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灵修 |
https://img.fuyuandian.com/d/2019/03/5c9d78ee5c0e2.jpg
今天轮到玛丽丝出场讲她的故事。
玛丽丝老早就是我的一个熟人,在她还没有来我们妇女小组时,我就认识她。她是老公同事的太太。
下面,我们来听听她的故事。
玛丽丝出生于1941年9月6日,在德国东部Marburg附近的一个小城Frankenberg。法拉肯贝格在德国的中南部,那里多山林田地,是著名的农耕区。玛丽丝家里有五个兄弟姐妹,她最小,而且是唯一的女孩。我开玩笑对她说:你是家里的Schatz(宝贝)。她听了哈哈大笑。她说,小时候,她的哥哥们会欺负她,每当这个时候,她的母亲会出面帮她,大骂哥哥。她的父亲是半个犹太人,他们兄弟姐妹都有四分之一的犹太血统。那个时候,他父亲当兵去了非洲,她的母亲带了五个孩子在家艰难度日。她说,她的母亲像一个母狮子那样到处去争斗,为了要养活孩子为了要活下去。日子有多么难,别人无法想象,因为他们有犹太血统啊,到处都被人嫌弃。玛丽丝说到这里,哭出了声,一直说不出话来。
当年她父亲比较幸运,没有进入盟军的俘虏营,战争一结束就回来了,那时她最大的哥哥14岁,她自己才5岁,战后,法兰肯贝格地区失业率很高。他的爸爸找不到工作,失业在家。1948年玛丽丝在家乡上了小学,有一次,他的哥哥听人说,我们这里容易找工作,因为我们这里是重工业区,于是她的父亲带着三个儿子跟着别人的车子来到R市,第二天就找到了工作。父亲走的时候,她只有10岁,她和母亲,还有一个比她大二岁的哥哥留在家里,等待机会。她十一岁那年(1952年),终于从Frankenberg来到了我们这个城市,这样全家人团聚了。那个时候的条件很差,住的是棚子,没有水电,玛丽丝的母亲,患了严重的思乡病。玛丽丝也痛苦,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和小伙伴。原来他们在家乡有很大的地方,有一栋房子八间房间,她父亲的房子是祖上留下来的,和她的仨个姑姑住在一起,她们也有自己的一栋房子,这二栋房子肩并肩连在一起的,不过,都很破旧了。由于犹太人的关系,那三个姑姑很早想了办法,把老房子卖了离开德国去了美国。战时,德国人吃不饱,多亏这几个姑姑一直给他们寄黄油巧克力,他们才得以活下来。所以,她特别怀念故乡,那里的山山水水。她说她的家乡有五座城门,一座教堂,教堂上有五个钟,敲起来非常动听,曾经住过一个伯爵,还有1764年留下来的古驿站等等。虽然离开家乡几十年了,但是家乡话一直没忘,一拿起来,还是能够很流利地通讲。
不过,玛丽丝那时到底还是孩子,在新的城市很快就适应了。1964年,她在我们这个城市的路德教堂受了洗。因为家里穷,她小学毕业没有继续升学,马上就是职业培训,直接走上工作岗位挣钱。那个时候,几个哥哥已经结婚自顾自了,他的父亲身体不好,提前退休,一个月只有120马克,她的妈妈出去给人当清洁工,每天四小时,可以挣几十马克,玛丽丝的月工资是35马克,全部交给妈妈当家。尽管这样,家里四个人的钱加起来还是不够(当时还有个小哥哥在家里一起住),就在小花园里种菜,自给自足。
17岁那年,她有一次机会移民去美国新泽西州,她的姑姑愿意接受一个小辈去美国培养。那时候,德国人移民美国的不少,我老公家的一个舅舅去了美国,我婆婆的一个表姐嫁了一个美国大兵去了纽约。但是,玛丽丝一方面不愿意离开母亲,一方面对陌生的世界心怀恐惧,最后这个机会让家族中一个20岁的表姐拿去了。
1961年的除夕,玛丽丝在她上班的小店里认识了迪特,这个迪特很幽默,在她那里买东西故意不付钱,惹得她去像老板抱怨,老板乐呵呵地笑了,说他是我们的股东,不用付钱。这个迪特同老公家,其实还有点远房关系,迪特的母亲要喊老公的外婆为姨妈。这二个人拍托了很久,终于在1967年9月25日结婚了,那一代人很少有离婚的。玛丽丝说,跟着迪特一起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在我们老家附近找到了一处幽静的房子,二个半房间,还带一个小阳台,在那时,这样的房子是还不错的了。玛丽丝在一家工厂里工作了10年,上班的地方常受老板的气,而她自己的愿望一直是想在服务行业工作。所以玛丽丝后来自己开了一家小书店,兼出售学习用品,开店用房需要市里批准,还要有专门的图纸,迪特就自己帮老婆画,画得很专业,受到好评。
听老公说去过,迪特是个酒鬼,喝得太猛,领导都看不过去了。找他谈话,警告他如果再这样下去,就会丢掉工作。于是玛丽丝带迪特去戒酒所治疗,戒酒成功。因为这层关系,所以玛丽丝后来去当义工,做了5年,专门帮助那些“上瘾”的人。“上瘾”有各种各样的,有些人是醉酒、有些是赌博、有些是吸毒、有些是“性瘾”,如今还多了一个“网瘾”。这工作可不好做,当那些负面的影响自己消化不了时,或者无能为力时,坏情绪会带回家中,影响个人生活。当这份压力达到极限时,必须说放弃。她愿意去帮助别人,而她自己也从中得到惠益。
生活虽有起落,但是他们都走过来了。虽然没有子女,但是他们夫妇的生活却过得有滋有味。玛丽丝喜欢唱歌,参加了一个著名的北威州业余合唱团。随着这个合唱团,每年二次出门去演出,到过维也纳,南斯拉夫等许多地方。她在这个团体里共呆了十五年。问她为何退出?她告诉我,这个合唱团的团长搅和到她的私生活里去了,她不喜欢那样,于是就退出了。不过,她之后又去参加了其它的业余合唱团。迪特也有自己的游戏团体,固定时间去同朋友们会面。迪特在公司里一共工作了整整四十年直到退休。
2017年是他们金婚的喜庆日子,他们早就订好了旅行,要去坐大邮轮游船旅行,规格订得很高,有车子来去接送,一切都不用自己劳驾。为了以防万一,玛丽丝还订好了保险。恰恰,就在9月25日那天,迪特发病被送进了医院,从此再也没有醒来。这是命运吗?迪特就这样离开了玛丽丝,这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是无法解释的。
玛丽丝不但失去了迪特, 她的四个兄弟也都先后去世了,她又没有子女,全家人现在只留下她一个人还在世上,她只有一个亲侄子,同她保持着联系。
最后,她还告诫大家,对于那些对着你笑的人,你要看她的眼睛是不是也在笑,如果只有下面在笑,上面不笑,这样的人,要远离。这是德国老太太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