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心得(4)----吃

分类: 旅游 |
节省是好的,但是错过了当地的风味,也是一项遗憾,失去了就再也补不回来了,其实这也是旅游的一项内容,不是?
烤猪大肠和其它内脏,味道好骚。在老挝的路边滩上看到。
这也是老挝路边摊上看到的烤鸡,还不太恶心。
油炸锅巴,香脆,好吃。是祭奠食物。在老挝参加绑线仪式时品尝过。
湄公河边的香蕉叶子,可以做食物的装饰,也可以裹食品蒸来吃。就像我们上海人喜欢吃荷叶包裹的食品一样。
在西贡的一家旅游职业学校吃的一顿饭,干干净净的。这是Studiosus的支持项目,我们去那里吃饭,就是对他们的支持,好多人都捐款。这些学生,许多是无家可归的孤儿,让他们在这里学习,有一份谋生的技能。
香蕉叶里包裹的是红色米饭。
越南的一种特别的甜食,说不上名称,味道不错。
这是鸡肉米线汤,反正大街小巷子到处都能吃到,都看得到。百吃不厌。
刚开始的几天早餐,都去吃米线汤。后来胃不行了,每天就是喝白粥,就着刀切馒头,和咸鸭蛋。这个同上海人的习惯差不多,有时还来点油条。这种吃法,一天的胃都舒服。人真是奇怪的动物。
这是在河内民族博物馆里吃的一顿包餐,也是支持项目,服务员都是孤儿。
他们同导游很熟,因为导游每次都带团来这里,我们的旅行社每年都会支助他们几千欧元。
这是汤。
这是小吃。
这是我们的告别晚餐,在西贡。西贡的闹市区同上海很像,好的餐馆都在高楼大厦里面,排队坐电梯上楼。
餐厅都客满,我们自己包了一个小厅,17个人。导游同我们一起吃喝,越南的地陪不吃。
这是典型的越南菜肴,Studiosus在每个城市都会安排几顿特色菜,让我们品尝。
他们的菜用糖很多,我不太喜欢。色拉里喜欢放香蕉树皮,番木瓜树皮,脆脆的,蛮好吃的。
据说香蕉浑身是宝,全部可以派用场,一点不浪费。他们的春卷用的是米纸,透明的,很薄很薄。
把大虾搁在剥了皮的椰子壳上,下面用酒精烧火。别出新意。
吃得杯盘狼藉。德国人不会用刀叉吃这种虾,看我用手剥,后来他们也都学样,用手剥。
最近德国流行一种新的趋势,大家都倾向素食主义。导游Uwe的头都要炸了,每次点菜都是问题。
有人吃鱼不吃肉,有人不吃橄榄油,有人不吃荤菜,只吃素菜,有人是素食主义者,但是不放弃鸡蛋和奶制品。
Uwe说:“我被Ueberfordert. 让我如何点菜啊。"后来他想了一个绝好的办法,每次订五份素食,吃素的人坐在一起,其它的人都是普通饭食,有不满意的,相互之间调剂。
在德国时,吃水果有时比吃蛋糕贵。可是在这三个国家,饭后甜食都是水果,看不到蛋糕。因为水果对他们来说,得天独厚,很便宜。蛋糕可以在早上的自助餐里找到。
对我来说,最好吃的是文旦。有点苦,爽口健康。
这是我们在湄公河下游的一个岛上,享用的饮茶。有许多种水果,其中的两种叫不上名。
在船上时,每人发一个椰子当饮料,谢谢。还从来没有这么喝过椰子汁。
导游Uwe喝光了椰子汁后,还用勺子刮椰子肉吃。
在从湄公河下游回来的路上,我们经历了一场美食的大飨宴。
这一点越南人做得很好,他们在一处美丽的地方,设计了民族风的亭台楼阁,由于篇幅原因,不放照片了。
中间有开放式的厨房,供大家参观欣赏。所有游湄公河的客人,都愿意来到这里品尝美味。
这里的点心和菜肴都是越南的典型菜肴,味道正宗。
慢工出细活,要有很大的耐心,一点一点地转,让球慢慢地膨胀,还要圆润。
越南小姐为我们分食,将球破开。脸上没有一点笑容,身材高大结实,像山东人。也许是厌倦了这份职业。
味道非常好吃,德国人吃不来糯米的东西,我把自己的一份吃完,还去搜刮他们的份额来吃。
这是“大象耳朵”鱼,也是湄公河的特色菜,来这里的人,都不能错过。可是味道一般般。
四个人一份,也是小姐来服务。戴着橡皮手套,将鱼肉挖下来,放上黄芽菜,粉丝,用米纸卷起来,沾酱吃。
好像北京人吃烤鸭。烤鸭好吃,可是这个”大象耳朵“鱼,好看不好吃,客人都是吃个新鲜好玩罢了。
西贡酒店每天在房间里送上一份火龙果,在最后的一天里吃个精光。
在西贡的唐人街,有人就在路边这么出售食品,空气质量很差,我必须戴上口罩上街,不然就咳嗽不止。
唐人街里的小吃铺,你敢吗?
这是在老挝朗绑的饭店吃的一顿饭,饭放在竹叶编的箩筐里蒸制。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