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圣桥
| 分类: 故乡 |
老明信片
在家的不远处,有一座大铁桥(1893),那座椅看上去同埃菲尔铁塔(1889)的座椅一样,
每走到它的脚下,我都要抬头仰望,在纵横交错的铁支架下面,心中升浮起许多的敬仰,“大铁桥,你是有灵魂的”,我想对它这样说。这座桥是德国最高的铁路桥,离地面107米。
还在老家时,出门左拐就是森林,沿着山坡走到河岸,眺望远处那座横架在两山之间的大铁桥,远处的铁桥不再像我站在它脚底下时那么拙拙逼人,它变得温柔起来,在飘渺的云雾中,它的姿态有点暧昧不清,西下的夕阳中,我爱同M坐在情人椅上,等待着一列红色的列车,从桥身上缓缓地爬过。看到它的身影出现,隆隆的响声传来,我们便会欢呼起来:哦,你可爱的Würmchen!(小爬虫)
每隔一段时间,我就像思念老朋友那样地思念那座桥,于是就会起意去探望它。
今天,天气很好,那将要接近秋天的阳光,照耀得特别明亮,天空也特别地晴朗。我拉起M的手,坐上了小火车,去探望大桥。到了Scharberg下车,有一条林间小道通往山下,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踽踽而行。间中,我去敲打设置在路边的钟声,铃铃隆隆,煞是好听。走远了,还能听到后来者在那里敲打的乐声。
来到了Wupper的河滩,青草萋萋,河水缓缓,远眺那座大桥,它的身姿雄伟壮丽,它背后的小山上,有一个亭子,不是《爱晚亭》,而是Dietrichs
Tempel.
曾经,我们多次站在那里向这里眺望,Tempel的圆柱上,还有M童年时同他父亲一起刻下的签名。那里,也曾经逗留过皇亲国戚。
那河塘边,从前有个跳舞场,现在改成了饭店,高大的楼房,变身为一座生铁绣的斜顶屋,青绿色的草坪、河水和山峦,忖托出一片铁红,前面一片空地上,排满了原木做成的桌椅,还有大阳伞。不能辜负了好时光,许多游人来到这里用午餐,休息聊天。其中也有我们两的身影。
从前这里的游人都是附近的老德,近来中国人的脸也越来越多地出现了。这不,又有四个中国人朝这里走来,我仔细地看着他们,有一个人似乎脸熟。咦,这不是yanke吗?再细看,边上还是他的太太。我想起了25年前的往事,细枝绞缠:借钱,开公司,外遇,离婚,这些词在脑子里快速地闪过。这张脸已经肥肿老态,那双眼睛眯缝着看了我一眼,也许他并没有认出我来。“原来离婚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啊”,我在心里想。当年能干如他,心心念念要甩掉自己的老婆,可是现在,那太太依然走在他的身边。世事多么地奇怪,会在这样的日子里、这样的环境里,遇见过去的人和不堪的事。我庆幸自己当年脑子清晰,坚持己见,没有陷入到泥潭中去。否则,哪还可能轻松地坐在这里,享受大自然的恩惠。
再一次地回望铁桥,想起了一个故事,也是一件不堪的往事:当年设计大桥的工程师,在铁桥合拢的前夕,过于焦虑,突然发现自己的设计偏差了几厘米。他断定到了合拢的那天,自己无法向众人交待,于是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谁料到,大桥在合拢时,丝毫无误。可是生命已逝,再也无法挽回。
大铁桥,我心中的圣桥,但愿有一天你被列入人类文化遗产,众人都如我一样,前来仰视你。你是有灵的,我走近你,我就能感受到你的灵。你的身上还藏有一颗金色的铆钉,谁都想能够找到它。但是我不愿意这样,因为它是你灵魂的一部分,愿那颗铆钉永远地留在你的身边。
1912的明信片,那时这座桥叫威廉皇帝桥。
大桥的细节。
大桥的内部有一条楼梯从河堤通往上面,用于维修工人使用。婆婆在八岁那年,同她的小表妹爬上去过。我无法想象,我连仰望一下,都觉得头晕。那小小孩们是如何做到的?如果被父母知道,一定要痛打一顿。
德国皇帝1899年来过这里参观
夕阳中的大桥是最美丽的。
德国邮票上的大桥。
大桥合拢图
桥上红色的“小爬虫”和桥下铁锈红的饭馆。
这是我在森林中散步看到过最多的大桥的身姿。
左边是“爱晚亭”----Diedrichs Tempel。
前一篇:托马斯曼的名作《威尼斯之死》
后一篇:漂亮的人儿从哪里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