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lter Arns ----我们城市的建筑师

分类: 故乡 |
Walter Arns 1946年从美国战俘营释放回来,开始了在德国的建筑师学习生涯。他是我们这个城市(Remscheid)出生的人,战后万物萧条,一切都待重建。R市的房屋,在战争中80%都遭到了破坏。这是一项非常大的挑战,既要将所有的建筑配套建成,合情合理,又要有速度。这些建筑包含私人住宅,公共设施和工厂建筑。
Walter Arns就是战后这代建筑师中涌现出来的杰出者,几乎我市的所有重大的建筑,都出自他的设计。
战前,我们这里都是传统的青瓦房,这些青瓦既可以防雨水,又可以保暖,外观漂亮。Walter
Arns设计的新建筑既有时代的风格,又结合了传统的特点,所以他的作品独具一格。他成立了自己的设计事务所,他觉得对自己的家乡有重大的责任。我们这个城市非常地感谢他,最近为他举办了一个展览,还出了一本书。
当我买房时,跑了许多的路,看了许多的房,就是看中了这里的设备良好,环境优美的房子。我当时想,这个房子的设计有独特的思想,每个房型造型都不一样,舒适合理美观,而且符合规定的尺寸标准。怎么讲,就是我去买家具时,都不用事先仗量尺寸,大橱柜,床,沿着墙都能放下,两边都留着恰到好处的间距,这就是一个优秀设计师的品质,他已经全部为用户周到地考虑到了。
我们这里的地皮,原先属于这里的贵族Hardt家族的地皮,所以Walter
Arns当时就设想,在这里要造高质量的公寓。因为这里原先有许多老树,所以保留哪些树,房子建成如何相配的造型,成了首要考虑因素。很可惜的是,建造过程中,出现了石油危机,出钱的公司破产了。本来想造的高质量的公寓计划无法实现,而且需要国家出钱补助,只能考虑转成大众型的公寓。尽管如此,那个雏型还在,让我一眼就看出了它的优越性。
这里地理位置好,各种设施集中,前有公交车站,后有火车站,附近有商店,诊所,银行,饭馆;这里环境优雅,被称为花园公寓,还有古老的树种。至今,这里的房子空出一套,马上就被买走。如果要租住呢,必须要排队,因为想入住的人多着呢。
有朋友说,要放些照片。平面的没啥好看,要围着房子转,才能看出好处来,因为同地理环境有关。
卫星照也很好看的,从上面拍下来,房子像六朵花连在一起,每栋楼都是六角形的,还有一栋独立的,也是六角形的,像一瓣花瓣撒落在一边,可惜我放不上,主要是那个图片不让人复制。
后来用了另一个朋友手机上的照片,再转到我的电脑上,博客上,总算成功了。看有红点的那栋楼,和边上的一朵小花。这是当初的设计思想,都保留了。
同它边上的建筑相比,是不是独具一格?
记得大约2009年吧,送M去上班,第一次看见这栋楼(就在上班地点的对面),从坡下仰望雄伟的楼群,可以用惊鸿一瞥来形容当时的心境,那时觉得住里面的人,都是有钱人吧?一点都没有想到这些同我有什么关系。即便后来去找房子,也没有想到它。现在回忆起来,一定是上帝把我带领过来的,当时他就让我看我以后的家,启发我。因为我只要小公寓,二个人不需要很大。结果就有那么一套公寓,在最好的层次,最好的位置,全部新装修,无障碍,都是我想要的;价格我也出得起,就是多了一间房,我想是上帝要把它给我做书房。好吧,我就接受,我以后一定要多多为上帝做工,答谢他的恩典。
我一直想知道设计这栋房子的人是谁?昨天,我终于买到了市政府为Walter
Arns出的书籍,在书里也看到了我们这群建筑的照片,读到了它的建造史。
http://walter-arns.de/img/sedan-woerth-str/bild220-3.jpgArns ----我们城市的建筑师" />
后来的三天,我天天去看Walter Arns
设计的民居,无话可说。有多少人受到他的恩惠啊,造了那么多的房屋,而且都是高质量的,外观美丽,就是今天的新公房都比不上它们(那些房子一看就知道没有好好用心,只是一个个盒子,可以住人而已)。一个人的一生从20多岁起到90岁,都在不停地造房子,而且参观竞选的项目90%都得到了头奖,落实到计划。了不起啊,惊叹!
下面放几张我们住宅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