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一记载,北魏末年,天竺(今印度)王子达摩,出家为僧。他率队来到南海时,得到了禅宗妙法。对外说这是释迦传承下来的,有衣钵为记,可以世代相传。于是达摩就独自带着衣钵坐船来到大陆。他走到建康(今南京),拜见了梁武帝萧衍。萧衍开门见山的问达摩,习禅宗有什么用处啊?达摩觉得梁武帝对禅宗有不敬之意,就一句话没说的离开了梁武帝。他继续往北走,进入魏国地界,在嵩山少林寺隐居下来。不久,达摩就浑身病毒发作而死。在同一年,魏国去天竺西行求法的宋云从葱岭归来,路过少林寺,看见了达摩的墓,宋云的弟子们可能觉得能发现些什么东西,就掘了达摩的墓,只见里面只有旧衣服和鞋子,并没有别的经书宝典。
慧可为学禅宗,斩断自己的左臂向达摩求法。达摩临死前将禅宗妙法传给了独臂慧可,慧可传三祖璨,璨传四祖道信,道信与弘忍都住在东山寺,道信就将衣钵传给了五祖弘忍。
神秀本姓李,汴州尉氏(今开封)人,年轻时就已经遍览经史子集,隋末出家为僧。后来在蕲州东山寺(今江西)见到坐禅的弘忍,感叹说:“这才是我真正的老师”。从此追随弘忍,每天劈材担水,以求其道。弘忍也非常器重神秀,一次当众说,我教过的徒弟多了,但能真正理解天地万物奥妙的,没有人能超过神秀。
神秀有位同学叫慧能,与神秀修炼的不相上下,只是他的长相比较丑陋。咸亨五年,弘忍死了。神秀去了荆州当阳山度门寺,慧能往住韶州广果寺。韶州山人烟荒凉,常有狼虫虎豹出没,可慧能这一去,远近众多的僧人都不顾危险前往追随。这样,禅宗在第六代就分裂成两派,出现了两位六祖:神秀的北宗与慧能的南宗。
武则天越来越景仰神秀的威名,她将神秀请到京师,神秀坐轿上殿,武则天对他行跪拜礼。从国库出钱派人重新翻修了度门寺。当时的王公大臣京都士庶都争着来拜谒神秀,想一睹他的风采,每天络绎不绝的有上万人。神秀常向武则天推荐他的师弟慧能,武则天请慧能来京师,慧能不来。神秀又自己写信请慧能来京师。慧能对送信的使者说,我长得矮小丑陋,北方人见了我,恐怕会对我们南宗禅有所不敬。先师弘忍既然说我身在南方有缘,我也不敢违背他的教导。说完,慧能自杀,竟誓死不踏北方疆土。
武则天死后,中宗皇帝李显即位,对神秀更加景仰。中书舍人张说行弟子之礼常向神秀求道,每退出都对众感叹,“神秀大师身长八尺,眉清目秀,威德巍巍,真有王霸之气。”神龙二年,神秀死了,官员与百姓都前来送葬。
长伯说:印度僧人达摩是将禅宗妙法传到中国的第一人。与梁武帝的会谈失败后,他“一苇渡江”来到嵩山少林寺。他没有面壁九年,也没有中毒六次。实际上,那一次中毒就要了他的命。达摩死时,身边也没有几个人。是独臂慧可安葬了他,慧可自然也就成了禅宗二祖。达摩本是尊贵的印度王子,自从他信奉禅宗,就再也没有得好过。在中国,他跋山涉水的传道也没人搭理他,他活的凄凉而悲惨,最后,孤苦伶仃的中毒死在了少林寺。死后,还让佛家弟子给掘了坟墓。可神奇,还是在这位苦命人的身上发生了,并随着他死后岁月的流逝慢慢演化为一种传奇,达摩身上所有的传奇,都是在他死后发生的,随着禅宗的名气在中国越来越大,达摩这位苦行僧也逐渐地变成了一尊神。
禅宗到了五祖弘忍,在他门下出现了两位高徒,神秀与慧能。这样,这两人间就有了强烈的竟争关系,两位高徒谁也不服谁,并在弘忍大师死后最终导致了禅宗的分裂,在禅宗第六代,出现了南北两位六祖。在现实中,真正使禅宗在我国发扬光大的,不是受苦受难的初祖达摩,也不是后来鼎鼎大名的慧能,而是北宗神秀。
北祖神秀遍览经史,通古论今,相貌英俊,器宇轩昂,是禅门之杰,得到了女皇武则天与中宗皇帝李显的万分景仰。南祖慧能大字不识一个,长得又矮又丑,只是悟性好,要是再不占上这一条,真不知道他还拿什么与神秀分庭抗礼。
在《五灯会元》“五祖弘忍大满禅师”中,记载神秀有一偈题在廊壁: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莫使惹尘埃
慧能得知后,因为自己不会写字,就在半夜求张日用在神秀的偈旁和了一偈: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弘忍大师从廊下过,见到神秀偈赞叹说:“后代依此修行,亦得胜果。”后见慧能偈说:“此是谁作,亦未见性。”从表面看,慧能的偈是比神秀的高明。不过再细想想,神秀说的是一个每日修炼需穷其一生来追求的高级目标。再看看慧能说的,已经无欲无求,什么也不需要,不用修练什么,什么都没有了。自己已经是上帝,差不多都化成佛祖了,一下子达到了这样高深的境界,叫后人还怎么修炼?慧能真的就“本来无一物”了吗?在现实中,慧能还是会顾忌自己的相貌丑陋而不敢去面见武则天。此前,他已得知师兄神秀在武则天面前大受尊崇,他还怎么敢再去面见武则天?他大字不识一个,见了武则天,又能谈出些什么东西呢?有些人是要靠包装的神秘才能受人景仰,如果将他一览无遗的大白于天下,是不是就得被刺痛灼伤?嘴上说什么“风幡非动,动自心耳”都没有用,最关键的时刻,还得看你都敢做什么。
慧能要是有真才实学,比神秀还强,他完全可以接受武则天的邀请进京弘扬自己的南宗。可他只是悟性好,已预料到自己去北方面见武则天的后果,神秀凭的是真才实学,他玩的是乖巧神秘,能骗得过自己的信徒可怎么能骗得过武则天与文武百官?到了京师,自己还不是声誉扫地,屈辱而归?那样,他的南宗就彻彻底底的被神秀的北宗打败了,所以,慧能是宁死也不会去面见武则天的。
历史,真的是叫人捉摸不定。后世,慧能的南宗大行其道,已经远远的压过了神秀的北宗,慧能也就众望所归的成为了“六祖慧能大鉴禅师”,被后人永世传诵。胜者王败者寇,禅宗也不例外。遍地开花的南宗弟子们开始慢慢抬高慧能,诋毁神秀。民间甚至有神秀为了想得到禅宗六祖的衣钵,想加害师弟慧能的说法,在大江南北广泛流传。在历史的真实中,慧能与神秀这两位大师禅机交锋,变法斗智,才是两人生命中最华彩的乐章,神秀写信邀慧能师弟入京,他如果敢来,自己也会连人带马的打败他,他不敢来,就是认输。慧能知道自己斗不过神秀,所以输定。但慧能悟性高,他不但选择了输,他还选择了死,这就为后来南宗胜北宗埋下了伏笔,这在两人的心中,都是明明白白的。慧能死后二十多年,正是因为慧能的高徒神会为保恩师的名誉勇敢的踏入京师,与北宗辨论获胜,才使南宗开始渗透进北方,使南宗的地位在全国大幅提高。
现在,我们还有必要来争论南宗北宗究竟哪个更好吗?自近代虚云禅师以下,中国还有受人景仰的禅宗大师吗?难道让我们去参拜那个少林寺方丈释永信?人们现在不把禅宗当作宗教来尊崇信奉,认真对待,是有道理的。既然没有了尊敬,剩下的也只能是玩了。现代人,早把“禅”当作是一种时尚潮流来玩禅耍酷,既然这样,我们对禅,是不是就不必太认真。
常想五祖弘忍大师,竟教出神秀与慧能两位高徒,让我们也来欣赏弘忍大师的一偈:
有情来下种
因地果还生
无情既无种
无性亦无生
如果修禅,我修弘忍大师的偈,修六祖神秀的偈,不修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