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浮世绘

(2015-12-15 15:12:57)
分类: 艺术

日本浮世绘

浮世绘,也就是日本的风俗画,版画。它是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年间,也叫德川幕府时代)兴起的一种独特的民族艺术,是典型的花街柳巷艺术。主要描绘人们日常生活、风景、和演剧。浮世绘常被认为专指彩色印刷的木版画(日语称为锦绘),但事实上也有手绘的作品。

我真正接触日本浮世绘,是在我80年代后期到了日本之后,那时边读书边打工,生活不是很宽裕,但是在仅有的一点空闲时间里,出于对日本文化的热爱,一个人会去电影院看日本电影。想想,国门刚开放时期的《望乡》《追捕》<<span lang="ZH-CN" style="font-family:SimSun;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mso-ascii-theme-font: minor-latin;mso-fareast-font-family:SimSun;mso-fareast-theme-font:minor-fareast; 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沙器》等日本电影,给了大陆的年轻人多少的震撼和冲击!有时还会去书店里面浏览,看到许多日本人长时间地站在书架前看书,氛围很好,那时在国内还没有开书架卖书的风气。于是我也在书店里寻寻觅觅,让我舍得掏钱买下的首批书有二本,一本是竹久梦二的《写真馆“女”》,还有一本就是著名浮世绘大家北斋的《漫画和春画》。其实当时对这两个人一无所知,只是凭感觉喜欢上了他们。

后来知道,竹久梦二的作品深受鲁迅、周作人、丰子恺等人喜爱,我实在是孤陋寡闻了。

丰子恺评论他: „熔化东西洋画法子一炉。其构图是西洋的,画趣是东洋的。其形体是西洋的,其笔法是东洋的,自来总合东西洋画法,无如梦二先生之调和者。“ ——川端康成评论他:“无论是作为明治到大正初期的风俗画家,还是作为情调画家,梦二都是相当卓越的。他的画不仅感染了少女,也感染了青少年,乃至上了年纪的男人……我少年时代的理想,总是同梦二联系在一起。

葛饰北斋(1760-1849年)Katsushika Hokusai,是日本江户时代最出色的浮世绘画家,他画动物,人物,植物,生活场景,都活灵活现;但他画得最出色的乃是河边的风景,那些水,那些高高卷起的浪花。他的绘画风格对后来的欧洲画坛影响很大,德加、马奈、梵高、高更等许多印象派绘画大师都临摹过他的作品。他还是入选“千禧年影响世界的一百位名人”中的唯一的一位日本人。可见真正的艺术永远受到大众的青睐,不会过时。

90年代初,我来到了德国,西洋文化把我吸引到这里。但是德国是个寂寞的地方,德国人对陌生人沉默寡言,一到周末所有的商店打烊,没处可去。在那段孤寂的日子里,我拿笔作画以驱赶心中的闷郁。我不知从哪里找到一张歌川广重的《东海道五拾三次之内,蒲原夜之雪>画样,当时想画画却舍不得花钱,就用了一张八开的铅画纸,一枝铅笔,把这幅画临摹了下来,再用彩笔在风雪夜行人的草披上涂上一点点的橘黄,黑白二色的画面上有了一点点风雪夜里的温暖;在提款处用红笔写上自己的名字,再加盖一个自己的印章,效果出奇地好。但是铅画不容易保存,于是又用一张硬塑料薄膜覆于其上,配上一个深红色的塑料镜框,一幅廉价的但并不浅薄的画上了墙,天天看着它,陪我度过了许多寂寞的时光 ,那画面上的寂寞夜行人的心情同我遥相呼应: 我但要比他们好多了,我的头顶上还有一爿天花板。

在欧洲的环境中,浮世绘的身影并不绝踪,它时时地隐身在大街小巷中。有一次我在一个露天集会上买到一张立体的浮世绘女人的卡片;我还去埃森的博物馆Museum Folkwang观看日本浮世绘与欧洲印象派渊源关系的画展;我还在博物馆的商店里买到过日本传统木偶漫画的贴片。。。。。。

今年,圣诞前夕,我收到了日本友人寄来的一张贺年卡。虽然日本人不过圣诞节,但是友人每年到这个时候都会寄一张卡来,因为她体恤我。每次拿到浓郁日本风情的卡片和看到信封上那些美丽的邮票时,心头总是热热的。

今年的卡片竟是一张立体的浮世绘卡片,画面是歌川广重的《东海道五拾三次之内,蒲原夜之雪>。历史仿佛是一个圆圈,从一点出发,经过20年画完了一个圈。

有时候,我对生命中的一些奇迹,哑口无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