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荷兰的黄金时代

(2017-04-29 18:01:34)
分类: 艺术
何谓“荷兰的黄金时代”—?这是一个特别的时代,十七世纪,荷兰有强大的海上船队,胜过曾经的霸王西班牙和英国。垄断了同亚洲的贸易,特别是日本和印度。靠东西印度公司的进出口赢得了大量的财富,在阿姆斯特丹生活着一批暴发户,那么多的财富令他们不知如何寻找出路,于是建房,建教堂,用豪华的艺术品来装修这些建筑。对于艺术界成就了一件大好事,这段时间涌现了一批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伦勃朗,维米尔,franz hals 等等,鲁本斯,也可以算在里面,因为比利时在历史上也属于这个区域。教会人物和贵族退居后台,暴发户站到了舞台上,操纵经济和艺术世界。很有点当今中国的景象。

感谢命运的眷顾和带领,把我带到荷兰去看她当年“黄金时代”留下的痕迹。我以为看过去的辉煌,其实就是看名画。不是吗?我们佩服和向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我们就会去佛罗伦萨看美术馆,看三大巨人的画和雕塑。

按个人爱好,我喜欢维米尔。有人喜欢伦勃朗的光影,伦勃朗对我来说太男人化了,巡逻的民兵,高大上,离我的世界有点远。我喜欢维米尔的女人世界,它们描述了这段黄金时代里的景象,普通人家的生活,安静,富裕,还有点儿男女那事。那些实用的家具,不算很豪华,却也美得不行,三重构图,近景是椅子地毯,方砖地,中间是人物,背景是镜子或者墙壁,挂画。光线从左边开着的窗户进来,彩色玻璃让画面活跃,提凡尼的框框,桌上的粗陶罐,玻璃杯。。。。。。窗前的人物,或是在倒牛奶做蛋糕,或是读情人写来的书,或是在做雷丝花边,或是在弹琴。。。。。生活在维米尔的画中非常美好。

我们这次住在维米尔的故乡Delft,他出生在这里,去世也在这里,在贫病中只活了43年,一生没有离开过。我们看到他曾经住过的楼,也看到他丈母娘家的房子,这个丈母娘在他落魄的时候接济过他全家。我们也去了他画风景画的地方,可惜往日的风光不再。他一生仅留下36幅画,幅幅都是名画。没有人知道他是怎么画的,尺寸都不大,却很传神。也许他有秘密神器,也许就是传说中的那个成像镜。

Delft,多么令人向往的地方。很早就知道它的名字,从来也没有奢望过能踏上那片土地。那是个出产蓝白瓷器的地方,很有名,可是质量没有中国的瓷器好,导游马利克说,只能算半成品,很容易破裂。因为当年打仗,中国瓷器无法进口,所以荷兰人发明了自己的瓷器。说起荷兰,人们还能联想到什么?那是个有奶酪,风车的地方。大部分国土都处在海平面之下,随时受到海水倒灌的威胁。荷兰人知道自己的境况,所以很努力地工作,工作带来财富。荷兰人不像南欧人,整天喝酒唱歌,过着悠闲的生活,虽然很穷,还是不想改变自己。荷兰人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美好的生活。

我们在哈勒姆参观了franz hals的博物馆,海牙的Maurizios博物馆,还有阿姆斯特丹的帝国博物馆,看到了六七幅维米尔的真迹,再加上以前在Braunschweig看过的一幅,我已经把维米尔的最著名的画都看到了。当然,还看到不计其数的伦勃朗的画,还参观了他的工场间,他的留世作品有数千件,对我来说,并不怎么惊艳。我心中的偶像是维米尔。

下面放我看到的维米尔画像
这幅在阿姆斯特丹。
这幅在海牙。
这幅在阿姆斯特丹
这幅在海牙。这是世界上最生动的回眸一瞥,维米尔是捕捉神态的高手,没人能够超越他。有电影。
这幅在阿姆斯特丹。
这张好像在法兰克福staedel看到的,待查。
这幅在阿姆斯特丹。
这幅在Braunschweig。
荷兰的黄金时代
这张是我,模仿一下,献丑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