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癸卯兔年第一天说说福字(散文)

标签:
癸卯兔年说说福字平安是福福莫长于无祸幸福平安 |
分类: 文学通讯类 |

2023年是癸卯兔年,我们将迎来又一个癸卯兔之年。对于属兔人来说恰逢本命年值太岁,综合运势比较惨淡。这一年凶星特别多,“太岁”会在暗处制造各种麻烦和危机;“剑锋”会造成意外流血事件;“黄幡”会让整个人的情绪变得很低落。属兔人要保持镇静,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只要能咬牙坚持到最后。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文化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让世界为之赞叹,让国人为之骄傲!然而,时光流转,时代变迁,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融碰撞,中国传统文化似乎被遗忘在尘封的角落。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文化亢奋的时代,“韩流”来袭,势不可挡,西方文化不断“抢滩登陆”,多元文化让中国变得越来越国际化,越来越时尚前卫。
回顾历史,兔虽未入六畜之列,但进入先民视野颇早。稽考文献,殷商甲骨文中,已出现“兔”字,属象形,长耳短尾之态也。
《诗•召南•兔罝》有“肃肃兔罝,施于中林”之语,《礼记•曲礼下》有“凡祭宗庙之礼……兔曰明视”之句。足以说明人兔相识相知已有数千年之久。其性情温和,体态乖巧,动作轻盈,反应机敏,她是善良的代表,是美好的象征。随着时光的推移,逐渐衍化为一个文化符号。
兔乃善良象征。作为体型弱小的草食性动物,其秉性机敏驯良,乖巧可爱,因而不会对人类构成任何威胁。古人与之相处,安全感倍增。儿歌中有一首《小白兔》,曰“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相信国人皆耳熟能详。不知创作于何时,但口传心授,不胫而走,不时唤起儿时的美好记忆。老虎是土著民族的图腾。盘锦的满族、蒙古族、锡伯族,是东北土著民族,历史上都信萨满教。信萨满教的民族都跳萨满舞,舞蹈的原意是″因兴奋而狂舞的人″,是图腾崇拜式的原始舞蹈。舞蹈的目的是求神佑护、驱鬼避邪、免除灾难,让老百姓幸福安康。
兔具显赫身份。在民间艺术领域,兔得“兔儿爷”之号,其形象为身着大将军行头的蓄须威严之长者,威风凛凛地骑坐于老虎背上,既符合“卯兔总伴寅虎来”之时令,且深含“弱可戏强”的童话精髓,可谓匠心独具,生动诙谐,所以深受儿童喜爱。
兔曾陪伴佳人。据《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之,吞不死药以升天。然不忍离羿而去,滞留月宫。广寒寂寥,怅然有丧,无以继之,遂催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欲配飞升之药,重回人间焉。嫦娥乃我国古代神话中资深美女,猪八戒为一句戏言而被逐出天界,下凡而投猪胎,代价惨痛却仍津津乐道,难以忘怀,可见魅力之巨。而玉兔则可长相伴随,见拥入怀,可谓福祚不浅也。兔由此亦成月亮代称。
新年伊始,神州喜庆,家家门前贴“福”,人人相互祝福,以祈“春至福临”,万事如意,心想事成。自古以来,“福”字是人们皆大欢喜的字。何为福?有人认为有钱就是福,有人以为福在于享乐,有人视官职的升迁为福,有人把出名当作福,还有人以自己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视为福……那么,究竟什么是真正的福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韩非子·六卷》中曰:“全寿富贵之谓福。”意思是说,人长寿,家富足,有地位,就是福。这是古时说法。
每年春节,我国各地都用大红纸写“福”字,门上贴“福”这,家中挂“福”字,大有“福星高照,福运临门”之势,这种风俗早在宋朝以前就有了。
清朝的《养士斋丛录》里记载:康熙时就定有十二月初一日开笔书“福”字,并列为岁之恒例。因此,每代皇帝都在这一天写“福”字,并赐予大臣。据说慈禧写“福”字,一位侍从把“福”贴倒了,为躲避责任,利用“倒”与“到”的揩音,向慈禧报告说,“福到了”,慈禧一笑了之,自此民间有了倒贴福字的现象。
究竟什么是福呢?《韩非子》卷六上说:“全寿富贵之谓福。”甲骨文中的福字为用双手捧酒状,会意向上苍祈求幸福。事实上福就是人们生存在社会上的共同愿望,虽然后来福的意义延伸到禄和寿,但这与福的本意并不予盾,只能说明人们对福的理解更具体、更现实。
兔少从容淡定。兔生来体型弱小,先天不足,久之便被造化出落成耳大胆小、终日惴惴之物。据《韩非子•五蠹》载:“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遂有“守株待兔”之典。
兔抗病力强、对环境适应性好,繁殖力强,耐粗饲料,养殖成本低,且对人类生存环境不会造成危害,所以适于养殖,经济效益良好。因其体毛洁净,双朵厚广,皮肤柔软,血管清晰,便于取血和注射,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实验动物。兔以其生生不息,前赴后继,为人类的医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辞别旧岁,迎来新年,举国欢庆共度新春。新年是红彤彤、喜盈盈的快乐日子,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在自家门前贴上一个大大的“福”字,还特意把福字倒过来贴,以此来祈愿新年福运到,家庭和睦,幸福平安。
作家冯骥才说,“福”字是最深切的春节符号。中国人把过年的所有理想都集中在了一个字上,那就是“福”。小到家庭幸福、居家平安、合家欢乐、身体健康,大到社会富足、国泰民安,都是中国人的“福”。春节贴“福”,是我国由来已久的风俗。宋人吴自牧的《梦粱录》里记载: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这里讲的“春牌”,就是在朱红纸上写的“福”字。清代后期,民间盛行将“福”字倒贴,以取“福到家门”之意。
渴望幸福、祈祷幸福、追求幸福,是人的一种本能。那么,“福”是什么?那就因人而异,随境而迁了
古人曾这样列举过人生的幸福:“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当然,这四大人生幸福不是人人都能享受到的,但每个人都是或多或少经历过幸福的。贫者把吃饱穿暖视为福;富者以子孙满堂、岁岁平安为福;而达官贵人则认为光宗耀祖、封妻荫子为大福。小时候我最喜欢过年,穿上新做的花衣裳,放着爸爸买的小花炮,口袋里装着瓜子糖儿,就觉得快乐无比。托尔斯泰说得好:一个人欲望越小,幸福越多。
尽管兔与人不离不弃,相伴千年,但至今仍保留着原有个性,随时准备回归自然。家兔放归野外,不需野化即掘穴而居,寻觅而食,人类之精心呵护实乃多余之劳也。而或由此因,六畜席位被马牛羊鸡犬豕所占据,兔竟屈居编外,未免有些委屈。但十二生肖中,兔得之一席,对之于卯,位居第四。-
“有时候薄酒饮几杯,有时候好书读几篇,有时候散步明月下,有时候高歌好花前。随处皆故里,到处是桃花,无荣也无辱,快活似神仙,如此足矣!更何望焉?”人活一世,要淡泊名利,活得自在,学会停停脚步,欣赏小桥流水,吹吹山野凉风,才能获得心灵的安适,才会有真正的幸福。幸福就是这样,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要我们拥有一颗知足而常乐的心,幸福就会永远陪伴着我们。
春节来临,对福的期盼,越来越浓,对福的理解,也越来越深。身体健康是福,夫妻恩爱是福,家庭和睦是福,社会安定是福,国富民强是福,我们赶上了一个盛世华代,这么多的福齐聚在一起,真让我们幸福不已。
人们又常说:“平安是福”,这是十分有道理的。“福莫长于无祸”,无祸就是福。中国大部分老百姓都具有这种思想,因为他们在平凡中生活,懂得珍惜和寻找身边诸多平常的幸福心境,细细品味着花开花落,清风明月,节日团聚,亲朋相逢等幸福感觉。幸福在哪里,幸福就在你身边;她无处不有,无处不在,问题是你如何去发现和寻找,理会和感悟;我们应该学会赞美生活,歌颂生命,欣赏时代的步伐,创造生命的意义。从苦难中提取幸福,从平凡中体会幸福,从生活中得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