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弟爱吃的马兰干,因我阿姨生前
最爱吃这个。
|

糖醋松鼠鲈鱼。
做得不好看,味道也不纯正。
因为看到别人的很好,才订的
|

南京灌汤包。
很不错,在新闸路地铁口对面
的小吃店里吃到的。汤满满的
|

阿牛嫂的云南木桶饭,味道很好。
特别是那个米,吃到现在,没有
超过她的。不过卫生状况有待改良。
|

潮州砂锅粥,里面放的是广东青菜和花膏蟹。很贵,一个300多元。
比吃大螃蟹贵得多,味道还没有螃蟹鲜。不过粥到是很好。
|

这顿饭由儿子请客,喝的是功夫茶。
|

在中兴路同儿子一起吃的早餐。
小笼包,菜包,白粥,八宝粥,
咸菜炒毛豆子。(清早从火车站
出来,往回家的方向走去)
|

在武康路的新亚大包处午餐。
菜包子三个才4,5元,一杯甜豆浆,
六块钱吃了顿午饭,休息了半个
小时,发了不少微信。
|

在张泽吃到的盐水鹅,比有名的
羊肉还好吃,后来在巴城买了个
盐水鸭,却比不上这个鹅味。
|

在四川北路上吃的韩国料理,
石锅拌饭,味道一般般。
多是员工在那里用中午饭。 |

在飞机场吃的日本拉面。
在中国的最后一顿早餐。配上一碟
煎饺和一碟泡菜,再加上一大杯
澄汁,要71元,飞机场的东西就是贵
|

福建千里香馄饨。同一个牌子,有
许多连锁店,但是味道都不一样。
新闸路上的这一家味道不错。一碗
十个大馄饨,才10元,价廉物美。 |

在召稼楼品尝到的响油鳝丝。
这在我们小时候是好东西,可是来自
浙江的同学说,在他们家乡这东西
一点都不稀罕。这盘菜做得外表不错
可是鳝鱼却不鲜,没有回忆中的味。
|

酒酿小圆子。甜甜糯糯的,非常上口
顾不得健康,一口气吃了很多。
小时候过年,最喜欢的也是这道点心。
|

徐家汇顺风大酒店做的生煎,又漂亮
又好吃。是在大学同学聚会上吃到的。
|

在召稼楼看到的酱萝卜头,就想起了
小时候吃泡饭的事情。一晃四十多年
过去了,人生好快啊,又很短。
许多同学已经离开了人世,
让人嘘唏不已。 |
在马鞍山吃到奶奶做的家乡菜。喝的是红葡萄酒。
虽说外表比不上店里的菜肴,但那个味道实在是鲜美。为什么呢?因为原料新鲜。
马鞍山地处长江边上,记忆中,每次在那里都能吃到非常新鲜的河鱼和虾。
有时,爷爷来上海游玩,奶奶也会做上一盒红烧河虾,让爷爷捎给我们。
他们的虾,个小,却非常地饱满,吃口很好。奶奶又是上海人,做的菜很可口。
你看,这条鱼不知其名,却让我们两个全吃完了,爷爷奶奶自己没怎么吃,河虾就不用说了。
茄子甜甜的,好吃。藕片咸肉还有黄芽菜蘑菇,放在一块儿炖汤,也是非常地好吃,谢谢奶奶的热情招待。
本来我们不愿麻烦他们,想请他们在外边吃,可是人家不肯。家乡人的纯朴和热情,终身不忘。
记忆中,每一年回上海,流行的菜肴都是不一样的:
2010年流行水煮鱼。
2011年老公开刀没有回去。
2012年流行兰州清真拉面。
2013年流行福建千里香馄饨。
2014年流行沙县小吃。
2015年流行潮州砂锅粥。
每次回去都吃得开开心心的,到底是中国胃啊!
加载中,请稍候......