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无常
| 分类: 杂谈 |
Roger Willemsen 去世了。他是德国著名的文化人,电台和电视节目主持人。他于2016年2月7日,中国的除夕夜,在家中去世,那时,我正同一群朋友在我们州府杜塞多夫的一家餐馆里大吃大喝。乌呼。
听说Roger Willemsen在自己60岁生日时,对外宣布了身患癌症的消息,就此告别公众,与疾病斗争。可惜他失败了,半年不到就离开了我们。德国有人评论:德国人的普遍智商从此要降低10%。
Roger Willemsen 虽然在新教家庭中长大,但他本人却不信教,他说他不能,但是他接受基督教的价值观,认为人活着要对别人有益。所以,他帮助建立儿童医院,和帮助难民的基金会。他得到过许多奖项,还上过最佳作者流行榜。
认识Roger Willemsen是在一个风景优美的疗养地 Bad Berleburg.
那是2008年的二月份,我和M在那里的康复院住了将近二个月。我在那里虽然不是病人,但是处在那个环境里,人变得郁郁寡欢,血压升高,晚上无法入睡,白天眼睛胀得好像要爆裂开来。
在康复院的边上有一个漂亮的古堡,有一次那里举办一个朗诵会。我把M带到了那个朗诵会的现场。
我想到,我和M曾经拥有过许多浪漫的时光,我好像心有不甘,还想拾回从前的岁月。可是M已经丧失了记忆,理解力也十分地有限,可是我不管这些,一厢情愿。
大厅里,楼梯上都站满了人,大家都是喜气洋洋的。那天的朗诵者正是Roger Willemsen,我这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但是对于德国人,他可是大名鼎鼎。这是个非常阳光的绅士,看到他那洒脱的身影,人们几乎会忘记所有的悲伤。那天他为我们朗诵的是Karl May 的《Winnetou I》,或者II 也未尝不可。那是个讲述印第安人和白人之间的故事,有爱情,有亲情,有友情,有正义,有邪恶,它多次被搬上荧幕和舞台。后来我看过舞台剧,非常地壮怀激烈。马群在舞台上飞驰而过,蒸汽小火车开到舞台中央呜呜地叫,沿着山崖而建的印第安人的房间,房子被爆破火烧,有人从山崖上掉下,还有几十米高的暴布从山上滚滚而下。。。。。
当然,Roger Willemsen 并不是简单地朗诵,而是穿插了许多自己的创作进去,听得众人哈哈大笑,那气氛就好像是中国人在听相声那样。可是我听不太懂,因为我没有那种文化背景知识。
在Bad Berleburg 我们还见过其它的人,参加过不少的幻灯报告会,小型的音乐会,那里经常组织这样的活动,娱乐病人和家属。那里的医生护士都非常地亲切和气,院长亲自为我们上课,我在那里利用时间修习了护理课程,还得到了一张证书。他们让我免费吃住,我自己有一个单独的房间,吃饭的地方在饭厅,每个人有固定的位置,夫妇被安排在一起,饭食也很好。
我每天的任务,就是领着M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康复活动。我心里很感恩,尽管如此,那段日子里,总是扫不去心中的阴影。因为这对我来说,是人生的一次巨大打击。
那两个月里,都是M 的单位同事来看我们,他自己的亲哥哥一次都没有来过。他不仅没有帮助我们,还趁火打劫,这是对我的心灵另一种摧残。
有一天,M 单位的工会主席 Frau Quanmbusch 来看M。这是个五十多岁的女人,穿着讲究,脸上化着浓妆,皮肤棕褐色。这是种时髦的肤色,代表有钱,代表去地中海度假。其实好多人只是去了日光浴俱乐部里照光,伪装一下。
Quanmbusch还带了她的男朋友一起来,那是个非常精明的男人,两人年龄相仿,男友是驾校教练,他代表Quanmbusch像向M 献上了一束鲜花,我们一起去了咖啡馆喝咖啡,吃蛋糕,Quanmbusch 抽烟抽得很厉害。期间,她对M 说:世界上的工作永远做不完。公司不会少了你一个管理成员,就无法运作了。请安心养病,不要考虑太多,也不要多想。
那天,我近距离看着Quanmbusch 那褐色的,有着不少皱褶的皮肤,总觉得她有点不健康,她的打扮让我觉得不真实,好像在看一个假人,但是心里对她充满了感激。
不知是哪一年,我们突然听到了一个坏消息,Quanmbusch 自杀了。我听了后,大吃一惊。但是向我叙述的人却非常地冷静。Quanmbusch 好像是得了忧郁症,工作也没有干好,选择了走绝路。当然,忧郁症不会没来由地生出来,我并不知道原因,表面上看Quanmbusch 是个非常强势的女人。
对了,那之前的一个夏天,我们还去了M的公司欢度节日。Quanmbusch 和她的男朋友正在那里卖可乐,她送给了我一杯可乐,不收我钱。
如今,那两个在M 最黑暗时期,给过我们安慰的人都走了。当时他们都属于那种健康阳光的人物,给别人送去温暖,如今却已去了另一个世界。
而我们还在苟活着,我们终于从最深最暗的洞底爬了出来。生命无常,好好珍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