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做人要清通,做事要周密
标签:
做人要清通做事要周密主次分清低调温和缜密细致 |
分类: 人生感悟类 |
人生在世,总有许多不如意和坎坷,有积怨也有突来横祸,有意外的惊喜也有沉重的打击。人生在世总是脱不了与人的干系,即使你出家在外,也逃不出人的定数。宠辱不惊、得失不计是不可能达到的顶巅。只是我们去面对时"清醒"一点,及时把心态调整到正常状态。
做人要领悟“大道至简”的真谛;做事要把握“细节决定成败”的方法。做人要追求简单心态,做事要追求缜密思考--然而,处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浮躁的社会环境中,很多人做人会变得复杂多疑,做事会变得敷衍了事。
积极生活,平常工作,有如天边闲云,何处来何处去任其自然。尽可能地把思想放到局外去考量。对人、对已都要放宽去想,大事不糊涂,小事不计较,遇到问题心中几分清醒,言行少许糊涂,进退自如、伸屈悠然,不亦是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吗?俗语总结得好:"人情留一线,以后好相见"。
做一个清通的人,做事要慎而思之。
低调做人,虚心做事,慎而思之,勤而行之。远虑在先,就能近处无危。首先要学会谨慎说话。说话是一门艺术,俗话说,一句话说得人笑,一句话说得人跳。会说话的人说出话来像和风细雨,润物细无声,听者很,易接收;不会说话的人,说出话来像张飞一样,让人听了反感。其次如果你不会说话,那出言就要慎之又慎,你可以选择少说或不说,千万不能乱说。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一言既出,四马难追;言多必失;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舌为是非之根,口亦是福祸之门;这些都是告诫我们出言要谨慎。有句话说得好:话说出去之前你是话的主人,话说出去之后你就成了话的奴隶。
一言以蔽之,就是说你要对你说话的后果负责。因此,有人提出,说话要慢慢地说,迅速地想不失为我们说话的一种行为艺术。这种艺术并不提倡总是沉默是金,而是要知道什么时候应三缄其口,什么时候应开口说话以及说什么和怎么说。
做一个清通的人,做事要缜密细致。
做人务求平和、坦荡、真诚、无私,做事务求周密、务实、有序、有效。正如古人所云“敏于事而慎于言。”当下,在一个浮躁的社会,有的人心浮气躁,提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只图虚名,不做实事。有的人总是不能平静下心来,看到别人进步了,就感到心里失衡。就要“慎而思之,勤而行之”,等待机会来到您的身边。
做人清醒慎,这方面周恩来总理是我们的楷模。他老人家行事一向谨慎缜密,每每行事总是三思而后行,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有一本书叫做《细节决定成败》,书中告诉我们做事要在细微处见功夫,行事一定要考虑周全,不要因疏忽细节而导致全盘皆输。
做一个清通的人,做事要低调温和。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应该把做人清醒作为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来自觉追求,应该把谨慎作为一种良好的工作作风来自觉发扬,应该把谨慎作为一种重要的为人之道来自觉践行。只有“谨慎的人才能稳操胜券。”
做人清醒懂得行事低调、不事张扬,无数的事实说明,做事或说话显得张扬和骄傲的人在任何情况、任何环境下都只能招人讨厌。满受损,谦受益,一个不自满而谦虚的人也就不容易招人嫉妒和让人反感。低调做人,虚心做事,慎而思之,勤而行之。远虑在先,就能近处无危。也就是说低下头的时候,也要学会抬头看看天。静观默察,心如止水,谦虚谨慎,则事易成。
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从混沌空间走向明晰和精确:数字逻辑的严密、物理化学的缜密实验和论证、仪器仪表的精确完美。但是就在这精确与严密中,人们发现了人生的苍白与无奈,连人也成了一部精确的机器,凡事斤斤计较,凡事追求因果必然。
做人难,处世难,难于上青天。面对这些重重难题,我们究竟应该采取怎样的方法和技巧来应付呢?人生无非两件事:忙着,闲着。
忙,就是有事做。做事,才是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闲的资本和条件。而清醒做事,更是成就完美人生的必需。
事有大小之分,重在厘清。大事就是处在关口,决定转折,显得关键的事。人的一生总会有那么几步,你得走对,走稳。大事规定人生的格局,生命的气象,不可含糊。小事则是日常琐事,吃喝拉撒,鸡毛蒜皮,油盐酱醋。小事是生活的源头,决定人生的走势,生命的长势。虽不必严阵以待,但也不容忽视。
做事的大忌是盲目和蛮干。做事前,弄清事里事外的情与理、因与果、曲与直,才能找到最佳路径。世间的万物,并非如溪水般清澈见底,人的见地亦不可能完全统一,待人、遇事有些时间不得不度过。
"水至清无鱼,人至精无友"古训的得来,绝非是文人凭空臆造的,而是对人世纷纭的总结,虽然字里行间有些灰调子,但不可置否这是一种经验式的实用主义。这种主义在现实社会中还是闪烁着人类智慧的火花,这就是生命力的所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