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者司德菲(Steffy,1989),依据人文心理学派的自我实现理论,建立了教师生涯发展模式,所以,其提倡的模式也可称为一种人文发展模式。司德菲的教师生涯发展模式吸收了费斯勒等人先期研究的成果,并发扬了他们研究中的优点,同时又有新的超越。司德菲将教师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1.预备生涯阶段(anticipatory career
stage)
这一阶段主要包括初任教职的教师,或重新任职的教师。初任教师通常需要三年的时间,才会进展到下个阶段,而重新任职的教师则能很快超越此阶段。在此阶段的教师,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理想主义、有活力、富创意、接纳新观念、积极进取、努力向上。
2.专家生涯阶段(expert
master career stage)
这一阶段的教师已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学能力与技巧,同时拥有多方面的信息来源。这些教师们都能进行有效的班级经营和时间管理,对学生都抱有高度的期望,也能在自己的工作中,激发自我潜能,达成自我实现的目的。同时,这时的教师具有一种内在的透视力,可随时掌握学生的一举一动。
3.退缩生涯阶段(withdrawal
career stage)
1)初期的退缩(initial
withdrawal)。这一时期的教师的表现不是最好,也不是最坏。这一类的教师在学校中可说是最多、也是最被忽视的一群。他们很少致力于教学革新,所用的教材内容,年复一年,他们的学生表现平平。此类教师所持的信念,都较为固执,且自知变通。因此,这一期间的教师,多半都沉默寡言,跟随别人,消极行事。这时,如果教育行政人员给予适时、适当的支持与鼓励,这些教师又会恢复到专家生涯阶段。
2)持续的退缩(persistent
withdrawal)。这一时期,教师表现出倦怠感,经常批评学校、家长、学生,甚至教育行政部门,有时对一些表现好的教师也妄加指责。此外。这些教师会抗拒变革,对于行政上的措施不做任何反应,这些行为都有可能妨碍学校的发展。处于此一时期的教师,或是独来独往。或是行为极端,或是喋喋不休。这些教师人际关系都不甚和谐,家庭生活有时也会出现问题。因此,这一时期的教师需要帮助。
3)深度的退缩(deep
withdrawal)。这一时期的教师在教学上表现出无力感,甚至有时还会伤害到学生。但是这些教师并不认为自己有这些缺点,且具有很强烈的防范心理,这是学校最难处理的事。解决办法是让这些教师暂时转岗或转业。
4.更新生涯阶段(renewal
career stage)
这一阶段的教师在一开始出现厌烦的征兆时,他们就采取了较为积极的对应措施,如参加研讨会,进修课程,或加人教师组织等。因此在此阶段的教师,又可看到预备生涯阶段朝气蓬勃的状态——有活力、肯吸收新知识、进取向上。唯一不同之处在于,预备生涯阶段的教师,对教学工作感到新奇振奋,而在更新生涯阶段的教师,则致力于追求专业成长,吸收新的教学知识。但在此阶段的教师,仍需要外在的支持,更需要学校的行政部门的支持与协助。
5.退出生涯阶段(exit career
stage)
到了退休年龄,或由于其它原因而离开教育岗位。一些教师开始安度晚年,而一些教师则可能继续追求生涯的第二春天。
司德菲的教师生涯发展模式,可以说非常清晰明确地反映出了教育在整个职业生涯中发展的特性。不仅如此,他所提出的“更新生涯阶段”,对于费斯勒的研究无疑是一种超越,它弥补了费斯勒理论中的不足,即当教师处于发展的低潮期时,如果给予教师适时、适当的协助与支持,教师是有可能度过低潮期而继续追求专业成长的。总之,司德菲的教师生涯发展模式比较完整、也较真实地诠释了教师发展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