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人生感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多心态平衡一点

标签: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多心态平衡一点自信就要真诚确立生活信念快乐幸福 |
分类: 人生感悟类 |
在走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经历的悲欢离合,才彻悟了一个简单的真理,就是平平淡淡才是真。如何做到保持良好心态,促进身心健康?心态平和最关键,“平”字尤为重要。因此,放下那些年轻时的争强好胜,远离那些可能引起是非的潜在因素,保持一个好的平和的心态,才能提高生活的质量,无忧无虑的度过晚年。
尤其,退休之后,门庭冷落、车马稀少,恭维的人不见了,失落感渐增。且相对而言,月收入有所降低,昔日的那些年轻人,工资逐步高于自己,于是心理不平衡,思想不通,事事不如意,处处看不惯,好发牢骚,爱生闷气。长此以往,必然影响健康。
生命需要锤炼才能饱满厚重,从容地迎接命运的挑战。办法总比困难多,诸多人生难题总能圆满解答。生气发怒之时,守住一颗平和之心。尽量克制自己,用冷静浇灭心头火,试着找出建设性的方法解决问题,用宽容对待伤害。
有一个好的心态,就会像夏季满世界的灿烂,充满旺盛的生机,永远不会老;你有一个好的心态,就会像秋天丰收的田野,温馨且喜悦,沉浸在你幸福的遐想里;你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就会象冬季纯情的白雪,晶莹剔透一尘不染,装扮着一个美丽无瑕的人生。总之,有了好的心态,在你简单平静的生活里,就会绽开绚丽多彩的霞光。
自爱是一个人喜好他所喜好的,并爱他所爱的。因为凡人所爱的事,不管那件事是他自己的幸福,或是别人的幸福,对他都是愉快可爱的。所谓“自爱”,若无过於此,那么,难怪他们以为一切的爱,都可解释为自爱了。
无疑,不问一个人爱的是什么,他的爱都可解释为他爱所爱的,若自爱只是指一个人爱他自己认为愉快而可爱的,厌恶他所不喜欢的,这不啻是以自爱一辞,来指人所普遍具有的爱或恶的能力,或喜悦或不喜悦的能力,也即是人有意志的能力。
因为若无事物能使人生爱恶之心,那么他就不能有所志向。但若他能够有所志向有所抉择,那么,他所倾向所抉择的,就是使他愉快的;不问他所选择的是什么,或是他自己私人的益处,或是他邻舍的益处,或是神的荣耀。只要那是他所喜悦的,那就是他快乐幸福的一部分。
信仰还让人学会爱己爱人。每一个拥有信仰的人,必先要做的是爱自己。有的对基督教义的认知里,了解到她让每一个信仰她的人明白,哪怕你一无是处,罪责累累,只要你肯皈依,肯醒悟,上帝都会原谅你,因为你的存在始终都是有价值的。那么,如果连上帝都肯原谅你,你有什么理由不原谅自己哪?人不能失了信仰,以他人为信仰也好,以宗教为信仰也好,以自己为信仰也好,总之是不能放弃信仰,有信仰就有坚持就有活下去的动力。
人这一辈子,不容易。走的路越多,经历的坎坷也越多,感慨也便越多。有时候,一部分人,便会越战越勇,而另一些则偃旗息鼓了;于是,有的人悲观看世界,有的人则依旧乐观看待世界。悲观的人往前走的路,可能会越走越窄,而乐观的人,则路会越走越宽。
乐观的人,看到了花谢,虽然会惋惜,但他知道这是生命的历程,他知道,这花曾经绽放过,虽然凋谢了,但明年它还会再开。而悲观的人,即使看到花开,也会立即想到花谢。同样度过了一天,悲观的人会说:“哎!又少了一天”,而乐观的人会说:“啊!又多了一天!”
一个乐观人的信仰,应该有一个坚定的信心。要使昨日的理想成为今天的现实,光靠愿望和祈祷是不行的,必须砥砺人生,磨励出一颗智慧的头脑和将一切通透的心灵;必须脚踏实地,一个脚印一个脚印走下去。让我们去坚定的相信美好未来吧,这样我们的生活就充满阳光!
自信是内心的光,它照亮了一个人的人生之路。没有自信的人犹如在黑暗中行路,不辨方向,没有目标,随波逐流,活一辈子也只是浑浑噩噩。当然,一个人要真正确立起自己的信仰,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但需要独立思考,而且需要相当的阅历和比较。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改变信仰的事情也是经常发生的,不足为怪。在我看来,在信仰的问题上,真正重要的是要有真诚的态度。
自信就要真诚,第一就是要认真,既不是无所谓,可有可无,也不是随大流,盲目相信;第二就是要诚实,决不自欺欺人。有了这种真诚的态度,即使你没有找到一种明确的思想形态作为你的信仰,你也可以算作一个有信仰的人了,因为你至少是在信仰着一种有真诚追求的人生境界。事实上,在一个普遍丧失甚至嘲侮信仰的时代,也许惟有在这些真诚的寻求者和迷惘者中才能找到真正有信仰的人呢。
人的自信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有人信仰金钱,它就无端至上,以至于让金钱湮灭了人性,钱固然是好东西,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是有人在这条道上越走越远了,枉自断送了卿卿性命。有人信仰着上帝或是佛祖,不敢在世间轻留有悖于道德伦理的事,不敢轻吐一句亵渎神灵的言语,相信自己在来世的轮回里可以做一个高贵的人,他们的心灵慢慢的在苦难的生活里被升华了。
心态是自己的,自己要想办法去维护,去调整。千万不能指望别人给你制造快乐,从别人的帮助中获取快乐只是一时的,而不会长久。只有用心去解读生活,里面的乐趣才会像那些漫山遍野烂漫的小花,你不时会闻到扑鼻的芳香。如果你的内心是一团火,就能释放出光和热。如果你的内心是一块冰,即便融化了也是零度。
有的人,对现在的一些事看不惯,开腔就是当初如何,好像现在都不对,当初才正确,其实不少是偏见,老眼光看问题,跟不上时代步伐,看不到现在美好的东西,还使自己不愉快。
在你没有鞋的时候,你想想还有没有脚的,你就会知足,会感到幸福。看到那些病的、伤的、残的,看到和我们同龄人,有拄着拐棍的,还有坐着轮椅的,他们何尝不想健康的生活,他们最大的心愿可能是和正常人一样活着。
如果能以平和心态看问题,从总体上讲,大多数退休老人的生活条件还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眼前亟需关注的并不是待遇问题,首先应是自身的健康,有了健康身体就有了一切,没有身体健康将会失去一切。老年人要以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知足常乐,达观快乐,重新确立生活信念,这对自身的健康是大有裨益的。
反之,你好高骛远,永远都不满足。看到比你有钱的你也不平衡,看到比你有才的你也不平衡,那样健康幸福就会远离你的身边,甚至不平衡的心态会夺去你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