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寒露时节(散文)

标签:
寒露时节秋已近半寒露霜降葳蕤露繁记住加衣裳 |
分类: 文学通讯类 |

时间真是不等人啊!不经意的翻看日历,在恍恍惚惚中,寒露竟已到了。一年二十四节气,寒露是第十七个。转眼间,节气已过了大半,换句话说,这一年也已过了大半。
秋,越来越有深意。到了寒露节气,大雁南飞,菊始黄花。月露清冷,梧叶飘黄。“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
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远离尘嚣,隐居田园,既是回到自然这一“外宇宙”,又是回归心灵的“内宇宙”。中国人相信,越是这样的人,就越接近于道,越能发现真我。从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以来,人们似乎重新对它提起了兴趣,二十四节气也仿佛在一夜之间重又变得伟大。不过对于我来说,它依旧是一首简单的歌谣,是“春雨惊春清谷天……”的熟悉的歌谣。
秋风吹来带走了最后一丝绿意金黄色的世界里飘荡着的是远去的温柔,再也没有喜鹊的鸣叫,再也见不到大雁展翅。时节来临了软软的厚皮菜,也开始在晨雾中披上白发阳光下羽毛,蓬松的冬鸟哆嗦在树枝上享受着,最后阳光温暖的赐予忙碌的小松鼠,正着急的搬运着松果储存冬天的粮食,胡同中的老大爷依然在棋盘上博弈纵横交错的马炮拼杀间拉长了影子......
秋已近半,浅色背景的天空中风轻云淡,时光紧抓着岁月的手,伫立于蓝天下,看悠悠往事划过后留下的道道痕迹,风轻拂,如孤独的灵魂说着流年留下的沧桑,我站在城市的角落里一如既往的孤单,透过熙熙攘攘的人群,遥望着远处自由的方向,那是梦梦开始的地方,就如初播种的季节,在心底悄悄种下了某些种子,经过了春的孕育,夏的成长,到了这一秋收获了满满的欢喜或悲忧。于是,在这个暗香残留的忧伤的季节里,用自己微弱的呼吸,努力吸允最后一丝花香。
寒露时节中有一个大节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称“重阳”。按阴阳理论,物极必反,九已盛到极点,再往下便要回到一,九九相逢更是大不吉,所以重阳节许多风俗都是出于一个目的:避恶禳灾,如登高、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重阳节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大节之一(清明、中元、重阳、除夕), 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地区国家的传统文化节日。
清新的初晨,繁花碧草上,闪烁着露珠,纯净透澈,不染微尘,仿佛天使盈泪一般。很想将她轻轻掬起,但怕惊了她盈盈的晨梦。
寒露一到,最迟的鸿雁,也急急地从北方飞了过来。一两只失群孤雁的鸣叫,把一座又一座村庄从睡梦中惊醒。传说,露珠和水晶,可见千里之外,那么,你再也逃不出我的眼,美目盼兮,巧笑倩兮。依稀,人群中的你,朝我走来,笑意盈盈,那一刻,小鹿撞怀……
望着满树盛开的花,开了又谢,究竟,等待着什么?
此刻,心乱了,整个世界好像弥漫着的不是花香而是你的味道,初遇你也是桂花开的时节,你翩飞进我的红尘之内,让我感知世上竟还有如此温馨的佳境?花开花谢不知过了多少岁月,时光之痕在你我之间设下了深深浅浅的屏障,从此,我的眼泪就如同晨间的露比花瓣还要多…
寒露时节,万木逐渐凋谢萧落,唯独菊花生长茂盛,绚丽多姿。元稹诗赞“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品种上百种,不过有些是盗菊之名,不足以傲霜者,实非真菊。菊为逸品,枝贵疏而劲直,花贵稀而硕大,花瓣以钩为上,若针为次,毛又次之。菊以黄为正色,白为副色,然红、紫等各色亦多有佳品。白菊花还具清热解毒明目的功效,“杭白菊”
到了寒露节气,大雁南飞菊始黄花,月露清冷梧叶飘黄,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寒露时节凉气加重,会有人叮咛添衣加被,秋深处满目秋黄,落叶随风菊花满堂,柿子枝头笑雅茶味道长,晨起有雾,到了寒露冬天就不远了,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心暖问安披肩抵御薄凉,寒露品雅茶,记得添衣裳,家乡的秋极致美好,它由浅入深的打动着,叶子是渐渐黄的,风是慢慢凉的。
其实,每个人的心脏都形如树叶,其功能也极相似。在人生所有的风暴或者漩涡中,保持一颗灵魂的完整、一颗心的湿润是多么重要,就同那些完整而湿润的树叶对于树的重要性一样。而支持这一切有只有自己始终坚守的信念。正如月亮和苹果,正如秋叶和杜鹃。
白露秋风,寒露霜降。清冷的月光见证着岁月的更替,也向一切悲秋伤怀的人们阐释着秋天的真实涵义。阳光初绽,葳蕤露繁。我幽幽地想,若露珠是天使梦中的盈泪,那么天使的梦定是最芬芳的梦了……
啊,秋天,除了悲壮,你还能给我怎样的感受呢?寒露是一串串相思的山泉,洒下心灵的甘露,牵挂的嫩牙破土而出,长出片片关切之叶,开出芬芳鲜艳之花,结出累累友谊之果,化作一个个小小的祈福,朋友,寒露到了,天凉了,记住加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