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从小都有一个理想:“等我长大了要当XXXX。”
我问自己,我的理想是什么?好像从小就很清楚,要当画家。第一,我有一点点的绘画天分;第二,我喜欢绘画。
在小学中学,后来插队的时候,我的这份小小的才能都得到大家的认可,也派上过用场。我一直很肯定地认为,如果没有文革,没有家庭的问题,我一定能够实现我这份理想。
可是在经过了多年的人生经历之后,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想法错了,我推翻了自己的这个结论。第一,在我那个时代,依然有人可以成为画家,和我同时代的人中间,画家这个职业并没有绝种。也就是说,没有能够成为画家,依然是自己努力不够。想到这一点,是因为读到陈丹青的文章,他的家就住在石门二路上,离我家不远,他是知青,我也是知青,他只不过比我大6岁而已。他成了知名的大画家,而我则一名不文。
我还知道,自己有二个致命的弱点,一个是害羞,它阻止了我到处去讨教;一个是怕吃苦,它让我无法进步。所以我不能成为理想中的我,只能成为今天的我。但是我依然感恩,因为每个人手中的杯,都是上帝给你的,它的名字叫“福杯满溢”,也许你想要的杯,根本就承受不起。
今天,我跟着小顾同学的踪迹,看看一个生活在盛世的小朋友,如何一步一个脚印朝自己的理想迈进的:
小顾同学来自黑龙江牡丹江地区,小时候本来是学音乐的,家里是工人,收入不高,还有个妹妹。但是父母特别爱孩子,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当年为了给他买个电子琴,家里省吃俭用过了很多苦日子。后来小顾同学生了一场大病,在床上的日子里,他突然喜欢上了绘画,而且立志将来要朝这个方向发展,他的父母理解他也很支持他。
为了全家人守在一起,也为了方便打工挣钱,和将来的考大学,他们拒绝了别人的建议,只能选择考中央美院的附中,别无出路。现在回过头来看,这是个正确的决定,而且成功了。
那么小顾同学平时的时间是如何安排的呢?
每个寒暑假,他都要出外去写生或去老师那里学画,每个周末也要去画室里画画,平时要抓紧学好数理化。否则就没有时间留给画画。
2011年6月-----小顾同学参加央美附中考前培训班。
考前补习班里要学什么?有绘画专业学习,作品讲评,去图书馆翻资料,看名家作品,完成老师布置的速写功课,每天五张,同时也要学点文化课程,因为它们都算在总分里的。勤奋的孩子有饭吃,偷懒的孩子最后都被刷掉了。此时的小顾同学,已经学了5年的画,他的小伙伴,都学了5年以上,最多的已经画了9年,也就是说,从五岁起就固定去美术班学习了。他从这个月起,为了考上中央美院附中而开始了冲刺,他加入了一个有专业老师带领的培训班学习。主要练习色彩。(色彩是我最大的弱项)强化时间2个月。
2011年8月------参加附中的考试,内容:素描,色彩,创作。
在考中央美院附中之前,小顾同学已经去各个附中参加过中考,以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过去央美附中只收80名学生,小顾同学遇上了好时光,那年招生200名。考前强化班在全国范围内招生,名额400名,为了争取拿200个位置,还要同全国各地的爱好者争夺,就好像是一场激烈的战斗。最后的结果,强化班的同学有60名考生考上了,成功率为15%,小顾同学也在其中。读附中的时间为4年。小顾同学的父母一定为他很自豪,因为央美附中是全国美术界最好的学校,考上的人凤毛麟角。
2012年9月-----小顾同学学业出色,得到一等奖学金。
这一学期,全校只有五名学生得到一等奖学金
2013年1月----小顾同学作品入选全国美术学院附中速写作品集
2013年6月----小顾同学的二副作品被选为优秀作业,其中一幅留校。
2015年6月-----小顾同学顺利毕业
小顾同学曾经表示,在央校附中里,大家都是专业尖子,你如果不努力,马上就会落后。下面看一下小顾同学的心路历程:
从那时我就懂得了自己选择的路,要自己走,走出点样子,才不会后悔。但是15岁的孩子,从天之骄子的心态回落到非常人的心态,那么大的心理落差,看着别的同学画的那样轻松,可以得4+,我画得那么认真只能得3-,怎么赶?同样的备考时间,别人都比我起点高,怎么做?我的办法很简单,就是老师要求每周交30张速写,我必须认真的画出70张,然后挑30张好一点的交.即使这样也只能得3分,但差距却在不知不觉中缩小了。班里的同学个个画得好,这种在同学间相互学习的方式也让我提高很快,那段日子,我的思想及全部的精力完全投入在形体、光影、色彩的空间里,别无杂念。以至于有一次在隆福寺街上赶路去附中加课,正巧一位附中的师哥迎面看见我,拍了一下我的脑袋说:“你走路眼睛怎么直勾勾的?”,我这才发觉在隆福寺街穿行几十次,却从未在意两边有那么热闹的商铺和小吃,一心就想快点到附中画画了。
天天用比别人成倍的量积累,这样几个月下来,将近寒假,我也算在班里的中等生了,但是这样的水平距附中考试选拔的要求还差得很远,毕竟全国只招40人呀!
这时春假来临,十五天的寒假学校安排了两周的头像集训,所有同学都要抓住这次强化训练的机会,只有为数不多几个同学选择回家过年,我天生任性,喜欢凭感觉行事,不喜欢按部就班,学校安排头像,但我感觉画得疲惫,非想突击速写,没安排速写,我就要自己找地方画,我想到了农村的爷爷家,那里有很多亲戚可以画,想去就必须去,谁也拦不住,跟父母匆匆见了一面,借口老师布置了大量作业,就一头扎进了爷爷住的村子,村里的乡亲们忙了一年的活儿,终于能歇几天了,听说萍儿从北京回来了,都很高兴,都得来见见于家的小才女,当然,让我兴奋的是他们既然来看我,就得让我画一张速写才能走,我跟着感觉走,总是没错的,来之前也没想到会是什么情况,可这一下正中了我的意,我每天7点爬起来,除了三顿饭时间,半小时一张,认真画,仔细改,不急不躁,到晚上11点睡觉的时候一数,又画了20多张好画。白天受着零下几度的寒冬考验,晚上包着头巾,脚蹬着暖水袋香甜入梦,只要能多画点画,只要能再进步一点,只要能考上附中,哪怕再困难,又算得了什么?
小小年纪就品尝到了苦中作乐,痛并幸福的滋味。我是幸运的,当我完成这两百多张速写离开村子的时候,我真心的感谢这些乡亲们。他们不知道他们付出的一点时间,对我的提高有多大的帮助。其实我自己也不知道,因为一切是水到渠成的。当我把这两百多张速写交到老师手里的时候,我的心是踏实的,就像武林中人闭关而出,一种自信由然而生。
回京的第二天,正好赶上寒假头像集训的考试,虽然没参加集训,试还是要考的,反正没压力,画不好正常,当时只是感觉画得很像,塑造,效果的把握都很顺利。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那张画其实就是我经过二百多张速写积累后一个质的飞跃。成绩出来了,A档第一张!所有人不可思议,包括我自己,有同学偷偷问我是不是找了高人指点,我只是傻笑,说不出是怎么回事!直到老师看了我交上的寒假作业,才一下明白我突破的原因,并专门做了一批画框在学校专门展览了我的作业,以激励同学们,我一下子成了明星。
这一次的突发奇想,让我跻身于优等生的行列。也是因为这件事的启发,我明白了一些道理,原来问题可以自己主动想办法去解决,按部就班不是唯一的方法。
在附中里小顾同学学到了些什么呢?
素描是基础,要画石膏像,化很多时间。也要画人像,用真人做模特。画静物,练习光线块面线条和色彩。
他们了解中国的画家,也学习西方的画家。
他们去拜访名画家的工作室,比如杨飞云的工作室。
他们先学习基础课程,然后分给各个老师的工作室,有老师个别带他们。小顾同学加入了白文中老师的工作室。
他们还出去写生,下乡上山,或去少数民族地区。
他们还去参观画展,博物馆,了解自己祖先的文化。
自己开作品展,被同学老师评论,互相交流。小顾同学很不错,作品被评上奖,得到过奖学金,作品留校。
邀请著名的画家来校讲课,示范。
2015年9月----小顾同学顺利地考上了中央美术学院。
这是中国美术界最高的金字塔。了不起,祝小顾同学一路顺风。从这个学校毕业,将来实现他自己的理想,不再是个问题了。
小顾的父母为他在家里设立画廊,将他从小到大的作品都放在很正规的画框里挂着墙上。绘画真的是一项贵族爱好,要花很多的钱。特别是学油画的人,那颜料费就压死人。
有人说,对于附中毕业的学生来说,进了中央美院,还要将走过的路重新再来一遍,因为他们已经走过四年的专业路了。对于那些没有走过正规训练的学生来说,附中毕业的学生有许多的优越性。我羡慕小顾同学,生在盛世里,上帝赐给了他才华,他的父母爱他,竭力扶助他实现自己的理想。他走到今天,已经初步实现了他的理想。
我虽然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我随着小顾同学的脚印走了一遍,知道要成为一名画家(走正规学院路线)需要付出多大心血,要经过哪些阶段?这样的走法使得我同样也很高兴,好像自己也在这条路上经历了一遍。其实结果不是最重要的,过程才是最享受的呢。愿小顾同学今后的生活,节节上升。
小顾同学的作品:
小顾同学的作品被选为优秀作品留校:
注: 这里的一些材料是将数人的经历合并在一人身上,为的只是说明一个道理,成才之路非易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