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果我们吵架

(2020-09-06 16:32:59)
分类: 灵修
https://www.zdf.fernsehgottesdienst.de/sites/default/files/styles/i-350/public/bilder/hp-foto_haltern_am_see_gerade.jpg?itok=fBAwVY3p

今天敬拜的地方在Halter am See, 那地方离我们不远,有一个大湖,还有许多森林,属于北威州鲁尔区边缘。本来想可以去那里作一天郊游,现在看看,那湖离火车站还是比较远,从家里坐车去那里也要二个多小时,来回就5个小时,太累了。所以,否定了。

那个教堂是天主教堂St. Sixtus,神父Michael Ostholthoff


吵架是大家都不喜欢的事情,吵了之后心里会很不开心。不论是在单位同同事或者上司吵架,还是家庭成员朋友之间吵架,还是在路上商店里同陌生人吵架,都很伤元气,要经过很长时间才缓过气来。所以,能够避免尽量避免。尽管这样,吵架的事情还是会发生。吵架也分“对”的和“不对”的吵架。那么,如果在信徒之间吵架会怎么样呢?圣经里面有过专门的叙述。请看《以西结书》:

【结三十三7】「『人子啊,我照样立你作以色列家守望的人。所以你要听我口中的话,替我警戒他们。」

【结三十三8】「我对恶人说:“恶人哪,你必要死!”你——以西结若不开口警戒恶人,使他离开所行的道,这恶人必死在罪孽之中,我却要向你讨他丧命的罪(原文是血)。 」

【结三十三9】「倘若你警戒恶人转离所行的道,他仍不转离,他必死在罪孽之中,你却救自己脱离了罪。』」

应该说,以上这样的吵架是“对”的。生命中每个人都身负某种使命,他要对这种使命负责。如果他不负责,不同对方去争吵的话,要么陷自己于不义,要么陷别人于不义。

我们再来看《马太福音》中的记载:

18:15 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着只有他和你在一处的时候,指出他的错来。他若听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
18:16 他若不听,你就另外带一两个人同去,要凭两三个人的口作见证,句句都可定准。
18:17 若是不听他们,就告诉教会;若是不听教会,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税吏一样。
18:18 我实在告诉你们:凡你们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们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
18:19 我又告诉你们:若是你们中间有两个人在地上同心合意地求什么事,我在天上的父必为他们成全。
18:20 因为无论在哪里,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会,那里就有我在他们中间。”

这样的处理方法是理智的,不论在宗教世界还是在世俗世界,都是一种智慧,我们应该学习。分以下四个步骤:

1.如果发现一个人有不对的地方,先同他私下交流,不让外人知道,如果能够取得谅解,就合理解决了,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2.如果没法解决,就要叫上几个人,是出于关心和爱护,同时也可以有证人,防止后面可能出现的诬陷抵赖和狡辩。
3.如果还不能解决,就要在教会里面公开,让众人来帮助。
4.如果在教会里面还不能解决,那么就要逐出教会,把他当做异己处理。

我们的主告诉我们,我们在地上是这么做,就是在天上处理的方法也是同样的。所以说,真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马太福音》第五章中还有一段教导:

23 所以,如果你在祭坛献上祭物的时候,在那里想起弟兄向你怀着怨, 
24 就要把祭物留在祭坛前,先去与弟兄和好,然后再回来献上你的祭物。

所以,主是愿意我们弟兄和睦相处,和睦重于献祭。如果你做不到主的教导,献祭有什么用呢?

一般来说,天主教的仪式比较华丽华彩,但是今天这个仪式比较简单。只用了二个女童做助手,有些天主教会需要十几个到二十多个辅助人员。服饰也比较简单,绿色的袍子,没有绣花,只用了仨种冷色块:黄绿蓝。附在袍子的背后。可见,天主教内部也是有各种风格各种教派的。天主教袍子的主色有绿色、红色和紫色,用来区别地位的高低,或者是特别的节庆时节。而基督教和东正教的袍子都是黑色。基督教一个月举行一次圣餐礼,而天主教几乎每次敬拜都有。

这台节目搞得似乎文化含量很高,没有唱诗班,只有男女声二重唱,演员很专业,而且他们的唱法不像是在唱圣歌,而是在演择歌剧片段。当然,西方的音乐本来就是建立在基督教圣乐基础上的,圣歌同歌剧之间并没有一条清晰的鸿沟。总之,每次参加德国人的敬拜,感叹他们的文化之厚重,高山仰止。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个教堂的内景和外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