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Xu

(2018-07-13 16:26:36)
分类: 杂谈
1.关于Friedrich III:
第66页第七行“12世纪末”应该为“13世纪下半叶”,因为纽伦堡伯爵Friedrich III的出生日期为1220年8月14日,死于约1297年,他是在1261年当上纽伦堡伯爵的。所以在Hohenzollern家族之间在这段时期发生的事情,Friedrich这个名字的后面都要加上三世,如果没有”三世“这个称呼,容易引起误会,叫Friedrich的君王实在是太多了。

2.关于路德维希一世:
他是法国路易十六的教子,不是养子,路德维希一世在洗礼的时候,路易十六被提名为教父,因为路易十六同巴伐利亚的王室有亲戚关系。

3.关于选帝侯腓特烈:
在360页提到的这位选帝侯腓特烈,是萨克森的贵族,在德国的东部。他的德文名字也叫Friedrich III,为了加以区分,后面常常用括号注明是萨克森的君王,即Friedrich III. (Sachsen),他还有个名字叫“智者腓特烈”,因为他很英明。他生于1463年1月17日,死于1525年5月5日,同马丁路德是同时代人。我觉得书中这样用法很好,一开始的“选帝侯腓特烈三世”这个称呼,表明了他的贵族身份以及历史标志,后面都用简称“腓特烈”,假如一直都用全称,显得繁琐。因为有了年代的限制,所以读者也不会同其它历史上的Friedrich III搞混淆。

4.关于地点“都灵”
用中文“都灵”来命名外国地名,确实很容易搞混淆,比如意大利的一个城市,中文翻译也为“都灵”,所以我后面用德文注明是Trebur, 在德国的靠近法兰克福地区,它在历史上属于国王的居住地,从公元829 到 1077,共有57 位国王在这里呆过。其中在这里发生过最著名的事件就是国王亨利四世事件,即本文中提到的那件。因为在提到那件事时,大家都用“都灵”来命名这个地方。建议在这里可以根据维基百科的用法“特雷布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