用来听的,因为你似乎听不到它们的足音。不知道什么时候下的,也不知道下到了什么时候,只是让你觉得日月无光,氤氲一片,冷湿包围,细看,它们在下呢,在地面的小水潭,不慌不忙地泛起涟漪,一圈又一圈,永不停歇。
这场冬雨来得及时、持久。晚饭后,撑起雨伞独自漫步于雨中,才发现,这个冬天不是想象的那样寒冷,反倒感觉有些惬意,心中安静了许多,夜色中的城市笼罩在斜风细雨之中,经过了一天的喧嚣,此时一切都沉寂于平静了,不必说满眼的店面和高楼大厦,只看路边各类树木的枝叶,沐浴在充满温情的冬雨里,在路灯或车灯的照耀下,透着光亮,清新而自然。
正因为有了绵绵无期的冬雨,人们才有了对白雪的无比热望,甚至到了不计雪后交通、上班、安全等等的后果,老是在想,这讨厌的雨珠什么时候开出晶莹的雪花来啊!
但雨就是很难变成雪花,这个不难解释,因为下雨的原因温度降不下,没有低温怎么会有雪呢。真的冷了,天气又好了!
下雪,是一种奢望。
冬雨,是一种必然。
“为什么大地变得如此苍白/为什么天空变得如此忧郁/难道是冬雨即将来临
夜愈来愈深,冬雨也仿佛和着夜的节拍愈下愈大。它没有了春日里的娇贵,也没有了夏日里的张狂,更没有了秋日里的浪漫,有的只是沁人的冰冷。我想可能有许多人都不喜欢冬雨吧!怪它只带来了寒冷,不像冬雪那样的洁白而美丽。可我却偏偏喜欢冬雨,喜欢它刚飘落时那轻盈的感觉,且随湖柳入微茫,浑记荷花那日小池塘。给本已灰蒙蒙的大地增添了许多生机。
但是冬雨中,我们看到了珊瑚珠颗颗的红艳,玉兰一树的花骨朵,看到了蟹爪兰吐蕊的芳华,也看到了人们这一年来对辛勤付出的回顾、对未来一年的憧憬。
原来在失恋者眼里的冬雨是忧郁,于美丽生命只是反衬的背景,于劳动者也许只是天气。
冬雨无声,岁月无痕。
在这一年的谢幕时分,在这雨帘的深处,我仿佛听到了苏子远古的吟唱,幽远、断续但极具穿透: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冬雨,肯定会过去,也容易被忘却。但是当我们看到桥头玉兰的一树繁花春好时,不要忘了她从雨中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