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功夫艺术家和大众偶像

分类: 艺术 |
李小龙是将香港的武打片带入全世界的闻人。他的影片都带有一个博眼球的片名,在德国的影院引起轰动。比如,《来自上海的死亡问候》《成李的致死一拳》《兽爪之男》等等。这些影片使得李小龙成为武打片的超级明星。可惜,他死得太早,但也使得他成为一代传奇。李小龙的武打艺术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像他那样极致,让残忍壮丽的痛击像芭蕾舞那样地轻飘。如果他还活着,那么他今天80岁了。
他打拳的样子蹑手蹑脚,好像在围着对手舞蹈,然后闪电般地猛出一拳,迅猛地像一条眼镜蛇。如果他突然出击,他会猛然怒喝一声,
这是他的经典表演,目的是在警告他的敌手。
银幕之下,他创造了一套有着自己风格的“截拳道”,主要是为了防守。“出手,当你必须出手的时候!踢腿,当你必须踢腿的时候”,这是李小龙曾经说过的。意即,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才能出重击。
他的智慧是一种传奇,也符合他自身的特点,因为他常常要对付民族歧视。有一次在电视台的采访中他被人问道,他是感觉自己中国人多一点呢?还是感觉自己更多的是美国人?他反问道:您知道吗?我更愿意感觉自己是一个人。
我曾经看过一段流传出来的李小龙谈话录,真是一位谈论高手,很有智慧,不愧为研究过哲学的人。
李小龙本名李振藩,1940年11月27日出生于旧金山,那一年是龙年。他的父亲是个粤剧演员,他出生的时候,其父正在美国巡演。出生三个月后,全家人一起回到香港。年少时他就作为童星在20多部影片中参演。长大后他识得了咏春拳,并以此参加了对抗比赛。同时他还是位舞者,在当地赢得过恰恰舞冠军。
18岁时,他的父母送他去美国读书,在那里他完成了高中学业,进入大学学习表演、哲学和心理学。业余时间他继续练拳教拳,后来同一位跟他练拳的学生结了婚。婚后,他同妻子一起开了多家拳术学校,还参加了好莱坞电影的演出。许多好莱坞的明星,如Steve
McQueen、JamesCoburn,都是他的学生,后又成了好朋友。
但是,在好莱坞,李小龙仅仅得到一些粗制滥造的配角任务。另外李小龙还作为编舞者,或许更确切地说是武术动作编排者,为好莱坞电影服务。一个亚洲人想在好莱坞电影里或者美国电视里当主角?这在当时几乎没有可能。在《青蜂侠》里李小龙扮演了一个日裔上海人助理加藤。但是,这套系列片在美国很快被停演。然而在香港,李小龙一下子成了红人。
尽管李小龙在美国看到过一线希望,但是他后来更多地接受了香港嘉禾电影公司给他的机会,比如在《大老板》和《来自上海的死亡问候》里扮演主角(后来成龙在嘉禾公司里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些影片于70年代初在亚洲很成功,李小龙变成了一个大明星。
在他出演第三部影片时,他已经同时成为了导演、编剧、动作设计和主角。1972年他拍了《猛龙过江》,这部片子于1975年在德国上映。此片在世界范围内都取得了成功,电影里的罗马斗兽场格斗场景成为了永久的经典。里面同李小龙演对手戏的Chuck
Norris后来也成为了大明星。
李小龙没有经历到他后来的巨大成就,因为他在1973年6月20日以32岁的年龄死去,当时他正在拍摄《死亡游戏》。他死后上映的《龙争虎斗》成为第一部以亚洲人为主角的好莱坞电影,在艺术上和商业上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今天,李小龙已经成为了流行文化中的偶像,他召唤来了无数个仿效者。2005年在他65岁诞辰时,香港人造了一个雕像放在星光大道上。在他死后50年依然有年轻一代来崇拜他。原来的片名不是很博眼球,所以被重新改过。比如《来自上海的死亡问候》在香港被称为《愤怒之拳》,《兽爪重新出击》被称为《猛龙过江》。
李小龙这么年轻就去世了,是不是天妒英才?或者世人不堪英雄迟暮,送他早回天界?
注解:某些片名系德国人的译法,国内均有另一种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