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瓦格纳的影片
(2017-08-06 02:07:39)
标签:
杂谈 |
分类: 艺术 |
自从七月底从巴洛伊特回来,对瓦格纳简直入了迷,成天围着他转。在巴洛伊特的时候听了一场报告,其中有一段瓦格纳去世前的短暂电影镜头回放,回来就想找这部片子看,怎么也找不到,看了一些德国的纪录片,找到一部迷你系列电视剧,是理查德伯顿扮演的《瓦格纳》,二个人的名字都叫理查德,真是巧合了。拍得真不错,可惜是英文版,听不懂,为啥没有中文版?没有德文版?没有中文版,想来国内对他感兴趣的人还不多;没有德文版,是因为德国是个法制国家,尊重版权。好吧,就当我自己是个聋子,看看美丽的画面也可享受。半夜爬起来,躲进小黑屋看《瓦格纳》,把音量关小,不打搅别人的好梦,是何等大的幸福啊.这部电视剧分四个部分,目前为止已经看完了一、二。历时四个半小时。三和四加起来是三个半小时,全集一共八小时。对于某些片子来说可以分成十几个集子了。今年九月我市剧院将会上演瓦格纳的《漂泊的荷兰人》,我祈祷,能够让我们得到二张票子,一睹为快。为了不让自己新鲜的感觉消失贻尽,我且看且记录。
--这部片子是一部唯美的片子。无论摄影、服装、选景、道具,都异常地美丽。所以没有语言,有音乐,有漂亮的画面,也足以使我陶醉。有时听不懂语言,反而让我去注意其它的细节,也不失为一个优点。十九世纪的人,还没有被现代简约风侵入,服装都非常地优雅,无论男人女人都看上去风度翩翩,家里的摆设和家具,都犹如一幅幅的西洋油画,好喜欢那个时代。常常想,为什么这些东西只能出现在西方?
--头二集里面用大量的篇幅描述了瓦格纳的第一位妻子,她比瓦格纳大四岁。因为听不懂,只能猜测她是个平庸的歌唱女演员,同瓦格纳人生观相左。听说她曾经离开过瓦格纳,同别人(一个富商)私奔,5个月后又回到瓦格纳的身边,这对瓦格纳打击也是蛮大的,后来他在创作《漂泊的荷兰人》里写了一个不忠实的女人,在二个男人之间摇摆。瓦格纳一生突跌起伏,倒霉的时候多,女人离开他似乎也有道理。因为瓦格纳自己也有缺点,好大肆挥霍,负债累累。但是他有才华,而且雄心壮志,当他成功时,有许多有钱有名望的女人围着他转,当然容不下长相平平才华平平的米娜了。她只有被抛弃的下场。但是资料上很少有米娜的东西,所有的这些感知都来自于这部电视剧,到底怎样了?要做瓦格纳妻子的人,应该不是随便哪个女人都能胜任的吧?况且他们两在一起的时候也很长(结婚30年),一起逃难到瑞士,一起去威尼斯,一起出席歌剧会演,一起去朋友家聊天,但是两人没有孩子。米娜曾经对友人说过:我的丈夫在他倒霉的时候需要我;他如果成功了,他就自己去快乐了,不再需要我了。她活了57岁,在德累斯顿她的朋友中间去世。瓦格纳之前给她汇过一笔不少的钱,让她能够过上温饱的日子。
--贝多芬伟大还是瓦格纳伟大?这是个愚蠢的问题,世界上有几个贝多芬几个瓦格纳?当然两个都伟大。但是细分一下,我觉得,瓦格纳的难度要大些。贝多芬只要有一张琴,几张纸就可以进行工作。瓦格纳要同各方周旋,他的雄心壮志是要改革歌剧,要有德意志自己的歌剧。当然他有才华,他写歌剧,他有雄心,想把他的歌剧推上舞台。他自己当指挥和导演,但是他周围需要演员乐队,这些都要钱不是?他要改造舞台装置,也要钱不是?他要租演出场地,要有布景服装,要同各方人士打交道,都是费心费力的事情。没有一定的魄力,是搞不定的。但是最后他都搞定了。从这点看,他的成功比起贝多芬来要艰难得多。
--瓦格纳是个天才,但是也有一些缺点,比如喜欢过奢侈的生活。当指挥或者写写歌曲的收入并不能满足这些奢侈的欲望,所以他常常欠债躲债。我不明白,如果一个人没有钱,他是如何能够到处奈钱的,借钱需要信用保障的,或者财物抵押,不知瓦格纳是如何做到欠债几十万的?这也算是他的本事。他的前半生一直“受穷”,幸亏他后来有了一个最大的粉丝----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他帮他还债,给他住别墅,养他,让他过上奢侈的生活,还帮他建剧院,帮他完成理想,打造德国的歌剧,创造了奇迹。路德维希二世作为国王没啥政绩,但是他长相英俊年轻,受人喜爱,他留下的那些宫殿,也给他带来声誉,给德国带来旅游的收入。他本人则是一个悲剧。
--柯西玛是李斯特的女儿,她看中了瓦格纳,丢掉自己的老公。老公是著名的乐队指挥,李斯特的得意门生。艺术家都是疯子不是,那个戴了绿帽子的丈夫继续努力地给瓦格纳工作,因为他们心里想的都只有歌剧。瓦格纳有了柯西玛是一种幸运,爱救了他,国王的钱也救了他。他去世47年后,柯西玛才同他葬在一起。没有柯西玛,就没有今天闻名世界的德国歌剧,巴洛伊特的音乐节。柯西玛很好地管理着老公留下的遗产,打造它们发扬光大。作为女人,她还有一种手腕,掌控老公,因为从此之后,水性杨花的老公再也没有绯闻了。这样的女人是珍宝,不可多得。可惜电视剧里的柯西玛长得一点都不好看,没有电影里的那个柯西玛与原型想象。原型的柯西玛长得细高个,脸上没啥肉,是个厉害角色。
--如果让我将人生搭成一座宝塔山的话,最底下就是温饱,性,上面是安全感、再上面就是精神层面了。它们包含哲学和艺术,艺术就是哲学的具体表现。宝塔的尖顶最最上面就是宗教,解答人生的一切问题。最后就是死亡将我们从这个宝塔山上移去,与人世隔绝,进入彼岸。所以艺术家是最伟大的,没有他们,人生会变得多么无趣和痛苦。有了他们也会痛苦,痛苦得更深沉。因为这世上的问题都是无解的。
--伟人是怎么产生的?是历史的挑选,首先他们具备才华。他们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一定要出身名门,许多伟人出身卑微。但是教育很重要,无一例外,他们都接受过基础的教育,这之后的路就要他们自己去开拓了。假如没有初期的教育,人就未开化未得到启蒙,缺乏开拓道路的工具,没法继续走下去。瓦格纳6个月就失去父亲,他的音乐启蒙教育都是在继父那里得到的,后来的知识都是他自学得来的,他具备了一个天才的能力,所以才有了后来我们看到的瓦格纳。
--艺术家是一种看人脸色吃饭的职业,虽然是崇高的职业,内心的感觉却像在向人乞讨----“给一碗饭吃吧!”。《Tannenhof》
和《漂泊的荷兰人》在当时观众的眼里是垃圾,没人喜欢,所以瓦格纳也失去了皇家乐队长的职位;可是今日人们为这二出剧目拼命地鼓掌,不是历史的玩笑吗?到底评判艺术的标准是什么?评判它们的主角又是谁呢?
前一篇:喜欢巴洛伊特的理由(三)
后一篇:[转载]瓦格纳的情感生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