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三,一路走好!
——送别高33班印德锐同学
昨天(8月4日)与同学通话,得知高33班的印德锐同学的消息。
又一位昔日同窗抢先毕业于“人生大学”了。
1963年我们一起入学的塑料专业的几十个大男孩和大女孩,是编成一个大班,简称为塑30(后改为高分子专业,称为高30)。为了教学和教育的管理,分为三个小班,就是我们现在称之为高31、高32、高33。如果按现在学校的新的命名法,该是称为高631、高632、高633。
那时,同专业的许多课程是上大课,是在同一大教室里一起上课的。所有化学课的实验课、机械制图课的习题课、外语课等是按小班规模上课的。还有政治学习、下乡劳动以及班级活动等,都以小班为单位进行。现在回看我们的学生时代,是非常不自由的。男生女生不可多讲话的。尤其不是一个小班的。要是一般男女同学略微多一点接触的话,重则是要被政治指导员谈话的,轻一点也要被班干部和团干部谈话的。(班干部、团干部之间谈话,那是为了他们的工作,算是例外的。)所以,其他小班的男生,我都不认识的。我只认识在上课前会站起来说些什么通知的班长,或是会登上学校舞台的文工团员的面孔而已。那时,我们是讲上海话和吴语的,同学叫印德锐的小名“阿锐”。我听成是猢狲“阿三”的“阿三”,就记住了。今天为了写这个博客,才问到了他的大名的写法。
我们的时代,我和高32、高33的女生同住一个宿舍楼,当时我们一个楼层的学生是共用一个大大的盥洗室、一个大大的厕所。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也不必担心被谈话,该是和每一个女生打过招呼的。我可以肯定,在华东化工学院的五年里,我和约四十位高32、高33的男生是没有说过一句话的。(或许会让现在的学生们不可理解,我特意与某些同学核实,确实上面写的是六十年代校园生活的真实的一页。)
不过,印德锐同学确确实实,是与我同窗上过大课三年的同学,1966年以后不上课了,也没有见过吧。我们彼此是没有讲过一句话的。在这里和你说一声——“一路走好!”,并以我们一起上大课的教室照片为你送行。
刚从腾讯地图的街景地图下载当年称为“四教室”的建筑,一楼东北角的一个很大的阶梯教室,就是我们高30班的上大课用的教室。你一定记得这个教室的那几个窗户吧!
![[转载]阿三,一路走好! [转载]阿三,一路走好!](//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今年春天,听说印德锐同学病重来到上海入住某机构,高33班同学为其捐款之事。颇为感动!高33班同学,好样的,你们挺够同学的!
没想到,还没有轮到我们其他小班同窗为他做一点什么,不到半年“阿三”居然提前毕业了。1946年出生的他,在我们同学中还是小字辈的,他是抢先了!据说他是7月31日走的,8月2日的送别会可能也是小班规模的。之后才通知我们其他小班的,大家为之悲伤、惋惜!如果健康一点,不该七十周岁就人生毕业的。
叹息呀!又是一声警钟!
“阿三”提醒我们各位幸存者,各自认真上好人生的最后一课。
各位先后同窗!让我们各自勤奋努力、认认真真做好人生的最后的一份作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